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705532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2015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市第三十六中学2015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 (阅读题 共6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我同一性客观上是自我人格的统合性和一贯性,主观上主要是个体形成有关自我的一致形象,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空中以同一实体存在及自身内在的相对不变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意识体验。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理论中指出,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网络的虚拟空间给个体释放自我、建立同一性提供了机会。在真实世界的传统情境中,人们进出于各种角色并十分清楚自己角色的转换;但在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平行地同时扮

2、演不同角色,拥有平行而共存的自我及生活。这种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孩子可以强化和建立比实际生活中更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他们能积极发展信心和知识,以便为更好的现实做准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毕竟存在差异。“在网络世界里,严格地说,发生相互作用的不是人,而是存在的数码,由此出发,人们可以在网络虚拟的经验空间里轻而易举地构建自己的新的身份”,这使现实生活中人的身份在网络世界变得复杂起来,人的身份具有了虚拟性、多样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于是,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可能同时具有多种角色或身份,这些角色不仅与现实角色不一致,而且角色之间可能也是互相冲突的,这就比较容易造成自我角色的混乱,而且由

3、于部分青少年对自己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观念和行为实行双重甚至多重标准,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交替出现不同的性格特征,人格缺乏相应的完整性、和谐性,这些都影响建立清晰和牢固的自我同一性。 克罗特冯特非常强调“对选择的探索和承诺”在自我同一性形成中的作用,认为这两个过程是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的核心。“对选择的探索和承诺”受两大因素影响,一为环境因素(社会、家庭、学校),另一个为个体特征因素(人格特点),而且环境与个体内部特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德育通过一种环境影响能够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建立。由于自我同一性实质上是自我与客我,理想我与现实我,过去我、现在我与将来我,自我与环境的统一,在网络时代,还体现

4、为虚拟我与现实我的统一。德育在引导青少年顺利建立自我同一性时,应把着力点放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看待自我与社会关系、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关系、正确认识各种虚实角色及增强其角色调适能力上。德育还应该关注人的现实生活,通过心理咨询、群体活动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接纳自我,看到自我发展的现实空间。此外,德育还需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自律意识的培养,帮助青少年自主有序地选择实现自我认同的正确途径,使网络的认同感培育作用能够发挥其最佳效果。 总之,在网络日益成为人的“第二生活空间”的趋势下,德育关注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就具有了合理性。而青少年网络生活中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则使德育对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关照又具有了

5、紧迫性。德育引导时,首先要依据青少年网络生活的状况,明确其触角应触及的范围和领域,确定相应的教育引导内容,要结合网络和青少年自身特点,探索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还要积极寻求社会与家庭的支持,注意教育资源的协调性,建构起立体化的教育框架。 (选自曹清燕、任晓蛟青少年网络生活的德育关切)1下列关于“自我同一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从主观角度看,自我同一性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空中均以同一实体存在及自身内在的相对不变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意识体验。 B从客观条件看,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决定了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而在网络世界里,数码的存在往往对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构成困扰。 C从发生原理

6、看,自我同一性在当今生活中很难建立,原因是人在网络与现实的交替中会呈现不同的性格特征,人格不够完整和谐。D从引导机制看,自我同一性包括虚拟我与现实我的统一,德育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各种虚实角色,并增强他们的角色调适能力。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段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阐释自我同一性,接着引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青 少年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B段分析网络对建立自我同一性的积极意义,段通过比较网络与现实的不同,阐释了 网络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负面影响。C 段引用克罗特冯特的理论作为分论点,强调网络时代的德育要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 的自我意识,正确看待自

7、我与社会的关系。D段先指出德育要关注青少年的网络生活,然后概述如何进行德育引导,确定引导内容,探索引导方法,建构立体教育框架。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虚拟空间可以让孩子强化和建立比现实生活中更令人满意的自我形象,因此孩子上网 就能积极发展信心和知识,会为更好的现实做准备。 B青少年自我角色混乱,是因为他们可以在网络空间里轻而易举地构建自己新的角色或 身份,而这些角色或身份之间可能也是互相冲突的。 C从帮助青少年顺利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角度来看,德育引导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自律意 识的培养,教育他们尽量远离网络虚拟的复杂空间。 D当前,关注青少年的“第二生活空间”很必要,

