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工程》考试重点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725757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爆破工程》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爆破工程》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爆破工程》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爆破工程》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爆破工程》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爆破工程》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爆破工程》考试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题型: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第一章 爆破工程概论一、工程爆破的分类方法:1、按药包形状分类:(1)集中药包法:药包的最长边长不超过最短边长的4倍。(2)延长药包法:药包的最长边长边大于最短边长或直径的4倍(3)平面药包法:药包的直径大于其厚度的3到4倍(4)形状药包法:将炸药做成特定形状的药包,用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爆破作用2、按装药方式和装药空间形状的不同分类 (1)药室法(2)药壶法(3)炮孔法(4)裸露药包法3、按爆破技术分类:定向爆破,预裂、光面爆破,微差爆破,聚能爆破,其他特殊条件下的爆破技术第二章 爆破器材和起爆技术一、解释下列术语 最大安全电流:给电雷管通恒定的直流电,5分钟

2、内不至引爆电雷管的电流最大值 最小发火电流:给电雷管通恒定的直流电,能准确引爆雷管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最小发火电流 发火冲能:电雷管在点燃时间内,每欧姆桥丝所提供的热能称为发火冲能。发火冲能与通入电流值的大小有关,电流愈小,散热损失愈大。标称发火冲能:实际中常采用当电流强度等于两倍百毫秒发火电流时的发火冲能值二、 对工业炸药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具有足够的炸药能量,爆炸性能良好,且有足够的爆炸威力;2具有合适的感度,既能用工业雷管引爆,又能确保制造、运输、储存和使用等方面的安全;3炸药的反应接近零氧平衡,即爆后生成的有毒气体不得超过安全规定所允许的标准;4具有一定的化学安定性,在存储中不变质、老化、

3、失效甚至爆炸,具有一定的存储期;5原料来源广,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三、 比较铵梯炸药和铵油炸药的优缺点及组成成分铵梯炸药组成 NH4NO3、TNT、木粉等可燃物(品种不同附加物不同)铵梯炸药爆炸后生成气体量大、感度低,吸湿性强,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硝酸铵吸湿点时,随空气湿度增高,吸湿速度加快,吸湿后易结块、硬化、大大降低爆炸性能,抗水性差。铵梯炸药可用于岩石隧道、巷道的掘进,露天爆破以及煤矿开采。 铵油炸药是一种无梯炸药(廉价炸药) 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是含粒状硝酸铵(94)和轻柴油(6)的氧平衡混合物。为了减少炸药的结块现象,可适量加入木粉作为疏松剂,和表面活性剂。铵油炸药的优点是原料广泛,

4、价格低廉,安全性好,加工简单,利于机械加工和现场混药;缺点是不抗水,易吸湿结块,感度低,临界直径大,威力小,产生有毒气体量多。铵油炸药一般用于露天爆破四、 比较水胶炸药和乳化炸药的组成和优缺点水胶炸药主要由氧化剂水溶液、敏化剂、胶凝剂和交联剂组成,有时加入少量交联延迟剂、抗冻剂、表面活性剂和安定剂;机械敏感度低,安全性好,爆炸产生的炮烟少,有毒气体含量少,炸药的威力高,猛度和爆速值一般高于岩石铵梯炸药,具有塑性和流动性,有利于机械化装填,可提高工作效率、装药密度和爆破效果。水胶炸药抗水性强,适合有水工作面的爆破作业。乳化炸药由氧化剂水溶液、燃料油、乳化剂、稳定剂、敏化发泡剂、高热剂等成分组成;

5、乳化炸药具有较高的猛度、爆速和感度,密度范围较宽,抗水性能比水胶炸药更强,加工使用安全,可实现装药机械化,原料广泛,加工工艺简单,适合各种条件下的爆破作业。五、 常用的起爆方法有哪几种?简述各种起爆方法所用的器材电力起爆法,电力起爆网路由电雷管、导线和起爆电源三部分组成。导火索起爆法所使用的主要器材有:导火索、火雷管和点火材料。导爆索起爆法,是利用一种导爆索爆炸时产生的能量去引爆炸药的一种方法,但导爆索本身需要先用雷管将其引爆。导爆管起爆系统由塑料导爆管、连接元件、击发元件、传爆元件、起爆元件组成。六、 电爆网路有哪些连接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串联:网路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检查,

