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717839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 (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2、3、4、5、6、11题为单选,7、8、9、10、12题为多选。来源:Z。xx。k.Com1如图1是利用传感器记录两个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同时变化的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总是相等D作用力总是大于反作用力2.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

2、说法中正确的是A整个运动过程中,CE段的加速度最大B整个运动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C整个运动过程中,质点在C点的状态所对应的位置离出发点最远图3vDOA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5m3如图3所示,车厢顶部用竖直细线悬挂一小球,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A如小车做匀速运动,小球受到的力有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B如小车做匀速运动,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一定为零C如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小球受到斜面的弹力一定为零D如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越大,绳的拉力越大4. 一滑雪者沿斜坡匀速滑下,如图4。下列关于滑雪者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图4A滑雪者受到二个力作用 B滑雪者所受的合力垂直斜坡向上C滑

3、雪者所受的合力沿斜坡向下 D作用在滑雪者身上的合力为零5. 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GGFtAOGFtBOCFtOtDFOGPabc6“蹦极”是一项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 : A在a点时人的速度最大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在ab段人做减速运动新 课 标 第 一 网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

4、衡状态 vaAPvaBPvaCPvaDP7如图所示,质点通过位置P时的速度、加速度及P附近的一段轨迹都在图上标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8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的原长比b的短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9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与乙的速度方向相同10、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

5、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B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来源:Z。xx。k.Com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向右运动。将质量为m的物体Q轻轻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左端A处,经过t秒后,Q的速度也变为v,再经t秒物体Q到达传送带的右端B处,则A前t秒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t秒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B后t秒内Q与传送带之间无摩擦力C前t秒内Q的位移与后t秒内Q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DQ由传送

6、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1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N(t的单位是s)。取向右为正方向,从t=0开始计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在3s末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倍Bt4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t=4.5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Dt4.5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

7、量法,应保持_不变;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F关系图线(如右图所示)分析此图线,CA段不过原点的可能原因是:_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A小木块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来源:Z*xx*k.Com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木块的质量太大14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米尺。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1)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

8、记下所用的时间t。(2)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x,则小车的加速度a=。(3)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4)改变,重复上述测量。(5)以h为横坐标,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三、本题共4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穿两个重力均为2N的球A、B,在两球之间夹一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N/

9、m,用两条等长的线将球C与A、B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短了10cm,两条线的夹角为60,求:(1)杆对A球的支持力为多大?(2)C球的重力为多大?来源:Zxxk.Com16(8分)某工人用F=100 N的水平推力推动一质量为m=40 kg的木箱由静止开始运动,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2,取g=10 m/s2。(1)4 s末木箱的速度为多大?(2)若4 s末工人发现木箱离墙边的距离为2 m,而把推力减小了,问他的推力减小为多大时,木箱恰好能运动到墙边。17(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AB上,用水 平恒力F推动质量为m1 kg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到达B点时撤去F,接着又冲

10、上光滑斜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高能到达C点,用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表中记录了部分测量数据,取g10 m/s2,求:t(s)0.00.20.4来源:学科网ZXXK2.22.42.6来源:Z.xx.k.Comv(m/s)0.00.40. 83.02.01.0(1)恒力F的大小。(2)斜面的倾角。(3)t2.1 s时物体的速度。18(12分)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1、。(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3)本实验中,m1=0.5kg,m2=0.1kg,=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m,取g=10m/s2。 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来源:学.科.网Z.X.X.K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CABDDBBDABADCDBABD 13. 17(12分) (1)物体从A到B过程中a12 m/s2则Fma12 N(2)物体从B到C过程中a25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 ma2代入数据解得sin ,30(3)设B点的速度为vB,从v30.8 m/s到B点过程中vBv3a1t1来源:Zxxk.Com从B点到v43 m/s过程v4vBa2t2,t1t21.8 s联立解得t11.6 s,t20.2 s,vB4 m/s所以,当t32 s时物体刚好到达B点当t42.1 s时v5vBa2(t4t3)v53.5 m/s答案:(1)2 N(2)30(3)3.5 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