广南县八宝镇蔬菜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760949 上传时间:2019-07-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南县八宝镇蔬菜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南县八宝镇蔬菜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南县八宝镇蔬菜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南县八宝镇蔬菜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南县八宝镇蔬菜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南县八宝镇蔬菜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南县八宝镇蔬菜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蔬菜产业 八宝正当其时广南县八宝镇蔬菜业发展调研报告省政府研究室综合发展处驻广南县八宝镇八宝村新农村指导员范贵海2010/7/20摘要:蔬菜产业是比较效益较高、促农增收作用比较明显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广南县八宝镇在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壮大蔬菜产业上大有潜力可挖。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打造内供滇东南、面向两广的重要蔬菜基地,是八宝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和现实选择。关键词:蔬菜业 基地 市场 营销 一、八宝镇具备蔬菜业大发展的优势和条件(一)八宝发展蔬菜业是天时、地利的必然选择 八宝具有明显的区位、气候、资源、人口的优势。区位上看,八宝镇位于文山州东

2、部,广南县东南部,国道323线和昆广高速穿境而过,经过八宝的云桂铁路(新南昆铁路)正在动工并将于2015年建成通车。镇区距东部的富宁县城22公里,距省会昆明527公里,距州府文山200公里,距县城83公里,对外交通十分便利。按照广南县总体规划,八宝还是重要的物流基地。可以说,八宝是广南县连接富宁、面向两广(广东、广西)的咽喉,是广南县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从气候上看,八宝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海拨在11001300米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3C,年平均降雨量1245毫米,无霜期335天,年平均日照1865小时,是种植蔬菜理想区域。从资源上看,一是以坝区为主的土地

3、可耕种面积大,八宝镇土地国土面积609平方公里,2008年实有耕地56070亩,均具备蔬菜种植条件;二是水资源丰富,水利设施较好,2008年竣工的八宝水库库容2306万立方,可灌溉耕地面积5万余亩,另外还有龙谭河、板幕河等大小河流24条,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系。从人口上看,八宝镇劳动力资源也很丰富。2008年,全镇人口为69090人,是广南县除县城所在地莲城镇之后的第二人口大镇,大量人口可以为发展蔬菜业提供充裕的劳动力保障。因此,综合来看,在广南县乃至文山州,具备八宝镇这样集丰富的土地和水资源、适宜的气候和海拔条件、富余的劳动力、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实属不多,八宝镇具备很好的蔬菜种植条件。(二)八宝

4、蔬菜产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八宝大规模种植蔬菜的历史不长,据统计,1999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仅334亩,主要种植莴笋、生菜,亩均收入仅600元。进入21世纪后,县委、政府决定把蔬菜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并把蔬菜项目作为“十五”农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来实施,包括八宝在内,蔬菜生产取得较快发展,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品种明显扩展。据镇农技站资料显示,2002年,八宝镇集中种植的冬春和夏秋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63亩,其中合同种植面积达1456.7亩,主要分布在5个村民委14各村小组,种植品种主要为白菜、甘蓝、萝卜、花菜。经专家组测产验收,平均单产为3366.8公斤,亩产值2216.7

5、元,产品品质佳,口感好,除外型不够美观之外,深受消费者欢迎。2003年以后,由于市场开拓不够、经营管理模式不合理以及企业失信等因素,导致蔬菜产业发展遇到挫折。不过,随着市场的逐步回暖,近几年群众又自发开始种菜,部分企业也开始进入,种植面积和产量有所回升。(三)广阔的市场需求是八宝发展蔬菜业的外部条件近年来,各地蔬菜价格呈持续上涨之势。特别是2009年以来,在气候异常变化、运输成本增加、通胀预期压力、农用化肥价格攀升、国际资金大幅流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蔬菜价格更是像“过山车”。据报道,据工信部网站消息,蔬菜价格远远超过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水平,2010年3月,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蔬菜类零售额增幅在

6、所监测的各类食品中排名第一,同比增速达47.7%,而同期13月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为3.7%、6.2%、5.1%。国家统计局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4月1121日,大白菜价格比3月份月同期上涨约40%,西红柿、土豆分别比3月份同期上升10%13%。云南市场看,百年不遇的旱情造成全省蔬菜供应出现一定的紧张局面,导致作为蔬菜输出大省的云南也出现了蔬菜供不应求的状况。2010年春以来,我省不得不与广东、广西、湖南、四川、重庆等周边省、市、区蔬菜供应商联系,建立蔬菜保障通道,以确保全省蔬菜供应平稳有序。资料显示,从3月18日起,进入云南的蔬菜日均超过1600吨以上。昆明市场截至4月5日

7、共计调入蔬菜4000吨,平均每天调入200余吨。从八宝自身及周边市场来看,蔬菜供应更是紧张。近几年由于蔬菜种植面积太少、蔬菜产量低,包括八宝在内的广南县所需的蔬菜几乎都是依靠从外部输入,导致几个涨幅超出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据抽样统计,八宝镇的蔬菜价格高出广南县近15%,广南县蔬菜价格又高出昆明10%左右。而广南县人口近78万人,是全省第7人口大县;八宝人口近7万人,是广南县第二人口大镇,云桂铁路八宝段动工后,6年期间还将会有至少5000名外来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常驻八宝镇,因此,仅八宝镇和广南县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难怪有学者提出,“蔬菜是广南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如果再引入加工、保鲜等

