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732251 上传时间:2019-07-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百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咸阳百灵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梭伦改革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措施是A. 颁布“解负令”B.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 设立陪审法庭D. 建立四百人会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梭伦改革内容的理解。关键信息: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的措施。“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A项符合题意;财产等级制度是以财产多寡来划分等,分配权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常设机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

2、考点:梭伦改革的内容点评:关于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认识1必要性:进入公元前6世纪,依靠工商业发展强大起来的新兴阶级对无法参与政治强烈不满,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打破“平原派”的政治专权,分享权利。2原则:以财产的多少作为划分等级的依据。3方法:规定雅典所有公民每年的总收入全部折合成农产品计算财产,按财产的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4义务:各等级的义务也是不同的。城邦所有的公用开支分摊,也随等级的高低增减。5评价:这一制度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但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这是历史的进步。2.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发展B. 周

3、王室的衰落C. 诸侯争霸D. 周朝统治腐朽【答案】A【解析】“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周朝统治腐朽”均属于上层建筑(生产关系),遵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的根本原因应是生产力的进步。故排除BCD,选A。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 普遍推行县制B. 实行连坐法C. 按军功受爵D. 奖励耕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时,实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遣官吏进行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所以选A。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推行县制4.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

4、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 封建化的过程B. 农耕化的过程C. 工业化的过程D. 汉化的过程【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可知,B正确;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A不合题意;据材料“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可知,C错误;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D错误。【点睛】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

5、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5.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 抑制土地兼并B. 限制高利贷盘剥C.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 减轻农民负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王安石变法的中心任务是解决积贫积弱的状况,理财是王安石变法的中心,市易发、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都是其理财的措施,因此C项正确。A是方田均税法,B是青苗法,D是免役法,排除。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措施6.宗教改革实质是:A. 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B. 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

6、利的斗争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D. 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知识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宗教改革的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披着宗教改革的外衣,而兴起的反封建广泛的社会运动。所以选D。7.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的欧洲国家是A. 意大利B. 西班牙C. 德意志D. 英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史实进行分析可知,在欧洲德意志处于一种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这种情况便于罗马天主教廷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国家的分裂、落后,使得教会剥削沉重,罗马教廷每年借出售赎罪券之名从德国掠夺大量的财产,因此德意志有教皇奶牛

7、之称,故此题应选C项。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背景【名师点睛】对与宗教改革的背景要全面把握:(1)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2)中世纪的西欧,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会为树立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3) 14、15世纪西欧很多地方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教会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冲破教会的垄断和束缚。这是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4)直接原因是教皇兜售赎罪券,借机搜刮民财。8.穆罕默德阿里改革A. 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 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C. 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D. 遏制了资

8、本主义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故B正确;穆罕默德阿里代表封建主阶层,因此A错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未改变埃及的社会性质,但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CD两项错误。9.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 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选D。10.俄

9、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A. 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 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 农民成为商品【答案】C【解析】【详解】俄国1861年改革,在经济上规定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是农民获得的份地比原耕土地少、差,且份地的赎金是当时地价的2-3倍,体现了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故C项正确;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体现不出高价对农民的剥削,故A项错误;改革在政治层面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可知B项和D项错误。11.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A.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B.

10、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C. 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D. 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答案】A【解析】【详解】明治维新中在文化领域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变愚昧落后的社会风俗,所有这一切的实质是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故A正确;B、C、D三项分别是明治维新在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举措,不属于“文明开化”政策,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联系所学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分析解答。12.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A. 废藩置县B. 发展近代教育C. 实行征

11、兵制D. 废除土地买卖法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准确识记,解题的关键是“对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教育,因此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A是政治方面的措施;C是军事方面的措施;D是经济方面的措施。ACD三项均不是关键因素。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明治维新内容13.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实质是A. 调整国家行政建制B. 消除封建割据状态C. 完善政府管理职能D. 确立土地私有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日本明治政府推翻幕府

12、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巩固中央集权,明治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新政措施以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其中就包括政治上的“废藩置县”,废藩置县指的是日本明治政府在1871年7月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实质是消除封建割据状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和C选项没能反映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D选项是经济领域的问题。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废藩置县14.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A. 按西法编练新军B. 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C. 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D. 撤

13、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维新变法的举措中真正得到清政府实施的是按西法编练新军和兴办京师大学堂,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考点: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点评:一场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与多种因素,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关键要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

14、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15.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国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厚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 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D. 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主张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B正确;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为富国之本,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A错误;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的主张,排除C;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排除D。点睛:根据关键

15、信息“康有为”,结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分析解答即可。16.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表现是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赋税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在: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以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导致北宋中期出现冗官冗费的问题;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赋税,导致阶级矛盾尖锐。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D项。17.北宋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口号,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主要偏重于理财。下列措施与理财相关的是: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方田均税法A. B. C. D. 【答案】C【解析】保甲法属于管理地方的制度,不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