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694555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联盟]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联盟]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联盟]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联盟]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联盟]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联盟]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联盟]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阶段检测试题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怯弱(qi) 纨绔(k) 戏谑(xu) 敛气屏声(bng)B拓片(tu) 负疚(ji) 悚然(sng) 沸反盈天(f)C吞噬(sh) 脊髓(su) 撬开(ho) 韬光养晦(hu)D石栈(jin) 朔漠(s) 迁谪(zh) 群山万壑(h)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漱 纳罕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B寒喧 踌躇 惴惴不安 瘦消不堪C残骇 桅杆 司马轻衫 咀嚼赏鉴D抚赝 缭倒 恬然自安 赴汤蹈火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李明海

2、已经是高三学生了,还藕断丝连地和他两个初中同学在一起吃饭,尽管三个男孩儿都不在同一个班.B经理表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一定要在去年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增加产量,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更好业绩.C这座小学庭院狭小,房屋破旧,室内光线阴暗,同对面富丽堂皇的县委办公大楼不可同日而语.D老实说,大家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这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嫦娥一号”卫星首次拍摄的“中国第一幅月图”图幅宽约280公里,长约460公里,面积相当于湖北省的三分之二.B距今100万年的复原后的“郧县人”是一个额头低平、眉弓粗壮、眼窝深凹而宽、鼻短而上扬、

3、吻部突出、唇长而薄的远古人形象.C荆州谢家桥一号墓的棺外紧紧裹着四层丝绸棺罩,考古人员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层数最多的而且保存又是如此地完好.D美国宇航局透露,2031年宇航员在往返火星长达31个月及在火星逗留550天期间,将自己种蔬菜、水果和鲜花.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自从人在囧途火了后,“囧”字也非常流行了._,_._._._,_,韩愈在怀秋诗中就有“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的句子.其实“囧”不是“火星文”,而是一个古字“囧”字颇具“窘”样,八字眉小嘴巴甲骨文中“囧”字的形状就像是一扇窗户许慎说文囧部解释,“囧,窗牖丽廔,闿明也”但很快就成了窗口射进

4、来的光线的意思了人们常用“囧”字来表示郁闷、无奈、沮丧的表情A B C D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X_X_K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他在50年代塑造了一批以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为代表的“硬汉”形象.D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时

5、期,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他们虽然写作风格不尽相同,但都在文学世上留下了辉煌的诗篇.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8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

7、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10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

8、师学习的重要性.第二卷三、11、翻译句子(每题5分,共10分)(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每题5分,共10分)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昨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_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答:_四、13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7分)(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猿猱欲度愁攀援.(2)风

9、急天高猿啸哀,_._,_.(3)谨庠序之教,_,_.五、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第1小题4分,后3小题各5分,共20分)父爱无价很多年以前,有一个非常富有的男人和他那年轻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们两人都非常热爱收藏艺术品.他们一起环游世界,并且只把最好的艺术珍品添加进他们的收藏品中去.它们被挂在他们家中的墙上,装饰门庭.当这位日渐衰老的鳏夫看着他那惟一的儿子成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品收藏家的时候,心里就感到非常欣慰,尤其令他引以自豪的是,当他们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收藏家进行交易时儿子那高超的鉴赏力以及敏锐的生意头脑.那年冬天,他们的国家卷入了战争.因此,这个年轻人离开了家,奔赴前线,为国而战.才过

10、了短短的几个星期,这位老人就收到了一封电报,说他那至爱的儿子牺牲了,心神狂乱的老人孤独寂寞地独自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心里充满了痛苦和悲伤.圣诞节的早晨,一阵敲门声唤醒了这位神情沮丧的老人.他打开房门,看见一位手里提着一个非常大的包裹的士兵正向他敬礼.士兵向老人自我介绍道:“我是您儿子的一位朋友.我有一些东西要给您看.”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里面露出一张纸.他轻轻地把它展开,原来是一幅肖像画,画的正是他那至爱的儿子.虽然,这幅画不是出自一位天才画家之手,自然也称不上是天才之作,但是它对那个年轻人脸部的细节特征把握得很准,可以说是惟妙惟肖.睹物思人,看着儿子的肖像画,老人仿佛又看到了儿子一样

11、,老泪纵横,久久说不出话来.良久,他才强忍住悲伤,向眼前的这位士兵道谢,并说他将把这幅肖像画悬挂在壁炉的上方.儿子的这幅肖像画成了他最为珍贵的财产,它使得他对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里收藏的那些所谓无价珍品的兴趣也黯然失色.他还经常对邻居们说,这幅画是他迄今为止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春天到了.可是这位可怜的老人却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根据老人的遗愿,他所有的绘画珍品将在新的圣诞节那天拿出来拍卖.圣诞节终于到了,那些艺术品收藏家从世界各地聚集到了拍卖现场,热切地盼望着竞买那些世界上最引人入胜的绘画珍品.拍卖会由拍卖一件任何一家博物馆的藏品目录上都没有的绘画作品开始.它就是那个老人儿子的肖像画,拍卖师

12、向众人征求一个拍卖的底价,但是会场里却像死一般沉寂.“有谁愿意出价100美元买下这幅画吗?”拍卖师问道. 仍旧没有人说话.又过了一会儿,从拍卖厅的最后面传来一个声音:“谁要买那幅画啊?它只不过是他儿子的肖像画,快把那些珍品拿出来拍卖吧!”顿时,赞同声、附和声此起彼伏.:Z#xx#k.Com“不,我们必须首先拍卖这一幅,”拍卖师答道,“现在,谁愿意买下他儿子的肖像画?”最后,老人一个并不富有的朋友说话了:“10美元你愿意卖吗?那样的话我就可以买下它了.”“还有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拍卖师大声问道.拍卖厅里越发安静下来,片刻之后,他喊道:“10美元一次,10美元二次好,成交!”拍卖槌重重地落了

13、下来.顿时,拍卖厅里人声鼎沸,庆贺声不绝于耳,有人叫道:“现在,我们可以竞买那些珍品了吧!”此刻,拍卖师无声地环顾了一下群情激奋的观众,郑重地宣布:“拍卖到此结束!按照这位老人,当然也就是肖像画中那位儿子的父亲的遗愿,谁买下那幅肖像画”拍卖师顿了一下,遗憾地看了看众人,“谁就可同时得到他所收藏的全部珍品!”14第一自然段提供的信息,对小说情节发展推动作用最大的一项是(5分)()A父亲是一位富有的且日益衰老的鳏夫.B儿子是一位具有生意头脑的收藏家.C父亲为自己的儿子感到欣慰和自豪.D父子俩热衷于收藏世上最好的美术品.)15获得儿子肖像画后,作者对“父亲”有一系列细节描写,请简要说明其作用.(6分)答:(1)_ (2)_ 16儿子肖像画在无人愿买的情况下,被老人“一位并不富有的朋友”10美元拍得,对他竞买动机判断不合理的一项是(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