6、路网所要求的总电流小。并联:所需的起爆电压低,而总电流大。混合联:可以同时起爆大量电雷管。第三章 炸药爆炸的基本原理一、 名词解释爆容: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所产生的气体产物,换算在标准状态下所占的体积称为爆容爆热:单位质量炸药爆炸时所释放出的热量称为爆热爆温:炸药爆炸瞬间将爆炸产物加热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称为爆温爆压:爆炸产物在爆炸反应完成瞬间所达到的压力称为爆压爆轰波:在炸药中传播的伴有告诉化学反应的冲击波,也称为反应性冲击波或自持性冲击波。爆轰波的传播速度称为爆速爆力:炸药爆炸对周围介质所做机械功的总和称为炸药的爆力,反映爆生气体膨胀做功的能力猛度:炸药爆炸时所产生的冲击波和应力波的作用强度称为

7、猛度,表征炸药动作用的强度二、 炸药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因素,为什么炸药爆炸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即反应过程的放热性、快速性和生成气体。放热性:炸药爆炸首先要将内含能转换成热能,再由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对外做功,若反应不放热或放热很少,就不可能提供做功的能量;另外爆炸放出的热量激活炸药分子,通过能量转换激发下一层炸药爆炸。快速性:使得爆炸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聚集在相当于原来炸药体积的产物气体之中,达到能量高度集中。生成气体:爆炸对环境介质做功是通过高温高压的气体膨胀实现的,也就是说气体产物是炸药爆炸时对外做功的介质。三、 炸药化学变化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热分解:在常温常压下,炸药会自行分

8、解,反应速度很慢,这种分解作用是在整个炸药内部展开的,炸药内各点的温度相同,没有集中反应区,反应不产生火、光和声响,随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燃烧:燃烧反应是从炸药的某个局部开始,然后沿着炸药的表面或条形的轴向方向快速传播,存在集中反应区爆炸:爆炸是指炸药以每秒数百米至数千米的速度进行的化学反应过程。爆炸反应从局部开始,靠冲击波向未反应区迅速传播,无论在密闭条件下还是敞开条件下,均可产生较大压力,并伴随光、声等效应。四、 什么叫炸药的氧平衡,氧平衡有几种类型,为什么要选用零氧平衡炸药内含氧量与可燃元素充分氧化所需氧量之间的关系成为氧平衡。氧平衡分为正氧平衡、零氧平衡和负氧平衡。正氧平衡:炸药内的

9、含氧量除将可燃元素充分氧化之后尚有剩余。正氧平衡炸药未能充分利用其中的氧量,且剩余的氧和游离氮化合时,将生成氮氧化物有毒气体,吸收热量。氮氧化物有毒,并能促使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燃烧、爆炸;负氧平衡:炸药内的含氧量不足以使可燃元素充分氧化。可燃元素不能充分被利用,不能放出最大热量,且生产CO有毒;零氧平衡:炸药内的含氧量恰好够可燃元素充分氧化。在理想反应条件下,能放出最大热量,而且不会生成有毒气体。因此选用零氧平衡。五、 炸药爆炸生成哪些有毒气体?影响其生成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有毒气体:co、N的氧化物v 影响有毒气体生成量的因素: 炸药的氧平衡; 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 装药外壳等。六、 什么是炸

10、药的起爆能?起爆能的常见形式有几种?通常把炸药在外界能量作用下发生爆炸反应的过程称为起爆。这种外界的能量称为起爆能起爆能形式:热能、机械能、冲击波能量、电能。七、 简述热能起爆机理假设:在整个炸药中各处温度相同且不随时间变化;炸药周围的温度恒定;炸药的温度大于炸药周围的温度,且相差不大。在上述假设条件下,炸药的放热反应速度大于散热速度产生的热积累,温度不断升高,使反应加速导致爆炸。八、 简述热点学说在较快的机械作用下,冲击所产生的热来不及均匀的分布到受冲击的炸药的整体,而集中在药体的局部点上,在这些小点上温度达到高于爆发点时就会在这些局部点上开始爆炸,而后扩散到整个装药体爆炸。整个过程分为:热

11、点形成阶段;以热点为中心向周围扩展成长阶段;由燃烧转变成低速爆轰的过渡阶段;稳定爆轰阶段九、 影响炸药爆速的主要因素药卷直径的影响:能维持炸药稳定爆轰的最小装药直径称为炸药的临界直径,炸药在临界直径时的爆速称为临界爆速;接近理想爆速的装药直径称为极限直径。当装药直径小于极限直径时,爆速随着装药直径的减小而减小,但为了维持稳定爆轰,装药直径必须大于炸药的临界直径。炸药密度的影响:对单质炸药,因增大密度既提高了理想爆速,又减小了临界直径,在达到结晶密度之前,爆速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对混合炸药,增大密度虽然提高理想爆速,但相应地也增大了临界直径。当药卷直径一定时,存在有使爆速达最大的密度值,这个密度称

