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731816 上传时间:2019-07-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已知 的三边长分别是6cm、8cm、10cm,则 的面积是( ) A.B.C.D.【答案】A 【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解答】解:62+82=102 , ABC是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积为: 68=24故答案为:A【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即可算出答案。2.如果 ,那么( ) A.B.C.D.【答案】C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ba0, , ,不符合题意;Bba0, ,不符合题意;Cba0, , ,符合题

2、意;Dba,ba,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由 ,根据被除数一定除数越大商越小得出, 然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即可判断出A,C的正确与否,由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即可判断D,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2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A.7cmB.9cmC.12cm或者9cmD.12cm【答案】D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5cm为腰,2cm为底,此时周长为12cm;5cm为底,2cm为腰,则两边和小于第三边无法构成三角形,

3、故舍去其周长是12cm故选D【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cm和2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4.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 A.必定全等B.必定不全等C.不一定全等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解答】因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则面积的2倍也相等,也就是底乘高相等;但是一个数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因数,所以说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高不一定相等;故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答此题需要熟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因为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4、,则面积的2倍也相等,也就是底乘高相等;但是一个数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因数,所以说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高不一定相等;故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5.以下现象: 荡秋千; 呼啦圈; 跳绳; 转陀螺 其中是旋转的有( ) A.B.C.D.【答案】D 【考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解析】【解答】解:荡秋千是旋转;呼啦圈运动不是围绕某一点进行运动,不是旋转;跳绳时绳子在绕人转动,人在上下运动;转陀螺是旋转故答案为:D【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6.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B.C.D.【答案

5、】B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x+2x-6,解之得x4而xm,并且不等式组解集为x4,m4故答案为:B【分析】解出第一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4,由同大取大即可得出m4。7.钟表上2时1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 A.B.C.D.【答案】C 【考点】钟面角、方位角 【解析】【解答】解:时钟指示2时15分时,分针指到3,时针指到2与3之间,时针从2到这个位置经过了15分钟,时针每分钟转0.5,因而转过7.5,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锐角是30-7.5=22.5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只要弄清楚了 2时15分 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所指的位置,以及时针每分钟所转

6、过的角度,钟面上两个大格之间的度数即可解决问题。8.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 解集为 ,则 的值为( ) A.B.C.D.【答案】A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不等式组 ,由得,xa+b,由得,x , ,解得: , =2故答案为:A【分析】把a,b作为常数,分别解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大小小大中间找,及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a,b的值,进而即可求出代数式的值。二、填空题9.如图,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 旋转后能与 重合,旋转中心是点_ ;旋转了多少度_ ;连结FC,则 是_ 三角形 【答案】A;

7、等腰直角 【考点】旋转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旋转后能与AEF重合而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BAD=90,旋转中心是点A,旋转角为90,AF=AC,且FAC=BAD=90,A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A,90,等腰直角【分析】由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 旋转后能与 重合 即可得出其旋转角度及旋转中心,根据旋转的性质,AF=AC,且FAC=BAD=90,进而判断出A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0.已知 中, ,角平分线BE、CF交于点O,则 _ 【答案】【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解:如图,A=90,ABC+ACB=90,角平分线BE、CF交于

8、点O,OBC+OCB=45,BOC=18045=135故答案为:135【分析】根据觊的内角和得出ABC+ACB=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OBC+OCB=45,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算出BOC的度数。11.若 ,则x的取值范围是_ 【答案】或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原式可化为 和 ,解得x3,解得x2故答案为:x3或x2【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出,即可列出不等式组 和 , 分别求解即可得出答案。1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 ,腰长为6,则其底边上的高是_ 【答案】3或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

9、【解答】解: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时,如图1,ABD=30,AD= AB= 6=3,AB=AC,ABC=ACB= BAD= (9030)=30,ABD=ABC,底边BC上的高AE=AD=3;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如图2,由于此题没有告知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故需要分类讨论:ABD=30,A=9030=60,ABC是等边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 6= 综上所述,底边上的高是3或 故答案为:3或 【分析】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时,如图1,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得出AD的长,根据等边对等角及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出ABC=ACB= BAD=30,从而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出底边BC上的高A

10、E=AD=3;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时,如图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出A=60,根据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BC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即可算出底边上的高,综上所述即可得出答案。13.中, ,则AC与AB两边的关系是_ 【答案】【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B=30,则AB=2AC故答案为:AB=2AC【分析】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结论。14.一次测验共出5道题,做对一题得一分,已知26人的平均分不少于 分,最低的得3分,至少有3人得4分,则得5分的有_

11、 人 【答案】22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得5分的人数为x人,得3分的人数为y人则可得 ,解得:x21.9一共26人,最低的得3分,至少有3人得4分,得5分最多22人,即x2221.9x22且x为整数,所以x=22故得5分的人数应为22人故答案为:22【分析】设得5分的人数为x人,得3分的人数为y人利用得三分的人数+得4分的人数+得5分的人数=26人,得三分的人数的总分数+得4分的人数的总分数+得5分的人数的总分数不小于264.8,这两个关系列出混合组,求解即可。三、解答题15.解下列不等式 组 : (1); (2) 【答案】(1)解:去分母得:3(3x-2)5

12、(2x+1)-15,去括号得:9x-610x+5-15,移项得:9x-10x5-15+6,合并同类项得:-x-4,解得:x4(2)解: 2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析】解:(2) 由得7x-35+2x+2-15移项得 7x+2x-15+35-2,合并同类项得 9x18,系数化为1得 x2;由得2 (2x+1)-3(3x-1)0,去括号得 4x+2-9x+3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5x -5,系数化为1得 x1;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2;【分析】(1)不等式两边都乘以15,约去分母,然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再根据不等式性质2系数化为1,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13、2)分别解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同大取大即可得出不等式组的解集。16.如图,在 和 中,已知 ,求证:AD是 的平分线 【答案】证明:连接BC,AB=AC,ABC=ACB ABD=ACD,DBC=DCB,BD=CD 在ADB和ADC中, BD=CD,AB=AC,AD=AD,ADBADC(SSS),BAD=CAD,即AD是BAC的平分线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 连接BC ,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 ABC=ACB ,然后根据等量减去等量差相等得出 DBC=DCB ,根据对角对等边得出 BD=CD ,然后根据SSS判断出 ADBAD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 BAD=CAD,即AD是BAC的平分线17.如图,将图中的平行四边形ABCD先绕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后,再平移,使点D平移至E点,作出旋转及平移后的图形 保留作图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