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703244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刘磊(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孝悌(t) 夹(ji)袄 文绉绉(zu) 千山万壑(h)B聘(pn)礼 谄(chn)媚 胳(g)肢窝 锲(q)而不舍C模(m)样 句读(du) 美人觚(g) 畏葸(x)不前D妩(w)媚 脾(p)胃 脊(j)梁骨 敛声屏(bng)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仓皇 妆饰 起搏器 宽宏大量B惘然 侘异 醉醺醺 通情达理C嬉闹 抱负 脑血栓 揭杆起义D搏斗 缔结 画眉鸟 再所不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1)这位老人精神很好,但脾气越来越古怪,令人难以_。(2)_上次比赛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不赞成他当队长。(3)苹果仍是美国最盈利的公司,其他竞争对手很难_。A捉摸 鉴于 望其项背B琢磨 基于 望尘莫及C琢磨 鉴于 望尘莫及D捉摸 基于 望其项背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各地方电视台不同风格的择偶节目让人眼花缭乱,观众能预测出牵手的难度越来越大,这反而提高了这类节目的收视率。B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人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C为了进一步规范节假日旅游市场秩序,促进南昌市旅游市场健康发展,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南昌市在国庆期间开展了规范旅游市场的执

3、法行动。D在堪称“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已超过80%,各种城市病随之而来。如何纾缓居民生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5下列语句中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它不是对翠花街铁柱宫的追摹与仿写,更非异地复原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存在感神经过的地方都是带有原初意义的后世奉祀的遗址万寿宫出现在象湖仿佛是它所供奉的神灵复制了自己的神迹而神的居所本身就像风一样无所不在似乎它原本就在这里A B C D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说的是豪爽的探春和宝玉烤了鹿肉来吃,谁知她吃了肉、喝多了酒竟醉卧在石凳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睡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吟诗。(红楼

4、梦)B“你越没有心肝,你越高升得快,你得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叫人家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这是伏盖太太对拉斯蒂涅的告诫。(高老头)C关羽被杀后,刘备举大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不料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逃往白帝城后,刘备忧郁成疾,召集大臣吩咐后事,将太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三国演义)D由于卡西莫多被选为“愚人王”,所以大家都跑来看审判卡西莫多的笑话,但在审判过程中人们为他的悲惨命运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巴黎圣母院)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穿越小说是国内近几年创作量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网络小说,它的魅力不仅来源

5、于它的曲折跌宕的英雄传奇、成长故事、爱情长跑,来源于书中塑造出的一群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来源于体现在其内在结构里的个人主义道德模式诉求。当下穿越小说中,人物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体现出的个人主义色彩虽然招致众多文评家的非议,但这种个人主义,还远未发展至极端利己主义,而是限定在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体系之内,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的道德取向。无论是在穿越英雄小说还是在穿越言情小说中,每一部书里都至少有一至两位主人公在拥有顽强、自信、热情、不甘落后等进取品质的同时,还善于谋算、精明狠辣,为实现个人的目的利益不择手段。但是,这个目的一定是合理的,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基本需求满足以及基本需求满足

6、之后的生命的意义。目的合理,这一类人就成为心机深沉、智慧超绝又不失良善的成功者典范,是正面形象,一定赢在最后。目的不合理,就成为反面人物,是最后的输家。也就是说,穿越小说家们实际是赞同个人为上、利益至上的关系处理原则,但前提是所有行动都要出自合理的目的,这已成为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如何判断穿越人物的行动目的是否合理呢?穿越小说里的人物们遵循的是一套政治民主原则:崇奉个性、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以及个人对幸福追求的权利。实际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民主思想,本就意味着民主、自由和平等最为重要,家族、集体、社会和国家应减少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在穿越小说里,男主人公们穿越到古

7、代后,往往肩负的最重要任务就是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而穿越女主人公们,虽然到古代的目的是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也时时刻刻呈现在小说的字里行间。与其他类型小说的道德诉求有一个很大不同的是,穿越小说从不耻于谈钱,也从不耻于“好逸恶劳”,很多穿越主人公们的梦想,就是潇洒地在古代走一遭,赚很多很多钱,寻一个风景秀丽处,醉生梦死过“米虫”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穿越男、穿越女们虽然都想做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却也勤劳、热情,不甘落后。这种对金钱的坦然与热爱,其实也是个人主义的一种体现,因为个人主义主张维护的是财产私有制,自然对私有财产及获取私有财产的行动与方法持着尊

8、重倡扬的态度。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家的目的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问题,而在于迫使人们在无穷尽的、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中热爱生活”。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追逐财富、崇奉金钱的现象很普遍,个人主义的道德诉求早已充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穿越小说之所以广受欢迎,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在于它这种个人主义的内在精神结构和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是关联呼应的。小说阅读快感的产生基于文本与读者生活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包括差异性相关与相似性相关。穿越小说与当下社会的精神结构共振是一种相似性相关,而它提供的背景又是异时空的,适度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形成一种差异性相关,所以,它既能够复现读者在生活中所体验过的

9、种种关系和感受引发读者共鸣,又能使读者获得一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难以得到的心理补偿。但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存在方式,除了娱乐消遣外,也负有对人的生存状态深刻的道德关注甚至终极关怀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穿越小说家们还得加强自己的哲学素养。(有删改)7下列有关“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的表述,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就是个人主义的道德模式诉求,它主张个人为上,为了个人的利益,人们可以不择手段。B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与当今处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人们追逐财富、崇奉金钱、好逸恶劳的价值追求都是相同的。C穿越小说内在精神结构反映了当下社会人们的道德取向,它们之间能产生共振,从而让读者在阅读小说

10、时获得阅读快感。D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具体表现为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思想,经历伟大的爱情,以及追求金钱、享乐这三个方面。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本看,穿越小说广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创作量多,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且人物有着鲜明突出的性格特征。B穿越小说的主人公不仅顽强、自信,富有热情,积极进取,而且都精明能干,智慧超绝,且不失良善。C穿越小说人物要么是追求基本需求满足,要么是追求生命的意义,前者目的不合理,其人物是反面角色,后者合理,其人物属正面形象。D穿越小说也是文学,作为精神存在的方式,不仅要有娱乐消遣的功能,还应从道德层面关注人的生存状态,甚至要担负终极关怀的责任。9根据原

11、文,下列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能联系整个社会的精神结构来分析穿越小说中人物的个人主义表现,同时揭示了其个人主义的本质,因而文章显得理性、深刻。B与许多评论家所持的态度不同,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对穿越小说中表现出的个人主义色彩是认同的,认为它限定在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体系之内。C穿越小说有着异时空的背景,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使读者在阅读小说中能够获得一种在客观生活中很难得到的心理补偿。D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观点,然后从人物品性、目的追求等角度对个人主义道德模式作了具体阐释,最后借托尔斯泰的话指出它存在的问题。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欧阳行周文集序(唐)

12、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

13、崛兴,遂大振耀,欧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

14、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注】窅(yo)怅惘。汩没沦落。欧通“瓯”。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振发:显扬B盖其性所多也 多:超过C宜其司当代文柄 司:职掌D皆可征于集 征:验证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随人而问章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B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无如寡人之用心者D 亦以卒后嗣之愿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B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