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对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3690124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时代对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对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对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对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互联网时代对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时代对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时代对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联网时代对党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我们跑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这个神秘而又熟悉的科技产物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产业形态、行为方式、社会生态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的当下的党务工作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 媒体关注、互联网的参与给我们的党务工作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置身互联网时代,怎样更好地传播政治主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掌握主动权、怎样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怎样更好地听取广大老百姓的呼声、进一步改进工作,都是摆在执政党和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这个没有“秘密”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将媒体与舆论纳入执政”恐怕是当下

2、党务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做好媒体沟通和舆论引导工作。“如何与民众沟通、如何与媒体沟通、又如何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媒体做好各种沟通”是当下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媒体做好“形象塑造、关系建设、公共信息服务”等各项工作。媒体技术、传播手段的更新,为进一步联系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所以,面对这些问题,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和媒体的沟通,利用媒体关切主动引导社会舆论不失为一种正确的做法。面对日趋复杂的舆论环境,笔者认为应该及时了解媒体并合理的利用好媒体这把双刃剑,令其服务于各项党务工作,真正发挥起舆论导向作用。来自与网络的各种言论和现实事

3、件相互影响、融合,常常成为反映公众情绪的晴雨表。由于网络参与的门槛低,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更为真实地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心声。善于倾听民众的呼声,及时捕捉网络舆论反映的社会热点,了解不同阶层群众的想法和愿望,并对公众的心理诉求及时回复,而且在对其整理、吸收之后转化为决策的依据。这些对于密切党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都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危机事件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2014年3月1日21时20分左右,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差别砍杀事件。这一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后,一时间网络上谣言

4、四起,诸如“云南红河州多地抓获恐怖分子、伤者送医必须提前缴纳五万元押金、厦门机场抓获2名新疆暴恐分子、四川音乐学院后巷有少数民族口音嫌犯砍人”等谣言甚嚣尘上,导致人心惶惶,严重危害了社会公众安全。面对网络谣言,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出来辟谣。不治理谣言、不辟谣会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而且网络谣言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安全稳定。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党务工作中,要具有前瞻意识,对一些突发事件做到防微杜渐。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表示,对于网络谣言举报有功者国家会予以奖励;全国互联网协会也发布了“抵制网络谣言倡议书”。这些都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有效措施,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5、来为抵制网络谣言提供法律保证,对抵制网络谣言建立法律制度爆炸,在美英德法等国家已有先例,他们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包括谣言在内的网络传播内容加以规范,肆意散布网络谣言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还需要通过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为抵制网络谣言提供有效途径,比如推行网络实名制。而且应该意识到网络实名制,并非仅仅是为了“防民之口”,而是为了更好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和纯净的网络环境。因为任何自由都必须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自由,都不能损害他人的正当权益。此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完善互联网道德教育机制为抵制网络谣言提供精神支持和动力,让每一个网民都清醒认识到,网络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同样需要遵守现实中的道德、

6、法律制度,同样需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总而言之,各级党政机关,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者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在治理网络谣言的行动中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主动作为,维护好党的形象,维护好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维护好人们群众的正常生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利用互联网这个新平台,加强党建工作。首先,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技术平台,努力构建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将各种党务公开信息及时有效地发布出去,以保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其次,利用互联网,构建教育培训平台,“网络党建”极大地拓展了党员和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时空领域,党员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随时获得多方面的教育信息和资源。再次,利用互联网,构建网络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开展“网上调查”、“网上讨论”、“网上征求意见”等活动,引导党员群众利用政务微博、党员群众QQ、博客留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和建议,党组织还可以随时掌握党员的学习工作情况和思想动态,并针对其思想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综上所述,如何将媒体与舆论纳入执政、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公共危机事件及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加强党建工作,是当下互联网时代各级党政机关应该思考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