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3725213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宁县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A.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C.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认识理解。依据所学可知,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的土地国有制度,选项中体现这一内容的是B项。A指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建立,由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是指政治制度,即分封制下的政治关系;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所以应选B。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土地制度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个体

2、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表现为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故正确。小农经济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故正确。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过于绝对,故错误。小农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正确。故组合正确,故C项正确。组合错误,故A项排除。组合错误,故B项排除。组合错误,故D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3.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3、:A. 西汉B. 曹魏C. 南朝D. 唐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曲辕犁,出现于唐朝,故D项正确。西汉时期没有曲辕犁,故A项排除。曹魏时期也没有产生曲辕犁,故B项排除。南朝时期也没有曲辕犁的农具,故C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曲辕犁4.唐代诗人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你认为诗句中描写的应是A. 白瓷B. 青瓷C. 青花瓷D. 彩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青瓷的特点,故A正确。白瓷不属于越窑生产,且没有翠色,故B错误。青花瓷是元明清时

4、期为主,不是唐朝,故C排除。彩瓷是明清时期为主,不是唐朝,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制瓷业5.清朝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A. B. C. D. 【答案】D【解析】小农经济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再者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也不会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但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造成了中国的日益落后,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6.晋商曾自豪的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

5、群体活跃于A. 春秋战国B. 秦汉C. 隋唐D. 明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刚刚成为商人的主体,不可能发展到材料内容反映的那种情况排除A;秦汉与隋唐时期商业发展还没有突破市与坊的界限,也不可能出现“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的现象,排除BC;商帮是中国古代商业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出现在明清时期,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帮7.“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A. 租佃关系B. 雇佣关系C. 人身依附关系D. 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答案】B【解析】“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体现出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

6、萌芽的出现表现出一种雇佣关系,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是农业的租店制的内容;C选项错误,机户是独立的,不存在人身的依附;D选项两者之间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8.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这一时期世界市场的中心是A. 西欧B. 北美C. 非洲D. 亚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商品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增强,欧洲成为了世界市场的中心,故选A。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那时还没发展,故排除。D项不是题干的内容,故排除。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影响9.从人类发展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

7、主要表现在A.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C.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答案】C【解析】“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属于全球史观的角度,故A错误;“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也不是整体史观,故B错误;殖民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这符合全球史观,故C正确;殖民扩张不可能促进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信息“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判断。10.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动力方面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A. 珍妮纺纱机B.

8、水力织布机C. 改良蒸汽机D. 发电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后被应用在纺织、采矿、交通、冶金等工业部门,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故选C;珍妮纺纱机用的人力、水力织布机用的是水力,这些都是传统动力,并没有在动力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故可排除AB;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可排除。11.19世纪晚期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最高的国家是A. 美国、英国B. 美国、德国C. 美国、日本D. 俄国、日本【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19世纪晚期”“生产和资本集中”可知,表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

9、几乎是在美国和德国同时进行的,成就最突出。故答案为B项。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在德国和美国爆发,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落后地位,排除;CD项,日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远远不及欧洲国家,排除。12.20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个“整体”的真实内容是A. 世界各地联系紧密,政治经济都已融为一体B. 资本主义登上历史舞台后,人类历史有了巨大进步C. 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统治D.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种很不公正、不正常的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整体”的含义是互相依存,彼此联系,世界被瓜分完毕。故答案为C项。A项,“政治经济都已融为一体”的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已进入高级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登上历史舞台”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确实是“一种很不公正、不正常的现象”,但与材料设问“整体”不符,排除。13.我们习惯上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开辟的时代分别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主要动力不同B. 建筑材料不

11、同C. 机械特色不同D. 交通工具不同【答案】A【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工业部门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开始带动机器,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因此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带动机器的主要动力不同。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是划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主要依据,排除B、C、D项。14.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该现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主要影响是A. 崇拜洋货风气盛行B. 织工、铁匠被迫改行经营农业C.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洋货盛行,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

12、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造成国内手工业者失业,传统的手工业开始衰败,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选C项。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5.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 改变封建制度B. 维护清朝统治C. 学习西方科技D. 实现富国强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者面对统治危机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其根本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或者说是维护封建统治。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由于其阶级属性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改变封建制度,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

13、,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仅仅是向西方学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打出“自强”、“求富”的口号,但不是根本目的,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不包括:A.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C. 民族资本家的自身努力D. 洋务企业的诱导【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的产物,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瓦解自然经济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创造条件,故B项正确,排除。民族

14、资本家的自身努力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重要原因,故C项正确,排除。洋务企业的诱导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条件之一,故D项正确,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7.“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行业是A. 面粉业与榨油业B. 烟草业与火柴业C. 化工业与钢铁业D. 纺织业与面粉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短暂的春天”,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逐步获得了国内市场的优势,甚至畅销周边国际市场;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

15、发展迅速。故答案为D项。ABC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榨油业、烟草业与火柴业、化工业与钢铁业都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18.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A. 重工业B. 交通运输业C. 轻工业D. 科技和教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因此选A。考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点评: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1)从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