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质量管理办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725835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质量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模具质量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模具质量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模具质量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模具质量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质量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质量管理办法(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次1025EQ0511999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12025EQ0521999出厂模具、检具质量管理办法23025EQ0531999产品标识管理办法34025EQ0541999“三检制”实施管理办法45025EQ0551999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控制管理办法66025EQ0561999外购件原材料质量检验管理办法87025EQ0571999模具成品清洗入库管理规程98025EQ0581999质量管理小组管理办法119025EQ0591999质量记录控制管理办法1410025EQ05101999质量事故处理条例1511025EQ05111999质量赔偿考核管理办法1712025EQ05121999

2、分承包方评价管理办法20前 言025EQ0599标准是为适应现阶段管理和生产经营的需要,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特修订原标准。本标准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实施之日起所有报批的文件与标准冲突的,以本标准为准。今后新增及补充的管理文件必须经管理部审核备案。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更改标准。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EQ2589管理标准、管理制度汇编、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本标准由管理部提出。本标准由管理部归口。本标准由管理部负责起草。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9年8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3月。XXXXXX标准XXXXXX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模具、汽车零件、检具等产品

3、合格证发放控制程序。1.2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生产的产品的合格证管理。2 合格证的管理2.1 产品合格证,标志模具、汽车零件、检具等产品经生产制造(或不需要调试模具),经过专职检验人员的检查,符合图纸和产品要求而发给的合格证明文件。2.2 产品合格证的检查依据是用户提供或认可产品图纸、检查基准书、技术要求协议书及甲乙双方合同。2.3 模具、汽车零件、检具等产品部分数据不符合图纸或检验标准要求,但不影响装配和使用,须与使用单位协商解决,或以总师、副总师签字为准,发放产品合格证。2.4 产品合格证,不能私自印刷、转让、涂改、买卖,经发现扣责任单位1000元至5000元,扣责任领导100元,责

4、任人100元。性质严重,由管理部报请厂部给予行政处分。2.5 模具、汽车零件、检具等合格证上须盖有质检部门认可,模具厂专职检查员的专用合格章及合格日期,方为有效合格证。2.6 模具、汽车零件、检具等产品经检查验收,发有合格证,才能入库、出厂。无合格证出厂由发货单位负责,发现一次扣责任单位500元至1000元,扣责任单位领导100元,责任人100元。2.7 经检查员签发合格证的模具、汽车零件、检具产品,在产品发出后,发现质量问题,由市场部售后服务人员及时处理,并报管理部,按质量赔偿考核管理办法对有关单位进行考核,并建议单位领导追查检查人员及责任人员的失职责任。2.8 模具、汽车零件、检具等产品合

5、格证,由质量检查部负责保管和发放,模具、检具采取一模一证。汽车零件、模具标准件或备件写明数量,采取一批一证。2.9 对生产、检查及使用单位,不按规定使用合格证的现象,视情节轻重纳入质量管理考核,由管理部负责考核。XXXXXX标准025EQ05-2-1999出厂模具、检具质量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出厂模具、检具的质量控制流程。1.2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生产的模具、检具。2 工作流程及控制要点2.1 经调试合格的模具及检具,必须有产品检查员盖章认可的合格证,方准予出厂。2.2 出厂模具必须打图号。出厂样件中必须有两件有合格标记和零件号,并妥善保存。入库时与其它样

6、件一起交市场部验收。2.3 生产车间完成商品模具时,要配齐托杆、打杆等附件,市场部发货人验收入库后,才能报商品工时。2.4 若有合格证的出厂模具、检具被退回,按模具厂质量赔偿考核管理办法处理。检查人员应把好质量关,加强质量巡检、抽检、终检工作。2.5 凡需签字出厂的模具,必须认真填写模具质量问题记录单,经有关人员签字后方能出厂(具体按产品合格证管理办法执行)。2.6 厂内使用的检具、模型必须由检查员检查并做好记号,在工票上盖章。经检查后的检具、模型在使用中若发现质量问题,须追究质量检查部和生产车间的责任。 XXXXXX标准025EQ05-3-1999产品标识管理办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7、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标识的种类、工作流程和控制要点。1.2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产品在生产、交付的各阶段中的标识管理。2 标识种类本厂产品标识种类主要有:铸字标识钢印标识油漆标识记号(记号笔所写)标识3 工作流程及控制要点3.1 技术部在设计大型非标铸件时,应在合适位置设计图号、件号、材料牌号等有关字体标识。3.2 物资部门发出的原材料、毛坯要用记号笔或油漆标识材料规格、材料牌号、毛坯图号、件号(铸字毛坯除外)。3.3 二次配套时,车间应将失去标识的半成品用记号笔或油漆做好图号、件号等标识。3.4 生产车间对加工时失去的标识,要用记号笔或其他方式做好标识的转移,各镶块要打钢印标识件号、材料牌

