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地图》赏析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683707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谭盾《地图》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谭盾《地图》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谭盾《地图》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谭盾《地图》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谭盾《地图》赏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谭盾地图赏析地图是谭盾应波士顿交响乐团之邀而创作的一部大提琴协奏曲,首演于2003年2月,由谭盾亲自担任指挥,著名华人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担任大提琴独奏。谭盾在世界各国做巡回演出之后,于2004年“回家”,在湘西凤凰这个迷人的古镇中,为当地的人们举办了一场露天音乐会。这部协奏曲非同一般,它的不寻常之处就在于,谭盾将许多民间的、民族的音乐元素和音乐影像加入到传统的指挥、大提琴、乐队三者关系中,将协奏曲变为大提琴、乐队、民间音乐之间的交流和应答。这些民间的音乐影像都是谭盾从美国回到家乡湖南省采风的成果。1999年,他前往古镇凤凰,在这样一个秀丽、神秘而又充满灵气的地方,他用他的DV记录下了无数流行于

2、民间的,富有生命力和震撼力的美妙音乐,他被这些音乐吸引和感动,于是决定创作地图这样一部多媒体式的立体管弦乐作品。整部协奏曲分为九个乐章,分别是傩戏与哭唱吹木叶打溜子苗唢呐飞歌间奏曲:听音寻路石鼓舌歌芦笙,除了间奏曲之外,每一乐章都配有不同内容的来自民间的音乐影像。傩戏与哭唱描述的是湘西地区的傩戏和当地少数民族的哭唱。湘西的傩戏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收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的渊源非常久远,表演傩戏的人通常都带上面具,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傩面”,边唱边跳,表现与天地、鬼神和祖先的交流。“傩面”通常被绘制得比较诡异,傩戏又经常表现迎鬼、娱鬼、祭鬼等内容,再配上民间的打击乐,显得异常神秘,

3、“鬼气”颇重。谭盾在这一乐章中,就运用了他在民间采集的傩戏的影像。首先是一段乐队的引子,里面有不少不和谐的和声和音色,营造出一种诡秘的气氛。交响乐队打击乐、管乐的音色,都模仿民间吹打乐,再合上傩戏本身的节奏,制造一种原始的、古朴的音响效果。之后,大屏幕上的影像开始,身穿红色道袍,脸带黑色傩面的舞者,正在舞动手脚,进行一种古老的仪式。同时乐队继续扮演着民间吹打乐的角色,自由而神秘,以配合画面。之后,便进入“哭唱”,大提琴拉出一段较为悲伤的旋律之后,大屏幕上出现几位土家族妇女相拥而哭的画面。哭唱究其音是哭,究其谱是唱,源自土家族哭嫁歌。乐队和大提琴则也是模仿这种哭唱的旋律和氛围。第二乐章是吹木叶。

4、这一乐章一开始是双簧管、打击乐、弦乐之间的交流,表现了大自然中的风声、鸟叫声、落叶声,十分形象和真切。之后大屏幕上出现一位手持树叶的土家族男子,他用叶子吹出不同的音高,形成一支美妙的小曲,音色清脆,旋律秀美俏皮,加上乐队和大提琴的一唱一和,是湘西大山中,男女吹叶传情、娱乐的生动写照。画面结束后,大提琴模仿了一把吹木叶的音色,又和小提琴对话,模仿山中此起彼落的吹叶子的响声,热闹、自然,富有生机。打溜子是地图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章。“打溜子”是土家族流传甚广的一种古老的民间打击乐合奏,其表现力极为丰富。“打溜子”通常由锣、头钹、二钹、马锣组成,表演时充分运用这几件打击乐的特点,在演奏时,使用不同打击

5、手法,通过改变打击部位,用这样几件简单的乐器模拟出大自然中的风声、竹语、鸟鸣、蝉叫,击打出幽默、和谐和雅趣,场面热闹而活泼。这一乐章中,谭盾便将整段“打溜子”投影在大屏幕上,整个乐队也分声部模仿,尤其是用镲相互摩擦的声音与影像相呼应,更加增强了“打溜子”的魅力。演奏完毕之后观众热烈的鼓掌声和叫好声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第四乐章苗唢呐,画面上的演奏者所吹奏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曲子,很古朴,并没有太多的一般认为旋律优美的部分,但是无论是演奏技法还是曲子,都蕴含着乡民们的自由和热情。乐队在这一乐章中主要是应和唢呐的旋律,用弦乐和管乐演奏出民间音乐在传承中所具有的厚重感。飞歌是地图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乐章。

