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七中学2015年高三下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700614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第七中学2015年高三下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七中学2015年高三下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七中学2015年高三下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七中学2015年高三下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七中学2015年高三下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第七中学2015年高三下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第七中学2015年高三下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滕州市第七中学2015年高三下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第卷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小 B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既不垂直也不在一条直线上C学校餐厅的吊扇在工作时向下推压空气,空气对吊扇产生向上的推力,减轻了吊杆对吊扇的拉力,所以,即使吊杆略有松动也是安全的。D用弹簧连接两个小球A和B,其中弹簧对A的弹力和弹簧对B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15(单选)一质点沿轴运动,其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2、的单位为s。下列关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B物体回到=0处时其速度大小为5m/sCt= 2s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 D03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16(单选)如图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v的物块,在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g取10 m/s2,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B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少C物块的机械能不变D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7(单选)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现已知某新型国产机车总质量为

3、m,如图已知两轨间宽度为L,内外轨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如果机车要进入半径为R的弯道,请问,该弯道处的设计速度最为适宜的是 A B C D18(单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象和力F的功率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取10m/s2) A B C D 19(单选)如下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上放着质量为2 kg的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一个质量为3 kg的物体B轻放在A上的一瞬间,则B对A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A30 N B0 C15 N D12 N20(单选)如图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

4、的电势差U,静电计指针张角会随电势差U的变大而变大,现使电容器带电并保持总电量不变,下列哪次操作能让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A仅将A板稍微右移B仅将A板稍微上移C仅将一定厚度的云母片插入两板之间D仅将一定厚度的金属片插入两板之间21(多选)如图,理想变压器副线圈通过输电线接两个相同的灯泡 L1和L2,原线圈输入电压不变,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开始时,电键S断开,当S闭合时说法中正确的是A副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减小B灯泡L1更亮C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第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5、。(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甲(3+3=6分)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m/s2。 单位:cm10.7615.0519.3423.6548.0080.00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物块的加速度a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2)因为 ,可知斜面是粗糙的。乙(3+3=6分)某中学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

6、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点皆为计时点)求得小车获得的速

7、度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3(3+3=6分)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做了以下操作。(1)先采用图甲所示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力的大小,即可改变球A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 (2)接着他用频闪照相机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乙是照片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方格每边长L=10cm,闪光的快慢是每秒30次,则可以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_m/s。四、计算题24(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粗糙平直导轨与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相切,切点为B,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

8、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导轨上离地面高为h=3R的D处无初速下滑进入圆环轨道接着小滑块从圆环最高点C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导轨上与圆心O等高的P点,不计空气阻力求:(1)滑块运动到圆环最高点C时的速度的大小;(2)滑块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3)滑块在斜面轨道BD间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25(14分)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2 m,斜面部分bc=4 m,bc与水平面的夹角37一个小物体A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025,传送带沿图示的方向运动,速率v=2 m/s。若把物体A轻放到a处,它将被传送带送到c点,且物体A不会脱离传送带求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已知:

9、sin 37=06,cos 37=08,g=10 m/s2)(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略34略35(16分)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光滑M、N金属轨道水平平行放置,ab是电阻为R0的金属棒,可紧贴导轨滑动,导轨右侧连接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为d,板长也为L,导轨左侧接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其它电阻忽略不计轨道处的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电容器处的磁

10、场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均为B当ab以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带电量大小为q的颗粒以某一速度从紧贴A板左侧平行于A板进入电容器内,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并刚好从C板右侧边缘离开求:(1)AC两板间的电压U;(2)带电颗粒的质量m;(3)带电颗粒的速度大小v2015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七中学高三01月月考物理试题理综物理部分参考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CDCABDBCD22(每空3分)甲(1)430(或429或431);(2)物块加速度小于588m/s2(或物块加速度小于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乙(1)CD(2)20023(1)平抛运动在竖真方向上就是自由落体运动;(2)0

11、624答案:(1)小滑块从C点飞出来做平抛运动,水平速度为竖直方向上: 1分水平方向上: 2分解得 1分 (2)小滑块在最低点时速度为V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分 1分牛顿第二定律: 1分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方向竖直向下1分 (3)从D到最低点过程中,设DB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Wf,由动能定理 2分h=3R 2分考点: 考查了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25题答案:物体A轻放在a点后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和传送带速度相等在这一过程中有a1=g,x1=08 mmgcos 37=02mg所以物体A将再次沿传送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a2=gsin 37gcos 37=4 m/s2,物体A在传送带bc上所用时间满足bc=vt3a2,代入数据得t3=1 s(负值舍去),则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所用时间为t=t1t2t3=24 s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得综合应用35(1)由法拉第电磁磁感应定律,ab棒的电动势为:(2分)设AC间的电压为U,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2分),又U=IR(2分)解得: (2分)(2)带电颗粒做匀速圆周运动,则重力与电场力平衡有:(2分)解得: (2分)(3)颗粒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分)颗粒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 (2分)解得: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