8、号,标准底板要打钢印标识图号。3.5 模型车间要用记号笔或油漆做好模型、样架的图号、中心线、基准线等标识。3.6 生产车间派专人负责成品模具、检具的钉牌标识工作,要求严格按标牌上的项目完整打填标牌。XXXXXX标准025EQ05-4-1999“三检制”实施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三检制”的实施程序和职责。1.2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三检制”的实施管理。 2 术语“三检制”: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的检查制度。自检:生产工人对自己或本工序生产的产品进行检查。互检:生产工人对上下道有关工序产品的检查。专检:检查员对产品的检查。3 工作流程及控制要点

9、3.1 自检生产工人在加工前,必须熟悉本序产品的图纸、工艺、标准和有关技术文件,了解本序加工后形成的质量特性,加工后自行检查,确认本序形成的质量特性(如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机加工、钳工、调整工按图纸、工艺自检后,在工艺卡上签字记录。汽车产品零部件、总成生产工人自检按工艺卡上标明的质量特性项目自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予以解决。3.2 互检生产工人在加工前,应了解对本序质量影响较大的上道工序形成的质量特性,并检查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加工。执行过手责任制,即下道序发现问题,本道序有不可推卸的责任。3.3 专检3.3.1 大型机加的专检由检查员依据图纸、工艺

10、、或检验指导书,对机加零件每一次需转钳调车间时,在未下机床之前进行检查,合格后,在工艺卡上盖章,方可转入钳调车间。3.3.2 小型机加的专检按工艺卡工序,操作者加工完交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在工艺卡上盖章,方可转入钳工装配调试。3.3.3 钳工装配与调整的专检由检查员依据图纸、工艺、标准或检查基准书,对模具进行静态、动态、试冲制件逐项检查,并做好记录。待全部检查合格后,在工票上盖章,或开具合格证。3.3.4 专检人员负有现场巡检、指导的职责,对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协助解决,做好服务工作。3.3.5 标准件的专检由检查员对最终产品进行检查,合格后在工艺卡、工票、入库单上盖章。物资部门按检查员

11、盖章的入库单验收入库。3.3.6 汽车零部件、总成的专检由汽车零件分厂的专检人员采用首检、抽检和终检的方法检查。每批汽车产品必须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在入库单上盖章,方能入库。无专检人员盖章的汽车产品,不准入库或发货出厂。3.3.7 汽车产品外购件和标准件的进厂专检,由进货专检人员依据进货检验指导书进行检查合格后,在进货单上盖章,方可入库。否则,出现质量问题,由采购单位负责。XXXXXX标准025EQ05-5-1999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控制管理办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控制的范围,控制的要点,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1.2 本标准适用于XXXXXX关键工序和

12、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管理。2 术语关键工序:指实现关键质量特性值和一些重要质量特性值的工序;工艺有特殊要求,对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多的工序。特殊工序:指加工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产品检验和试验获得完全的验证,其加工缺陷仅在使用后才能暴露出来的重要工序。3 关键、特殊工序的范围3.1 本厂关键工序为大型数控加工工序,并以匈牙利数控龙门铣MZP280080005D5F、德国数控龙门铣FSP3000ST、西班牙数控龙门铣FP4000两台、立式数控铣MT4VS、北京立式数控铣XKA738A、德国数控仿形铣150FK等七台设备为对象,设立质量控制点。3.2 本厂特殊工序为热处理

13、、锻造工序。4 工作流程及控制要点4.1 关键工序控制4.1.1 本厂大型数控加工工序按设点原则,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加以控制。4.1.2 技术部负责组织装备部、质检部等部门编制工序质量分析表,并按工序质量分析表,编制作业指导书等有关工艺文件。4.1.3 装备部负责按工序质量分析表编制设备定检卡、设备点检卡、工装定检卡等设备工装管理文件。4.1.4 质检部负责按工序质量分析表编制检验指导书、量检具周期检定记录卡等文件。4.1.5 操作者要熟悉掌握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及本工序质量控制方法;明确质量特性技术要求和控制目标;正确测量,认真自检、自分、自做标记并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做好设备工装的维护保养和

14、点检工作;根据工序质量波动规律,及时进行自我调节控制。4.1.6 检查员按检验指导书对控制点进行重点检查,把检查结果及时告知操作者,当好操作者质量自控的参谋,并做好检查记录。同时监督、检查操作者是否遵守工艺纪律和工序控制要求,配合做好“三自一控”活动。4.1.7 机修员要按规定定期对控制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督促检查设备点检活动,根据点检信息,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调整,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4.1.8 车间管理员要做好本车间控制点的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建立控制点质量信息渠道,把掌握的质量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研究纠正措施。4.2 特殊工序控制4.2.1 根据工艺要求及产品特性,我厂特殊工序确定为热处理、锻造工序。4.2.2 技术部负责编制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4.2.3 人事部负责培训和选择有相当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强的工人并进行资格认可后上岗。4.2.4 质检部、车间相关人员对特殊工序现场操作进行连续监控,确保按操作规定要求进行。4.2.5 质检部严格按特殊工序工艺要求进行检查。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