8、也有紧迫性,德育在对青少年的网络生活 进行引导时,还要积极寻求社会与家庭的支持。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天水冀人也。幼好学,清辩有志节。初适扶风马元正,元正卒,为玄盛继室。以再醮之故,三年不言。抚前妻子逾于己生。玄盛之创业也,谟谋经略多所毗赞,故西州谚日:“李、尹王敦煌。”及玄盛薨,子士业嗣位,尊为太后。士业将攻沮渠蒙逊,尹氏谓士业日:“汝新造之国,地狭人稀,靖以守之犹惧其失,云何轻举,窥冀非望!蒙逊骁武,善用兵,汝非其敌。吾观其数年已来有并兼之志,且天时人事似欲归之。今国虽小,足以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且先王临薨,遗令殷勤,志令汝曹深慎兵战

9、,俟时而动。言犹在耳,奈何忘之!不如勉修德政,蓄力以观之。彼若淫暴,人将归汝;汝苟德之不建,事之无日矣。汝此行也,非唯师败,国亦将亡。”士业不从,果为蒙逊所灭。尹氏至姑臧,蒙逊引见劳之,对日:“李氏为胡所灭,知复何言!”或谏之日:“母子命悬人手,奈何倨傲!且国败子孙屠灭,何独无悲?”尹氏日:“兴灭死生,理之大分,何为同凡人之事,起儿女之悲!吾一妇人,不能死亡,岂惮斧钺之祸,求为臣妾乎!若杀我者,吾之愿矣。”蒙逊嘉之,不诛,为子茂虔聘其女为妻。及魏氏以武威公主妻茂虔,尹氏及女迁居酒泉。既而女卒,抚之不哭,日:“汝死晚矣!”沮渠无讳时镇酒泉,每谓尹氏日:“后诸孙在伊吾,后能去不?”尹氏未测其言,答

10、日:“子孙流漂,托身丑虏,老年余命,当死于此。”俄而潜奔伊吾,无讳遣骑追及之。尹氏谓使者日:”沮渠酒泉许我归北,何故来追?汝可斩吾首归,终不回矣。”使者不敢逼而还。年七十五,卒于伊吾。 (选自晋书列女传,有删节)士业闻蒙逊南伐,命中外戒严,将攻张掖。尹氏固谏,不听,宋繇又固谏,士业并不从。繇退而叹日:“大事去矣,吾见师之出,不见师之还也!”士业遂率步骑三万东伐,距战于怀城,为蒙逊所败。左右劝士业还酒泉,士业日:“吾违太后明诲,远取败辱,不杀此胡,复何面目以见母也!”勒众复战,败于蓼泉,为蒙逊所害。 (选自晋书凉后主李士业传,有删节)【注】沮渠酒泉:指沮渠无讳。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11、的一项是( )(3分) A初适扶风马元正 适:嫁与 B蒙逊引见劳之 劳:慰劳 C岂惮斧钺之祸 惮:畏惧 D勒众复战,败于蓼泉 勒:统率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抚前妻子逾于己生 B. 李氏为胡所灭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为击破沛公军 C. 蓄力以观之 D. 不见师之还也使工以药淬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尹氏自幼好学,有志向,有气节,曾多次出谋划策,辅佐凉武昭王李玄盛创立国家,当地的百姓对她非常尊崇。 B尹氏极力反对李士业进攻沮渠蒙逊,她深刻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指出这种做法会引火烧身,导致国破家亡

12、。 C尹氏的进谏不仅未被采纳,反而激起李士业的愤怒之情和好胜之心,这也成为他战败之后仍一味冒进的主因。 D尹氏被俘之后表现得不卑不亢,赢得了沮渠蒙逊的尊敬,后又凭借自己的智勇,得以与诸孙相聚,终老伊吾。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靖以守之犹惧其失,云何轻举,窥冀非望!(4分)译文: (2)汝苟德之不建,事之无日矣。(3分)译文: (3)子孙流漂,托身丑虏,老年余命,当死于此。(3分)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冬道中 【宋】曾巩 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见秋毫。 欲霜日射西山赤,渐冷天腾北极高。 秀色更浓唯竹柏,孤根先动是蓬蒿。 感时一抚青萍叹,马踏西

13、风气自豪。【注】青萍:古宝剑名,泛指剑。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请简要分析。(4分)答: 9请简要赏析颔联“射”、“腾”二字的妙处。(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 题计分)(6分) 甲:_ ,_ _,_ , 。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 乙:_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海日生残夜, 。 (王湾次北固山下) 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 (韩愈师说) 山河破碎风飘絮,_。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一粒麦子的诞生 柴春芽 我想说到一粒麦子的诞生。 城里的人们,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一粒麦子怎样来到我们的餐桌上。一粒麦子,必须经过一段艰难的旅程,经过无数人的手,穿过一双双枯涩的眼睛,终于成为人们果腹的食物。这中间,有多少事情要发生啊。 起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