12、为最佳密度。炸药粒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炸药粒度细、临界直径和极限直径减小,爆速增高。但混合炸药中不同成分的粒度对临界直径的影响也不完全一样。其敏感成分的粒度越细,临界直径越小,爆速越高;而相对钝感成分的粒度越细,临界直径增大,爆速也相应减小;但粒度细到一定程度后,临界直径又随粒度减小而减小,爆速也相应增大。 装药外壳的影响:装药外壳可以限制炸药爆轰时反应区爆轰产物的侧向飞散,从而减小炸药的临界直径。当装药直径较小时,爆速距理想爆速较大时,增加外壳可以提高爆速,其效果与加大装药直径相同。 起爆冲能的影响:要使炸药达到稳定爆轰,必须供给炸药足够的起爆能,且激发冲击波速度必须大于炸药的临界爆速。

13、十、 炸药爆炸作用炸药爆炸时形成的爆轰波和高温、高压的爆轰产物,将对周围介质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压缩作用,使周围介质发生变形、破坏、运动和抛掷。炸药对周围介质的各种机械作用统称为爆炸作用。炸药的爆炸作用可分为两部分:利用炸药爆炸产生冲击波或应力波形成的破坏作用称为炸药爆炸的动作用;利用爆炸气体产物的流体静压或膨胀功形成的破坏或抛掷作用称为炸药爆炸的(准)静作用。岩石中爆炸的基本理论一、 名词解释最小抵抗线:岩石内装药中心至自由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最小抵抗线,通常用W表示。临界抵抗线:岩石中弹性变形能和破碎能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抵抗线值。爆破作用指数:在爆破工程中,经常应用爆破作用指数n,它是爆破漏斗半径r

14、与最小抵抗线W的比值,即单位炸药消耗量:爆破每立方米原岩所消耗的炸药量称为单位炸药消耗量,单位二、 岩石的波阻抗及其物理意义岩石密度与纵波在岩石中传播速度的乘积称为岩石的波阻抗;物理意义为岩石介质产生单位质点运动速度所需要应力波的应力值,即所谓对应力波的阻尼作用。三、 岩石爆破破岩机理假说岩石爆破破岩机理就是 研究岩体在爆炸作用下发生破碎的原理。爆生气体膨胀作用理论:该理论认为使岩石破碎和抛掷的推力是炸药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的气体膨胀压力,这种理论称为静作用理论。爆炸应力波反射拉伸作用:该理论单纯强调冲击波的作用,认为岩石破碎是由于爆炸产生的压缩应力波从自由面反射而形成的拉伸应力引起的这种拉伸

15、应力,从自由面朝向装药的位置将岩石成片拉裂。动作用理论。爆生气体和应力波综合作用理论:岩体内最初裂隙的形成是由冲击波或应力波造成的,随后爆生气体渗入裂隙并在准静态压力作用下,使应力波形成的裂隙进一步扩展。四、 简述爆生气体和应力波综合作用的破岩机理岩体内最初裂隙的形成是由冲击波或应力波造成的,冲击波对岩石破碎作用强度大、时间短。随后爆生气体膨胀渗入裂隙,并在准静态压力作用下促进裂隙进一步发展。应力波达到自由面发生反射,形成反射拉伸波,也加强裂隙的扩展。五、 爆破的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内部作用无限介质中的爆破作用:对于一定量的装药来说,若埋深超过临界抵抗线,可认为药包处在无限岩石介质中,此时药包爆炸在自由面上不会看到爆破的迹象,即爆破作用只发生在岩石内部。外部作用半无限岩石介质中爆破作用:对于一定量的装药,若埋深小于临界抵抗线,炸药爆炸的爆破作用不仅发生在岩石内部,还将引起自由面附近岩石的破碎、移动和抛掷,形成爆破漏斗。把这种装药接近自由面时的爆破作用称为爆破的外部作用。六、 简述爆破内部作用和外部作用时岩石的破坏过程 课本92页到96页,未必会考,稍微看看吧七、 分析岩石爆破径向裂隙和环向裂隙形成的机理当粉碎区形成后,冲击波衰减成应力波,其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