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中心中学201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703265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中心中学201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中心中学201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中心中学201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中心中学201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中心中学201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中心中学201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中心中学201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中心中学2014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语文综合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汲取(j) 阴晦(hu) 徒跣(xin) 孜孜不倦(z z)B愕然() 滞碍(zh) 缟素(go) 咨诹善道(zu)C惘然(wng) 拮据(j) 牡蛎(l) 舴艋舟(zh)D发窘(jing) 恣睢(zsu) 鸿鹄(h) 一抔黄土(bi)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2分)A不知道他收到你情真意切的信后会作何感想?会不会像我一样感动得热泪盈眶?B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

2、正含意。C疼痛发作,他就采用“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书本、牙刷把顶住疼痛的部位。D“不和你说着玩儿,”他一本正经地说:“如果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美轮美奂地展示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B中共中央政治局做出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是为了党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C豆蔻年华的男女中学生,在对“高富帅”“白富美”的议论中,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凡现实的自我解嘲。D高一新生在暑期军训中虽然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仍然坚持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磨

3、炼了自己的意志。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说法不正确的项是()(2分)A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李白、贺知章。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C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长篇小说,作者依次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D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一生创作了160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我们学过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和皇帝的新装就是他的作品。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机会是最公正的,它永远不会光顾那些生活中的看客。B练武术跟练舞蹈,完全是截然不同。C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万里之外可以朝发夕至。D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是提高学

4、习成绩的关键。6诗句填空。(12分)(1)_,欲语泪先流。(2)千嶂里,_。(3)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劳作环境恶劣、表现农民生活艰辛的语句:_ _ ,_ _。 (4) ,衡阳雁去无留意。(5)过尽千帆皆不是, 二、综合性学习。(12分)7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分)(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6分)(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4分)三、阅读。(46分)(一)古诗鉴赏。(6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8全

5、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9翻译后两句,并说说作者以落花自喻的用意。(3分)(二)阅读出师表中的选文,完成1115题。(15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准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6、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0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2分)(1)以光先帝遗德 光:(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3)亲贤臣,远小人 远:(4)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2分)A陟罚臧否,

7、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12翻译下列句子。(6分)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13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一条,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3分)(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19题。(14分)当节约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一个同事,用着20年前大学时期破烂不堪的雨伞,冬天也穿着常被人嘲笑的地摊上买的便宜羽绒服,相对他不低的收入,他是节俭呢还是吝啬?如果我告诉你,他是江苏一个小山村出来的大学生,而且身体有一些残疾,童年吃了很多的苦,很早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物质的匮乏

8、在他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那么你会说他是节俭还是吝啬呢?节俭与吝啬虽然两词褒贬截然不同,然而其间的界限却真是不易把握的。 人对价值或者行为的认知来自周围环境,对于价值观的培养和接纳也有各自不同的方式。同学就是一个大环境,有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就像我的那个同事,他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嘲笑,虽然他坚定地秉持了自己的原则。而一些人对“节约之星” 之类的榜样或者模范作用的抵触,才是在一个社会奉行节约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其实调节个人与整个环境(节约型社会)的价值观问题很简单: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节俭,如何把这种观念让个人真正地接受与执行。首要原则是“和谐”。和谐意味着不与环境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例如:一个人可以

9、有一些漂亮的,可以穿很久的衣服,用不着总是衣着破旧以彰显自己的节俭;也不用过分痴迷易变的时尚或者名牌。节俭是一种意识,一种与他人的共识,一种默契,存在于社会与个人的集体意识之中。任何时代都有穷奢极欲的人,然而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追求浪费,并把这种炫耀式追求和个人的财富地位相联系时,这个社会便存在问题!“节约型社会”需要解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节俭”的问题,这也是建立大众节俭意识的过程。而如何完善地建立“节约”的标准,是一个非常细化的庞大事业,需要点点滴滴的行动,简单的口号与教条化教育无法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2005年夏天,6家民间环保组织发起了“26空调节能行动”就是一个非常细节化的行动,而且

10、效果非常显著。当人们从身体健康以及整个环保与节约意识中懂得这个道理时,行动起来就快捷有效了。2006年“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也是这种细化的教育活动。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同事的新居,看到洗衣机的下水管搭在一个大水桶上,问起他,他才解释说是把洗衣机的排水存下来可以冲厕所用。当时我很惊讶,因为我平时并没有感觉到自己身边这个并不张扬的人竟有这样很细节化的节约意识,从那之后我对他便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绝对不是一个吝啬的人。我相信只有在很小的事情上真正形成了一种普遍意识时,一切便都是自然而然了。回到“节俭还是吝啬?”当人们认为你怎样的时候,那就是怎样,这就是公共意识!如果进一步,如何让人们认

11、为我是节俭而不是吝啬呢?说大呢,那是社会的事情,老百姓呢,还是节俭点儿好,毕竟也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先不说是不是在继承传统,毕竟省了不少钱啊(还不会被人们背后说是吝啬鬼),这才是“节约型社会”对普通个人的真正好处。大有大的思想、计划和考虑,小有小的算盘和实际生活,让节约的观念和行动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像春雨般地“润物细无声”,才是最实际和最现实的做法。而要不要“节约之星”的漂亮帽子,就变得不甚重要了。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5文章开头讲同事的事,有什么作用?(3分) 16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17第五自然段运用同事新居中洗衣机的下水管搭在一个大水桶上的论据,

12、是要证明什么观点?你能从生活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2分)18文中说节俭“毕竟也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你能写出有关节约的古诗文或者格言吗?(2分) 19电视台要制作“当节约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的公益广告,请你结合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设计一句公益广告词,构思新颖,最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2分) 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

13、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

14、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20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2分)21本文记叙了那几件事,表现母亲对“我”的关爱?(3分)22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