6、乐章开头清脆清澈的竖琴声就预示着这个乐章极富旋律性。“飞歌”是湘西地区的苗族姑娘的情歌,她们将自己的歌曲“飞”上天空,“飞”向山的另一边,“飞”向她们的意中人。大提琴一段优美抒情的独奏过后,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名身着苗装的女子。她一开口,便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清澈的嗓音,没有一丝杂质,高亢、明亮、纯洁,这样的嗓音又唱出如此动人、美丽的情歌,不禁让人觉得这是天籁之音。弦乐总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大提琴在演奏这段旋律的时候,柔弦和滑音细腻婉转,将歌中的缠绵和柔情发挥到极至。间奏曲:听音寻路虽没有音乐影像,但却有着一段文字说明,这段说明则介绍了谭盾创作地图的目的。大致是说,1981年他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曾经

7、回湖南老家,在一个土家族的村子中,遇到一位“石头老人”,他能用不同的方法使石头敲出不同的节奏和音高,而且每次扔出一把石头,都能够形成一种八卦图案,他古老而原始地吟唱,与天地交谈,与过去和未来对歌。这使谭盾感到非常震动,觉得这就是自己要寻找的地图。20年之后,当他重回湘西,这位石头老人早已永远地离开。他感到悲哀,老想,能不能把逝去的人再找回来,让好的音乐永不消失。于是他重返湖南,听音寻路,去找回他心中的地图,找回石头老人那不应消失的音乐。这一段,是他对地图创作初衷的一个说明。在此之后是石鼓,这也是很有特色的一个乐章。“石鼓”就是石头的音乐,也就是谭盾反复提到的“石头老人”的音乐,这种音乐中蕴含着

8、故事。大屏幕上,是谭盾自己演奏的石乐,他用两个石头敲打出不同的音高和音响效果,乐队也通过配器,与影像做着交流和应和,仿佛将那位石头老人带到了音乐会现场。舌歌和芦笙是乐曲的最后两个乐章,也是将整个乐曲推向高潮的两个乐章。舌歌实际上就是侗族大歌,谭盾说他在湘西采风时听到这样的歌声,感觉自己“像触电了一样”。的确,侗族大歌确实是具有“使人触电”的魅力的,这是一种古老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历史悠久,很多歌曲都是祖祖辈辈一代代传下来的,本已柔美的旋律在和声的衬托下更加彰显其魅力,多声部的演唱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这一乐章,充分展现了侗族大歌的魅力,一开始便是一群侗族姑娘的演唱,有如天籁。大歌的演唱需要很

9、多人,但是让人惊叹的是,这么多人同时开口,唱出的和声却都建立在一个标准音的基础上,没有一个人跑调,非常和谐,所有人的歌声都完美地契合在一起,浑然一体。乐队演奏时以低音为歌曲“垫底”,使得歌声更加厚重。大提琴在这一乐章多为拨弦,和屏幕上的侗族姑娘们形成一个应答,为歌曲更添一份色彩。芦笙作为最后一个乐章,必然是最让人心潮澎湃的。这一乐章用“震天动地”形容绝不为过。芦笙的声音非常饱满和圆润,加之是十几把芦笙同时吹奏,还有和声的配合,演奏出来的效果不同凡响。虽然芦笙所演奏的音乐非常简单,只有几种简单的音乐组合,但它带给人的感觉,就如同画面上的人演奏时候投入地左右摇晃一样,有一种地动山摇的气势。乐队的演奏也抓住这一特点,只用几个简单的音,却赋予激烈、饱满的情绪和力度,加上打击乐和管乐对空间感扩充以及低音的垫底,更显厚重。在影像和乐队融为一体的演奏中,将整个乐曲推向最后的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