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1-1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725224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1-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1-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1-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1-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1-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教学设计【导入】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板书】一、自然灾害损失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成灾强度日趋严重【点拨】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过渡】灾情的大小决定致灾因子(自然异变)的强度以及受灾体(承受灾害的客体)的特性。地球上不同的大洲、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距离灾害发生地的远近,所感受到的灾害强度也不一样。另外,由于承受灾害的客体的差异,从而造成了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板书】2.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

2、平不同阅读 如何确定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通过阅读明确以下几点: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的基本指标?灾害的相对损失与绝对损失?【板书】二、自然灾害损失的时间差异1.不同的时段,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不同2.世界范围的重大自然灾害损失呈上升趋势【思考活动】读下表,回答问题。1960-1998年全球重大灾害情况统计来源:学科网ZXXK 时段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8年19891998年灾害事件(次数) 16 29 70 53来源:学科网ZXXK经济损失(亿美元) 504 969 15384793保险理赔(亿美元) 67 113 3101069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哪个时期发生得最多,哪

3、个时期发生得最少?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时间趋势如何?【点拨】1. 19801988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多,19601969年这个时期发生得最少。来源:学+科+网Z+X+X+K2. 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某些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往往是该地域经济比较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严重。)【板书】三、自然灾害损失的空间差异1.危害较为严重的大洲:亚洲和非洲思考:结合学习过的有关亚洲和非洲的自然概况和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4、其灾害严重的原因【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从世界范围来看,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同时与两个大洲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也有一定关系。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亚洲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来源:学+科+网第一,围绕亚洲大陆的海域复杂多样。亚洲大陆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为北冰洋,海疆发达,多边缘海。北冰洋的边缘海,每年大部分时间冰封。印度洋北部是全球最暖海域之一,它是夏季西南季风必经之地,南亚、东南亚雨季降水量的多寡与西南季风的盛衰有密切的联系。太平洋沿岸,在构造上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

5、界线上。海底地形崎岖,亚洲大陆东侧形成一系列弧形列岛、海底山脉和深海沟带,且多火山地震。太平洋海域是季风气候主宰因素之一。第二,亚洲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亚洲地形十分复杂,在各大洲中不仅地势最高,而且起伏很大,地形分异变化明显。气候类型也十分复杂,不仅大陆性气候强烈,季风性气候典型,而且气候带齐全,气候类型多样。亚洲不仅长河众多,而且内陆流域面积广大,同时河流、湖泊的类型俱全。第三,亚洲地理环境结构的复杂性。亚洲既有东西延伸的经向自然带,也有南北循序更替比较明显的纬向自然带。此外亚洲还具有各种不同的垂直自然带结构。 亚洲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一种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洪水、热带气旋、

6、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很高。同时由于亚洲主要分布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医疗卫生事业并非十分完善,使得流行病的爆发也严重影响着某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损失严重。非洲海岸线平直(与欧洲相比,非洲面积是欧洲的三倍,而海岸线还不如欧洲的海岸线长),半岛、海湾极少。地势较为平坦,为高原大陆。埃塞俄比亚高原被称为“非洲屋脊”,海拔在1000米以上。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横贯整个大陆,面积770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l4。西南部还有纳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东非大裂谷是世界最长的裂谷,分东西两支,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向北越过红海至死海北部

7、,全长约6400千米。这一巨大的裂谷带被称为“地球的伤痕”。非洲气候高温、少雨、干燥,因此,非洲有“热带大陆”的称号。非洲气候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气温高。非洲大陆地跨南北半球,赤道横贯中部,90以上位于南北纬30。之间,绝大部分地方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气候炎热。干燥地区面积广大。由于南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陆,这一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或大陆内部吹来的干燥气流,难以形成云雨。尤其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该地区位于大陆中西部地区,大陆宽广(是非洲最宽阔的地带),西部沿海又受到寒流的影响,东北信风从内陆吹来,所以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的降水量一般由赤道向南北逐渐减少。全洲

8、有13的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为热带沙漠气候。近几十年来,非洲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以及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加上自然的原因,使非洲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致使许多非洲国家饱受旱灾的威胁。气候带作南北对称分布:非洲的气候类型,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南北对称分布。非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决定着该地区地震、干旱、热带气旋等自然灾害的存在。非洲经济落后,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大陆。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中,非洲国家占了绝大多数。农业是非洲经济的支柱,绝大多数国家是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管理和技术落后。由于经济水平的落后,使得非洲各国防灾、减灾的能力较弱,经济损失严重;同时医疗卫生事业的落后,导致非

9、洲流行病的发生频率较高,人员伤亡严重。【板书】2.各大洲造成重大损失的灾害种类的差异(1) 欧洲:洪水和地震影响的人数最多,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最多【点拨】南欧和北欧的冰岛多火山,地震频繁。(2)北美洲:热浪、风暴、热带气旋、洪水和地震等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点拨】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是太平洋沿岸火山带的一部分。北美洲有活火山90多座,其中阿留申群岛有28座,阿拉斯加有20座,中美洲有40多座。北美洲西部也是世界上地震频繁和多强烈地震的地带。每年5月,北美洲东南部常受飓风侵袭,往往造成严重灾害。北美洲中部和北部冬季常吹寒冷而强烈的暴风和陆龙卷风。(3)南美洲:洪水是最严重的灾害,其次是干旱、地震和流行

10、病【点拨】南美洲是世界上火山较多、地震频繁且多强烈地震的一个洲。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东岸火山带的主要组成部分,安第斯山脉北段有16座活火山,南段有30多座活火山。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 723米,是世界上较高的活火山。地震以太平洋沿岸地区最为频繁。(4)东亚:洪水、热带气旋、地震、滑坡等造成的损失较大【点拨】东亚大部分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导致了频繁的旱涝灾害;东临太平洋,而西北太平洋又是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导致热带气旋夏秋季节经常影响该地区;东亚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导致地质灾害多发。来源:学科网ZXXK(5)南亚:洪水、热带气旋和流行病是主要灾害种类(6)东南亚和大洋洲:洪水、地震、滑坡和干旱是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灾害,其次是火山喷发和流行病、海啸等(7)西亚和北非:洪水和地震破坏最重(8)西非和东非:干旱和流行病最严重(9)南部非洲:热带气旋、洪水和干旱是破坏巨大的灾害种类。流行病、洪水、干旱和热带气旋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重【课后探究】来源:学*科*网2008年1月至2月,我国南方部分省份遭受罕见的雪灾。这次雪灾给我们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请同学根据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来谈谈这次雪灾的成因以及对我们国家所产生的危害有哪些?并且思考:如果是同样大的雪,降在我国东北地区,那么还会造成这么大的危害吗?为什么?(提示:南方经济发达,降雪频率低。)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