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制备》学案2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697606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制备》学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质的制备》学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质的制备》学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质的制备》学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的制备》学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制备》学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的制备学案导学目标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2、能识别或绘制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热点定位1、以常见气体的制备为载体考查综合实验能力。2、气体制备实验的创新设计,考查装置和仪器药品的替代应用。3、气体制备中的实验安全问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1、常见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选择反应装置一般需从反应物的状态、溶解性和反应条件确定制气装置类型,具体如下:反应装置类型反应装置图适用气体操作注意事项固、固加热型O2、NH3等试管要干燥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加热时先预热再固定加热用KMnO4制取O2时,需在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固、液加热型或液、液加热型Cl2等加热烧

2、瓶时要隔石棉网反应物均为液体时,烧瓶内要加碎瓷片固、液不加热型O2、H2、CO2、SO2、NO、NO2等使用长颈漏斗时,要使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且气体不溶于水使用分液漏斗既可以增强气密性,又可控制液体流速2、气体的收集方法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原理收集的气体不与水反应且难溶于水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收集装置适用的气体H2、O2、NO、CH4Cl2、CO2、NO2、SO2H2、NH3认知无盲区(1)制取O2,除用MnO2与KClO3混

3、合共热外,还可以用加热分解KMnO4,或用Na2O2与水反应,或MnO2催化分解H2O2的方法制取。(2)制取HCl气体,可利用浓硫酸滴入浓盐酸制备。浓盐酸是挥发性酸,在其中滴入浓硫酸可吸水放热,促进了HCl的挥发。(3)棉花团在气体制取装置中的作用:加热KMnO4制备O2时,应在加热的试管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KMnO4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制取NH3时,药品要干燥,收集时试管管口常堵一团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可以减少对流,增大氨气的浓度,稀硫酸可以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环境。(4)气体的收集方法:常用收集气体的方法,如下图装置:A装置从a管进气是向上排空气法,从b管进气是向下排空气法。B装置从b管进

4、气是排液法集气。如果液体为水,可以收集H2、NO、O2等气体;如果液体为饱和食盐水,可以收集Cl2;如果液体为饱和NaHCO3溶液,可以收集CO2;如果液体为CCl4,可以收集NH3。练习点点清在实验室中可按下图所示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A、HCl B、Cl2C、CO2 D、NH32、实验室制备H2和Cl2通常采用下列反应:ZnH2SO4=ZnSO4H2MnO24HCl(浓)MnCl2Cl22H2O据此,从下列所给仪器装置中选择制备并收集H2的装置_(填代号)和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2的装置_(填代号)。可选用制备气体的装置: 考点一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1、

5、实验室里能否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2、实验室里除用NH4Cl和熟石灰混合共热制取氨气外,还有哪些方法能制取氨气?3、实验室里能否用图1装置制取氯气?若能,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选择合适的试剂,能否用图2所示的装置分别制取少量CO2、NO和O2?为什么?例1(2011全国高考)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1)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B_;C_;D_。(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填序号);应加入的物质所起的作用ABCD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 _。1、(2011上海高考)草酸晶体(H2C2O42H2O)100 开始失水,101.5 熔化,150 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_f。装置D的作用是_,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