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725862 上传时间:2019-07-2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施工方案培训资料(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交云南宣曲高速公路二公局五分部 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宣曲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五分部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 1 2.1、混凝土最大需求量计算 1 2.2、材料量计算 1 2.3、混凝土搅拌机选型 1 2.4、罐体选型 1 2.5、变压器选型 2 2.6、混凝土运输车选型 2 2.7、其它设备 2 三、人员组织 2 四、搅拌站设计 3 五、拌合站建设施工 4 5.1、平面布置 4 5.2、扩大基础施工 4 5.3、场地硬化拌和站场地进行硬化处理 4 5.4、拌和站平面平面布置 5 5.5、安装准备 5 5.6、

2、安装 5 5.7 安装安全管理 6 5.8拌合站调试 6 5.9搅拌设备的生产率 7 5.10试运行前的准备及试运行 7 六、搅拌站管理制度 8 6.1、搅拌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8 6.2、事故分析与处理制度 9 6.3搅拌站环境、安全检测制度 10 6.4、原材料进场、试验、检测工作流程图 13 七、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4 7.1、混凝土搅拌站砼生产质量保证体系 15 7.2、搅拌站拌制混凝土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17 7.3、混凝土拌合站部门职责 17 7.4搅拌站防污、排污环保措施 19 7.5拼装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20 7.6 拼装完成后的安全防护措施 20 八、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

3、施 21 8.1、混凝土生产质量保证措施 21 8.2、混凝土运输质量保证措施 22 8.3、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措施 22 8.4、混凝土强度缺陷控制措施 23 九、 安全管理方案 24 9.1、拌和站安全措施 24 9.2、场地、道路安全措施 24 9.3、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25 9.4、材料堆放和仓贮安全措施 25 9.5、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安全措施 25 9.6、拌和站设备故障应急措施 26 9.7、质量事故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 26 十、安全应急预案 28 10.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28 10.2、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29 10.3、专业小组构成及职责 29 10.4、安全应急管理

4、 30 十一、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环保施工保证措施 31 11.1、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31 11.2、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32 11.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3 11.4、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33 1 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宣曲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五分部第一拌合站位于桃园服务区B区承担项目所有梁片砼拌和任务,砼总量约3.35万m。混凝土类型为C50高强度混凝土。拌合站占地约11.5亩。第二拌合站位于K176+650里程线路右侧 50米,承担项目所有作业队结构物砼拌和任务,砼总量约10.95万m。混凝土类型为普通混凝土,等级有C20、C25、 C30、C35、C40混凝土。拌合站占地

5、约23亩。拌合站的建设分基础、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和试运行五个阶段。 二、设计参数及设备选型 2.1、混凝土最大需求量计算 根据总的工期安排及现场实际资源配置情况,综合考虑第一拌合站每日混凝土的平均生产量为265m;第二拌合站每日混凝土的平均生产量为600m。 2.2、材料量计算 根据以上每天平均混凝土需用量,第一、第二拌合站每天材料用量分别为: 第一拌合站:水泥约130T,碎石用量约212m3,砂子用量约141m3。 第二拌合站:水泥约240T,碎石用量约480m3,砂子用量约320m3。 2.3、混凝土搅拌机选型 第一拌合站拟选用JS1000型混凝土搅拌机,每小时搅拌混凝土量为50m3。

6、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每天混凝土最高用量为265m3,则265/50=5.3小时;单台JS1000型搅拌机5.3小时就可以完成。 所以,设计2JS1000型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施工进度对混凝土的需要。 第二拌合站拟选用HZS60混凝土搅拌机,每小时搅拌混凝土量为60m3。 根据现场施工需要,每天混凝土最高用量为600m3,则600/60=10小时;单台HZS60搅拌机10小时就可以完成。 所以,设计2HZS60型混凝土搅拌站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施工进度对混凝土的需要。 2.4、罐体选型 由以上计算可知第一拌合站每天水泥最大用量为:130T; 受运输或其它因素影响,为保证现场施工,选定4个1