8、技术,加上323国道和横昆高速以及预计2015年通车的云桂铁路,八宝就面对着一个内供文山全境、外供两广、辐射越北的巨大蔬菜消费市场。因此,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抓住庞大的周边市场,八宝镇必然可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并通过蔬菜业的大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二、当前八宝镇发展蔬菜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各方思想难以统一20012003年,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组织发动群众大规模发展蔬菜业,但是由于市场推广不够、产品销量受困、市场波动大、农户企业关系恶化等因素,导致蔬菜成品销路受阻,价格暴跌,菜农损失巨大,市场销路渠道不畅,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均难以收回成本,所以至今包括八宝在内的不少广南干部

9、群众“谈菜色变”。群众对企业不信任、对政府有怨气;政府心有余悸,不愿再次背负压力;企业对市场没有信心,也不敢再进行大规模投资蔬菜。客观说,“菜贱伤农”,经历了上次巨亏后,干部群众对蔬菜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挫伤,信心大减,虽然蔬菜业发展占有“天时、地利”之有利条件,却出现人心难聚集、思想难统一的“人不和”影响,要想重塑信心、再度大规模发展蔬菜业可能面临较大难度。(二)生产经营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目前,八宝蔬菜的生产、经营模式较为粗放。生产环节上,仍然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各自为政,自生自灭,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验,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更是缺乏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经验,菜农花在

10、流通环节的时间和精力太多。虽然蔬菜品种较多,但大宗菜、常规菜、大路菜、低档菜品种面积大,而名特优新品种、反季菜、高档精细菜面积小,没有形成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特别是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种优势。包装、保鲜、冷藏和精细加工数量小,延伸增值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足,没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名优拳头产品,也没有优势主导产品,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推广较差,基本还是以传统耕作技术为主,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三)青壮年劳动力较为缺乏八宝发展蔬菜业不但缺乏大规模种植无公害蔬菜的技术和人才,而且普通的劳动力也相对不足。近年来,本地青壮年大批外出务工,仅2009年就有16500人在外

11、务工,约占到总人口的20%以上,而留在村里的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另外,部分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小富即安”思想根深蒂固,当地农户习惯于半年耕作、半年休息、以传统稻作方式为主,而蔬菜种植需要时间、精力、劳力的持续投入,因此许多群众不愿意投工投劳。(四)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市场营销是蔬菜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全镇及周边的市场环境、市场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还很不完善,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流通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批量外销几乎没有。前几年广南县蔬菜业发展受挫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与市场接轨的营销网络,一边是种植出来的优质蔬菜白白烂在地里,另外一边是外面的蔬菜市场总体供不应求,区域性、

12、结构性、季节性过剩的矛盾也比较明显。八宝镇乃至广南县拥有好的交通区位条件,也有较好的蔬菜发展基础,却没有与外界建立起包括蔬菜在内的重要农产品销售网络,没有进入全省、全国的蔬菜物流体系,形不成品牌,自然也就难以打入外部市场。三、八宝镇加快发展蔬菜业的几点建议(一)牢固树立大市场观念发展蔬菜产业,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产业观。产业是一个系统的经济学概念,主要包括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服务。产业发展最核心的因素是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要从“资源决定论”或“产品决定论”转向“市场决定论”,以市场需求决定产业发展的规模和产业链条的长短。因此,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不仅要通过科技、人才的投入实现产品的生

13、产加工,更需要做好市场服务,发挥区位及交通优势,吸引物流企业进入,打造网络平台,主动将蔬菜成品与周边大市场接轨,实现产、供、销的良性循环,形成产业链条。(二)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思路决定路径,目标决定方向。八宝发展蔬菜产业,首先要明确总体的发展思路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经过调研,建议八宝镇蔬菜产业发展思路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坝区特色,创新发展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的原则,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蔬菜为重点,以市场营销为核心,以物流园区建设为抓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

14、业化经营,将八宝建设成为“内销滇东南、外销两广”的外向型优质蔬菜基地。目标建议为:20102011年(重振信心阶段),通过引入35家蔬菜种植企业和蔬菜流通企业,投资500万元,力争实现优质蔬菜基地种植规模1000亩以上,蔬菜总产量达500万公斤,实现产值500万元,带动200人实现就业,周边市场全面开拓,为全镇蔬菜业发展打下基础、做出示范。20122015年(加快发展阶段),引入8户左右在国内有实力、有知名度的蔬菜种植、加工、运输、营销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投入资金1亿元以上,实现优质蔬菜基地植规模3000亩以上,总产量产值达到1200万公斤,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800人左右,滇东南

15、优质蔬菜基地初步建成,“八宝蔬菜”品牌效应在两广市场初步显露。(三)重视产业规划建设要以规划优先,规划又要以规划思路优先。发展蔬菜产业是八宝在自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选择中的历史必然,但也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逐步壮大的过程。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八宝镇蔬菜产业发展目标,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完善发展思路,高度重视规划在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做好规划作为蔬菜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认真做好规划。当前,要抓住省、州、县正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争取将八宝镇蔬菜产业发展纳入到全省、全州和全县的总体规划和专项

16、规划中,积极做好蔬菜业发展项目储备,为今后实现项目化经营管理奠定基础。(四)创新发展模式经验表明,“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八宝蔬菜产业发展中并不适用,也得不到群众的信任,因此需要对产业运作模式进行创新。近年来,国家正在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鼓励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尤其是要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八宝坝区大、土地多,而青壮年外出打工人员较多,导致不少肥沃田地处于半荒废状况。要确保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性质基础上,实行灵活的土地经营权流转。要认真通过吸引蔬菜龙头企业的进入,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直接按照一定的市场价格向农户承租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化、规模化利用。企业又按照月薪制或周薪制,优先聘用本地农户,按照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要求种植蔬菜。企业在蔬菜产品营销环节也要占据主导,通过加强与省内外的蔬菜物流企业和国际连锁超市合作,实现无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