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习题5-1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695042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习题5-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习题5-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习题5-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习题5-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习题5-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习题5-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习题5-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第一课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没有涉及原电池的是()A生铁投入稀盐酸中B铜片与银片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FeCl3溶液中C纯锌投入硫酸铜溶液中D含铜的铝片投入浓硫酸中解析: A项生铁中含碳,投入稀盐酸中时构成原电池;B项构成原电池;C项置换出铜后,构成锌铜原电池;D项浓硫酸不导电,不能构成原电池。答案:D2双选题下列各组金属均有导线相连,并插入对应的液体中,其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ZnH2SO4(稀)CBCuAgNO3(aq)AgCZnCCl4Cu DFeH2SO4(稀)Fe解析:A项,Zn作负极,C作正极,稀H2SO4作电解质溶液,电池反应为:ZnH2SO4=Zn

2、SO4H2;B项,Cu作负极,Ag作正极,电池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C中CCl4为非电解质;D中两电极相同。答案:CD3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是()A将铝片和铜片分别投入某稀盐酸中B将铝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插入硫酸铜溶液中C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浓HNO3中D将铝片和石墨电极不用导线连接,平行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解析:将铝片和铜片分别投入某稀盐酸中,铝片反应而铜片不反应,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将铝片和石墨电极用导线连接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构成原电池,铝片溶解,铜在石墨电极析出,表明铝较活泼。因铝钝化,而Cu与浓H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

3、u作负极,不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铝片插在硫酸铜溶液中,铜在铝片表面析出,说明铝将铜置换出来了,即铝比铜活泼。答案:C4(2012临沂检测)下图甲和乙是双液原电池装置。由图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d(s)Co2(aq)=Co(s)Cd2(aq)B2Ag(s)Cd2(aq)=Cd(s)2Ag(aq)反应能够发生C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并使两边溶液保持电中性D乙图当有1 mol电子通过外电路时,正极有108g Ag析出解析:根据电子转移方向知,甲中Cd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d2e=Cd2,Co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Co22e=Co,总反应为CdCo2=C

4、oCd2,A正确;乙中Co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o2e=Co2,Ag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2Ag2e=2Ag,总反应为Co2Ag=2AgCo2,结合甲图分析知金属活泼性:CdCoAg,B错误;盐桥的作用是平衡电荷且构成闭合回路,C正确;根据Age=Ag知转移1 mol电子时,正极析出Ag为108 gmol11 mol108 g,D正确。答案:B 5(2012郑州质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能传导O2)作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b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B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C若H2作为燃

5、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22OH4e=2HH2OD若C2H4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2H46O212e=2CO22H2O解析:电极b为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传导O2,使得电流通过。若H2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2O22e=H2O。D项正确。答案:D6(2011安徽高考)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

6、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解析:A项,AgCle=AgCl应为负极反应式,故错误;B项,负极只有Ag失电子,根据电荷守恒,由总反应式可知B项正确;C项,Na由负极向正极移动,故错误;D项,AgCl为氧化产物,故错误。 答案:B7(2012运城模拟)锂电池反应原理如下:FePO4LiLiFePO4,内部为能够导电的固体电解质。下列有关该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C放电时,Li发生还原反应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eLi=LiFePO4解析:若加入H2SO4,

7、则Li与H2SO4发生反应,A错误;放电时,原电池内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B错误;放电时,Li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放电时,原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eLi=LiFePO4,D正确。答案:D 二、非选择题8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的装置图进行实验。装置 现象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解析:甲、乙、丙均为原电池装置。依据原电池原理,甲中A不

8、断溶解,则A为负极、B为正极,活泼性AB;乙中C极质量增加,即析出Cu,则B为负极,活泼性BC;丙中A上有气体即H2产生,则A为正极,活泼性DA,随着H的消耗,溶液pH逐渐变大。答案:(1)A2e=A2(2)Cu22e=Cu(3)变大(4)DABC91)今有2H2O22H2O反应,构成燃料电池,负极通的应是_,正极通的应是_,电极反应式:负极为_,正极为_。(2)若把KOH溶液改为稀H2SO4作电解质溶液,则电极反应式:负极为_,正极为_。(3)如图是某笔记本电脑用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

9、:2CH3OH3O2=2CO24H2O。则c电极是_。(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 解析:(1)碱性条件下,负极反应为2H24e4OH=4H2O,正极反应为O24e2H2O=4OH。(2)稀H2SO4作电解质时,负极为2H24e=4H,正极反应为O24H4e=2H2O。(3)据图知c电极流出电子,故为负极,CH3OH在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为CH3OH6eH2O=CO26H。答案:(1)H2O22H24OH4e=4H2OO22H2O4e=4OH(2)2H24e=4HO24H4e=2H2O(3)负极CH3OH6eH2O=CO26H10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

10、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根据上述反应式,做下列题目。(1)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A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KOH被不断消耗,pH减小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2)写出电池的总反应式:_。(3)使用时,负极区的pH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正极区的pH_,电解质溶液的pH_。解析:(1)在使用过程中,负极消耗OH,pH减小,正极生成OH,pH增大,整个电解质溶液KO

11、H的量不变,pH不变,A项错。电子流向是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B项错。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对,D项错。(2)将正负两极反应式相加得总反应式。答案:(1)C (2)ZnAg2O=ZnO2Ag(3)减小增大不变11(2011长沙高二检测)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电解质溶液Y是_。(2)银电极为原电池的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电极流向_电极。解析: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盐桥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由总反应方程式可知电极X的材料是铜,发生氧化反应,电解质溶液Y是可溶性银盐,常用硝酸银溶液。电极反应式表示为:负极:Cu2e=Cu2,正极:Age=Ag,电子由负极出发,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答案:(1)铜(或Cu)AgNO3溶液(2)正Age=AgCu2e=Cu2 (3)负(Cu)正(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