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703316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考试时长: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回答13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四省区分别处于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上BA是四省区中相对高度(海拔高度最高与最低之差)最大的CB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DC省区的简称是滇2图A中山脉是( ) A太行山 B天山 C秦岭 D昆仑山3关于四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省区水能资源蕴藏都十分丰富 BA省有“煤海”之称CB省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 DC省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水电站1104035EH105读右图经纬线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2、。 4H经线穿越了下列地形区中的(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塔里木盆地 5E、H的交点在( )A山东省 B.河南省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下表为我国四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据表回答67题。甲乙丙丁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春小麦水稻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花生亚麻、甜菜棉花、油菜甘蔗、茶叶6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甲东北地区 B乙西双版纳C丙长江三角洲 D丁江汉平原7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暖温带,两年三熟 B乙地可大力开垦湿地建设商品粮基地C丙地农业限制因素是低温 D丁地光热充足,黑土深厚,水资源短缺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811题。8有关图示区域地形

3、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B地势北高南低C海拔多在300米以上D西部地形起伏比东部小9有关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R河是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B植被为落叶阔叶林C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 D台风带来的灾害严重10有关本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谷农业特色明显 B多经济林:柑橘、毛竹等C水利工程量小 D土地资源以旱地为主11.下列自然灾害对本区影响最小的是( )A.洪涝 B.干旱 C.雪灾 D.滑坡下表为成都、北京、兰州、乌鲁木齐四城市降水和气温资料表,回答1213题。一月气温七月气温年均温年降水量mm-462581156442552541629

4、470-69222913277-15423557277612表中代表乌鲁木齐气候资料的是( )A B C D13城市比城市一月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植被覆盖率读我国四座重要山脉位置图,回答1415题10514.关于图中山脉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 )A.甲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乙山脉是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C.丙山脉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D.丁山脉是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15.山脉两侧气候类型相同的山脉是( )A.甲、乙 B. 乙、丙 C.丙、丁 D.甲、丁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1618题。16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纬度由高到低的顺

5、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17有关图中四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河有凌汛现象 B乙河流含沙量最大C丙河7月下旬进入汛期 D四条河流中丁河流水量最丰富18.有关乙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乙河的支流多,所以洪涝频发B治理乙河中游要大量植树造林C乙河因流经地区人口众多,航运价值高D乙河流域水土流失主要是在上游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920题:19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 )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20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

6、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该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热量不足,日照时间短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读下图,回答2122题:21.有关B岛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B.岛上多火山、地震C.降水西多东少 D.岛上水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22.B岛隔A海峡与_省级行政区相望( )A沪 B浙 C闽 D粤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23.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24.现阶段,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人口

7、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河流上游过度引用水25.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二、非选择题 (50分)26读华北附近地区图,回答问题:(16分)(1)B地区附近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是干旱。 尤其是在 季最突出,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2)华北平原与江南丘陵相比,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因素和不利自然因素是什么?(8分) 27.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14分) (1)P处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名称)(2分) (2)冬季Q城市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高或低),分析其原

8、因(8分) (3)P处水能资源丰富,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28.读我国某两个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B (1)A图中,根据等温线判断是 (1月或7月)。此时我国东部气温分布特点是 。(4分)(2)B图中,线最可能的温度是_ 。(2分) (3)B图中,处等温线较密集,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29读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12分)(1)A地形区为_;B地形区的地貌征是_。(4分)(2)黄河流经A地形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的关系是_,原因是_。(4分)(3)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4分)主要环境问题:_。形成原因:_。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9、高二年级2014年度上期 地理月考考试题参考答案:1.A 2.A 3.B 4.B 5.D 6.C 7.A 8.C 9.C 10.B 11.C 12.D 13.B 14.D 15.B 16.A 17.C 18.B 19.A 20.B 21.C 22.C 23.D 24.C 25.A 26(16分)(1)春(2分)原因:(6分) 夏季风未到达,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播种季节,需水量大(2)(4分)有利: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冲积)土壤较肥沃;(4分)不利:水热条件较差;易沙、旱涝、盐碱等因素影响27.(14分)(1)三峡(2分)(2)高 (2分)原因:Q地处于四川盆地(2分),北部的秦岭、大巴山对冬季风阻挡作用明显 (2分)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北部缺少东西向的高大山脉阻挡(2分)(3)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2分)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2分)28.(8分) (1) 1月(2分)北低南高,南北温差大(2分)(2)32 (2分) (3) 地形(2分)29.(12分)(1)(4分)华北平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4分)河水补给地下水,下游为“地上河”,河水水位高于潜水位(3)(4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平衡失调黄土疏松,植被破坏,夏季多暴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