7、00T水泥罐,可存储400T水泥,能满足3天生产需要。 第二拌合站每天水泥最大用量为:240T; 受运输或其它因素影响,为保证现场施工,选定6个100T水泥罐,可存储600T水泥,能满足3天生产需要;初步选定混凝土内需加粉煤灰外掺剂,其各配备100T存储罐即可。 2.5、变压器选型 根据调查:单台混凝土拌合机的装机容量为150KW,本项目第二拌合站有两台相同型号的拌合机,即拌合机总装机容量为300KW,负载空运转同时系数为0.85,负载运转同时系数为0.5,实际运转经验容量为140KW. 钢筋加工厂用电机械均为小型机具,单机容量较小,用电机械总容量约为120KW,钢筋加工机械负载持续率低,经验

8、负载持续率为17%,多台加工机具的同时系数低约0.4。综上所述,钢筋加工厂内的经验负荷为40KW. 职工生活区的用电一般主要为职工宿舍内的照明用电,办公室的设备用电,用电量较小,约为15KW。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用电负荷,总和约为200KW。因为施工用电的突变性及第一拌合站的龙门吊,为施工用电的计划改变留有富裕量。通过整体考虑为第一、第二拌合站各选配315KW变压器。 2.6、混凝土运输车选型 根据第二拌合站混凝土每天最大需求量计算,拟初步选定混凝土运输车型号为8m3/车,每车加工、运输消耗时间共需60min计,同时考虑到机械维修保养等因素,则需混凝土运输车辆选用8台。考虑到第一拌合站的主要任

9、务为梁板的预制,运输距离近,安排2台罐车。 2.7、其它设备 为满足施工需要,选用两台装载机、一定数量潜水泵、1台地镑等相关配套设施、设备。 三、人员组织 第一拌合站和第二拌合站设站长2人,副站长2人,试验工程师1人,试验员1人,材料员兼调度员1人,电工及维修工1人,装载机司机2人,混凝土搅拌机司机4人,混凝土运输车司机18人,门卫兼验票员1人,厨师1人,共34人。 四、搅拌站设计 4.1、拌和站设备配置 第一、第二拌和站配备以下设备:第一拌合站两台JS1000型拌和楼、第二拌合站两台强制HZS60型搅拌机、自动计量系统、操作间、料仓、料斗、上料输送系统、料罐、地镑、水泵、装载机、变压器、备用

10、发电机组、配电柜等,相关设施有配电箱、蓄水池、污水处理池等相关配套设施。具体设备配备见表所示。 投入主要设备统计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或型号 数量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或型号 数量 1 混凝土搅拌机 HZS60 2台 9 配电柜 2个 2 混凝土搅拌机 JS1000 2台 10 配电箱 20个 3 料 罐 100T 12个 11 装载机 50C 4台 4 计量系统 2套 12 地 镑 100T 1台 5 操作平台 2套 13 潜水泵 4台 6 料斗(含输送系统) 15m3 16个 14 砼运输车 8m3 10台 7 发电机组 300kw 2台 15 生活车 1辆 8 变压器 315kw 2台

11、 4.2、平面布置及规划 第一和第二拌合站均遵循“布局紧凑、少占良田”为原则,拌合站占地面积约为34.5亩(第一拌合站11.5亩),站内共设置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库、钢筋加工厂区、砂石料存放区(分待检区域和检验合格料区域)、砂石料筛洗区、砼运输车停放区、办公区、工地实验室、蓄水及污水处理区等区域。 4.2.1、场地地基处理、基础及地面硬化 A、首先对地表素土进行清除,然后对露出地表的岩石进行机械破除或松动爆破,对个别地基承载力达不设计的区域采用碎石土进行换填 B、主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具体设计图见附图。 C、料仓基础:首先对料仓基础进行换填处理后,再浇筑20cm厚混凝土填筑。 D

