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同步练习2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696466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三峡》同步练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江三峡》同步练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江三峡》同步练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江三峡》同步练习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江三峡》同步练习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江三峡》同步练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三峡》同步练习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三峡同步练习【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启碇(din) 绛(jing)紫 隽(jn)秀 秭(z)归 B. 夔(ku)州 潋滟(yn) 婀娜(nu) 离弦(xin) C. 缥缈(mio) 汨(b)罗 崆(kng)岭 澎湃(pi) D. 抛锚(mio) 跋涉(sh) 瞿(q)塘 对峙(zh)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吸摄 峭壁 寒喧 莽莽苍苍 B. 叠嶂 山峦 廖廓 峨冠博带 C. 恪守 迷惘 寰宇 美髯白皙 D. 颤栗 雷霆 漩涡 神奇怪涎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1)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

2、。 (2)起来看了一下,峰峦刚刚从黑夜中 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3)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 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4)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 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A. 飞翔 透露 矗立 交融 B. 翱翔 显露 矗立 交织 C. 飞翔 显露 笔立 交织 D. 翱翔 透露 笔立 交融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这时,远远的前方,无数的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 B. 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C. 市场经济信息万变,时不我待,只有及时掌握信息

3、,才能抓住机遇,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D. 外出旅游,异地的风物固然让人迷醉,可是在商场购物时遇到的导购的劝说,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B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 C十点,江面渐趋广阔,急流稳渡,穿过了巫峡。 D江流刚奔出巫峡,还没来得及喘息,却又冲入第三峡西陵峡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以“和谐之

4、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从源头上限制了塑料袋的生产,但要真正减少塑料袋污染,还需消费者从自身做起。 7. 文中引用了不少传说、民谣、古诗,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形象地突出三峡的险要。 B增强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 C增强文章的抒情气息,开拓作品的思想意境。 D渲染作品的艺术气氛,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像。 【能力提升】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

5、题。 瞿塘峡口,为三峡最险处,杜甫夔州歌云:“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古时歌谣说:“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猴,瞿塘不可游;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回;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这滟滪堆指的是一堆黑色巨礁。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船如离弦之箭,稍差分厘,便会撞得个粉碎。现在,巨礁虽早已炸掉,但瞿塘峡中仍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

6、没有降临。这时,远远的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绎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晖之中。 8. 选段开头引用了杜甫夔州歌和古时的歌谣,目的是什么? 答: 9. 文中画线的“突然隐去”“

7、像闪电样”,是因为什么? 答: 10. “迷蒙云雾之中”为什么会出现“一团红雾”?为什么江流的中心有一条曲折的“闪光的道路”? 答:11. 指出下面语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射在左边峭壁上。 答: 12. 简析这一段文字采用的写作手法。 答: (二)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滟滪堆赋(节选)苏轼 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以余观之,盖有功于斯人者。夫蜀江会百水而至于夔,弥漫浩汗,横放大野,而峡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苟先无以龃龉于其间,则江之远来,奔腾迅快,尽锐于瞿塘之口,则其险悍可

8、畏,当不啻于今耳。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 13. 翻译: (1)世以瞿塘峡口滟滪堆为天下之至险,凡覆舟者,皆归咎于此石。 译文: (2)因为之赋,以待好事者试观而思之。 译文: 14. 苏轼一文的写作对象也和长江三峡有关,结合苏轼在文中所说的创作缘由,说说此文和长江三峡在写作方式和写作内容上的不同。 答: 15. 奔腾不息的三峡水,既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也给了历朝历代的诗人以不尽的灵感,比如三峡附近的白帝城便有“诗城”之称,请你列举出几则和三峡有关的诗文。 答:【语言运用】 16. 请从下面这则消息中分条概括出泰坦尼克号遇难的“不可思议”之处。 合众国际社伦敦1912年4月20

9、日电 北大西洋上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件:“不会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船身破了一道大裂口后载着1000多人沉入大海。午夜时分,该船与一座冰山正面相撞,享有盛誉的防水舱却无济于事。事故发生时,泰坦尼克号正以21海里的时速在有冰海域快速前进有人也许会说是在大摇大摆、威风凛凛地前进着。数小时后,这艘世界上最大最豪华的客船在乐队若无其事的伴奏声中从海面上消失了。 “不可思议”处:17. 下面是有关“书”的对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藏书楼上百花艳;_ 第二题:学海阔千里绝无缺志人敢渡;_ 18. 根据下面语句的格式,仿造两句,使之成为一组排比句。 例句: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

10、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答:参考答案:1.解析:A 启碇(dng)C 汨(m)罗D 抛锚(mo)答案:B2.解析:A 寒暄B 寥廓D 神奇怪诞答案: C3.解析:飞翔:盘旋地飞。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透露:泄漏或显露(消息、意思等)。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矗立:高耸地立着。笔立:笔直地挺立。交织:错综复杂地合在一起。交融:融合在一起。答案:C4.解析:不厌其烦: 不嫌烦琐与麻烦。这里应为”不胜其烦”, 烦琐得使人受不了。答案:D5.解析:C 项成分残缺,应在”急流稳渡”之前加上”我们的船”之类的词语。答案:C6.解析:A项主要是词序不当和主语不一致。“因为不仅诚信”,应该为“因为诚信

11、不仅”,让“诚信”作复句的主语,但这又与前一句的主语不一致了。建议修改为“诚信已经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重要的教育内容”。B项是搭配不当,“吸引”不能与“关注”搭配。C项是歧义,“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可作两种理解:“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答案:D7.解析:不是突出三峡的险要。答案:A8.参考答案:说明瞿塘峡口自古以来一直是三峡的最险处,更渲染了瞿塘峡之险。9.参考答案:因为船行得特别快,而且阳光是“一注”,所以阳光像闪电样射下并且乌云突然隐去。10.参考答案:因为云雾在层峦之上,阳光可以照到,在日光的映照下显出红色。长江两岸山峰高耸,挡住了光线

12、,因此只有中间山峰遮不到的地方才有光亮。山峰又高低不一,所以留下的光路也曲曲折折的。11.参考答案:比喻的手法,闪电般的阳光,形象地衬托了峭壁的险峻。12.参考答案:这一段的描写,先总括瞿塘峡的雄奇,继之引古诗古谚为佐证,后直接描写,有古有今,古今对比,有虚有实,有声有色,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浸透在字里行间。13.参考答案:(1)世人都认为瞿塘峡口的滟滪堆是天下至险,只要是翻了船的,都将原因归结在此处。(2)我于是写了这篇赋,留给对此感兴趣的人看并思考它。14.参考答案: 苏轼一文以议论说理为主,写作对象集中在滟滪堆;而刘白羽一文是日记体散文,写景为主,兼有抒情。15.参考答案: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峡容一苇。(白居易 出入峡有感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李商隐有感)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及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李白)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