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732217 上传时间:2019-07-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邢台市八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高二年级)考试范围:专题三-专题六; 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把握。在19世纪409

2、0年代,中国受到西方侵略,中国人民走上反侵略求民主的道路,故本题选择D项。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19世纪40年代、60年代的特征,故排除A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反侵略而不是批判中国传统,故B项错误。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要求,是在19世纪90年代以后,故C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2.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原属曾国藩部下,其思想颇受曾国藩赏识。他被多次向朝廷推举,后成为地方督抚中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这反映出A. 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B.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C.

3、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D. 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有相通之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推荐陈宝箴,说明其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后来陈宝箴成为维新派的骨干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答案选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想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天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B. 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

4、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可知,康有为、梁启超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有“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可知戊戌变法是借鉴了外国经验的,故B错误。材料中有“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可知,康有为是把希望寄托在朝廷的,而且这个说法和戊戌变法依靠皇帝的史实相违背,故C项错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发动群众,题干中没有提及康梁事实上的发动了民众,故D项错误。4.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现代价值的重建”指的是用科学

5、理性取代传统权威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科学与民主,据此可知符合题意。另外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符合题意,而新道德是建立在自我价值基础上的,旧道德是建立在宗族本位之上的,符合题意,据此分析可知均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5.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B.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6、【答案】B【解析】【详解】新文化运动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思想的思想解放斗争,它动摇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故B项正确。A项是三者的相同点,C项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D项是后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故ACD三项排除。6.傅斯年评价某时期的思想时说:“中国人的思想到了这时期,已经把孔子及真理一条信条摇动了,已经临于绝境,必须有急转直下的趋向了。”“这时期”指A. 维新变法B. 辛亥革命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某一运动从根本上否定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

7、否定,所以选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评价7.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 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 世界历史发展潮流C. 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 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有封建主义的剥削,外有帝国主义的压迫,民族危机严重,继续探索救国之路。但是辛亥革命创立共和后以失败告终,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民主思想传播和反对封建礼教的重要性。因此“民主”与“科学”口号虽然所发表的文章论

8、述的不多依然成为基本的口号。据以上分析,答案为A。其它均错误考点:新文化运动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背景。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反对传统道德。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8.“因为所产生的每一物种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得多,遂各生物间便经常不断地发生生存斗争,所以,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为上述思想引进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是A. 魏源B. 康有为C. 严复D. 梁启超【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9、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可知上述思想应是出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进化论,把进化论引进中国的是严复,故ABD三项排除,C项正确。9.有学者说:这场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这场运动是指A. 洋务运动B. 维新变法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提取关键词:“辛亥革命后”、“ 文化传统”“ 总体性的理性批判”。可以AB时间不符,排除AB。国民革命运动是政治运动,没有提及文化传统,故选C。考点:新文化运动点评: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是也要求

10、学生准确把握新文化运动知识。材料中“总体性的理性批判”有待商榷。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还可以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等。10.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答案】D【解析】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

11、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本题应选D项;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11.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结束时发表重要讲话:“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该讲话的本质目的在于A. 指出“文革”时期盛行个人崇拜B. 强调实事求是

12、的思想路线C. 全面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D. 否认“两个凡是”的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关键信息“思想僵化,迷信盛行”。l978年, “文革”虽结束,但“两个凡是”仍然阻碍着经济恢复与发展。邓小平强烈反对个人崇拜,强调从本国实际出发的重要性,即肯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答案为B。12.1998年,政论家马立诚、凌志军在其合著的交锋结束语中总结到: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思想束缚。下列各项中的会议分别正确对应冲破这三个崇拜的是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三

13、大中共十四大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C. 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D. 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中共十四大确立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中共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所以答案选B。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1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4、宣言载:“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由此把三民主义阐发为A.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B.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D. “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根据所学,民族主义的一是反帝,一是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是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方面,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谋求改善工农生活。由材料“民权制度”,知道题干所说是民权主义,因此答案为C。14.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中说,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而是“平民知识分

15、子革命家”。下列最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 “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B. “创立民国”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 “天下为公”【答案】A【解析】材料“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反映了孙中山关注民生,“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属于民生主义,故A正确;“创立民国”属于政治方面,故B错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属于民族主义,故C错误;“天下为公”不符合材料,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平民”,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内容与特点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5.“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A. 确定了改革开放方针B.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D. 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答案】C【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