12、、房屋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条形基础,深度20cm。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小于1.5%,四周设排水沟,办公区和生活区进行绿化。 场地地基处理、基础及地面硬化施工工艺流程为:清表(素土)换填软基并压实整平、压实构筑物基础施工硬化地面(C20混凝土)。 4.2.2、道路规划 见附图 4.2.3、排水设计 本搅拌站场内地面按中间高,两侧设2%横坡,四周设40*40cm水沟,再集中汇聚到污水处理池,经过滤处理合格后才进行排放,混凝土运输车在规定地点进行清洗,污水经污水处理池沉淀处理合格后才可排放。 4.2.4、搅拌站内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实验室均采用组合彩钢板房,区域进行绿

13、化。 4.2.5、拌合楼封闭设置,减少或防止灰尘污染空气。存料场地设轻型钢结构彩钢顶棚,骨料间用隔墙隔开,不得混仓。 4.3、施工用电设计 为保证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用电安全,第一和第二拌合站内均采用三级配电、两级漏保、三相五线制供电体系,并采用多点重复接地。其它用电设备均为单个开关控制,同时设一台30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4.4、钢筋加工场建设 钢筋加工场位于预制区及预制场道路左侧,在生活办公区同一侧。钢筋加工大棚尺寸为2750m,钢筋场场地平整完成后采用C20混凝土进行硬化20cm。厂场设原材料存放场、钢筋加工场、半成品待检场、成品存放场。 钢筋加工场使用9m高彩钢大棚遮盖,周围用透

14、明板与实心彩钢瓦交叉围护。10T、2.8T龙门吊,龙门吊设置在彩钢大棚下,采用条形基础,自动行走装置及刹车保护器。 4.6、钢筋机械加工设备 切割机4台、切断机2台、套丝机4台、电焊机15台、调直机1台、弯曲机1台、镦粗机1台等。 4.7、钢筋加工区注意事项 (1)钢筋堆放场设立标牌予以明示材料规格、产地、进场日期、检验责任人、监理是否同意使用等。 (2)钢筋成品(半成品)区、作业区分开。 (3)钢筋焊接区的大棚四周用钢结构彩钢瓦对其封闭,以防止风、雨和雪的侵入以免影响正常施工生产。 4.8、生活办公区建设 根据预制场驻地拟设在位于K176+650里程线路右侧 50米,占地23亩,拟使用阻燃材

15、料彩钢板房,计划使用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生活区选择在距离钢筋加工场约100米斜对方向,距离施工现场较近,便于管理。以新盖的彩钢板房作为农民工的生活区。 生活区拟建单层彩钢房,共计30间(具体布置形式见附图),以满足生活要求;分别为厨房、厕所、澡堂、洗漱间等。职工宿舍计划每间住宿3人,人均居住面积为3.65.56/3=6.67m;民工宿舍计划每间住宿6人,拟采用上下铺高低床,人均居住面积为3.66.26/3/2=3.25m,驻地电力线路计划进行统一布设,采用10mm铜芯电缆,并计划设置10具干粉灭火器。并计划在拌合楼上安设避雷针2根。大门处设置值班室。 4.9、场地排水系统

16、布置 本预制场的施工用水主要是混凝土养护用水,清洗施工设备用水。为了保证施工区内的有序和干净,在预制场内设置主排水沟和辅助排水沟两种类型的排水沟。两种类型的排水沟相互接通,并设置一定的纵坡度,主排水沟接通场地外排水沟,整个预制场内不得有积水现象。 五、拌合站建设施工 5.1、平面布置 拌和站的平面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具体位置由测量人员实地放线确定。 5.2、扩大基础施工 待测量人员将拌合站各基础位置放样后进行扩大基础开挖。水泥罐、拌和楼等基础平面布置及开挖尺寸应满足厂家提供的基础施工图纸,按照地基承载力验算结果确定。 5.3、场地硬化拌和站场地进行硬化处理 施工前将地表浮土清除后,进行碾压, 要求压实度95%,基底承载力不小于 100kpa;面层采用 20cm 厚C20 混凝土。 5.4、拌和站平面平面布置 拌和站平面布置见拌和站平面布置图 5.5、安装准备 1、现场人员的配置 序号 工种 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2 技术人员 2 3 安检人员 2 4 装吊工 8 5 电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