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练习4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669602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练习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练习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练习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练习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练习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练习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练习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练习(一)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析:加速度a,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错误,D正确;速度v,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同时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C错误。答案:D2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

2、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故速度增加,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A错、B正确;因为速度不为零,故位移增大,C、D错误。答案:B3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2 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变化快B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C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

3、度大解析:因为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初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一正一负,说明加速度方向相反,两者只有一个是做加速运动,所以A错;加速度的负号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所取的正方向相反,比较加速度的大小时,应比较加速度的绝对值。乙的加速度的绝对值大,所以它的速度变化快,B、D错,C正确。答案:C4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1甲所示的位置,经过7 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约为()图1A7.1 m/s2 B5.6 m/s2C1.6 m/s2 D11.1 m/s2解析:由题图甲可读出开始时汽车的速度约为v120 km/h5.6 m/s,由题

4、图乙可读出7 s时汽车的速度约为v260 km/h16.7 m/s,则汽车的加速度约为a m/s21.6 m/s2,故C正确。答案:C5.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A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火箭的加速度B在0tb段火箭是上升的,在tbtc段火箭是下落的Ctb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图2Dtc时刻火箭回到地面解析:由图像斜率的大小可知A项正确;由于火箭在0tc段的速度方向不变,故火箭应一直向上运动,所以B、C、D均错。答案:A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A速度变

5、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可能大于10 m/s2解析:题中只给出1 s初、1 s末的速度大小,这就隐含了两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若两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运动,v6 m/s,a6 m/s2;若两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运动必须是往复运动,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t10 m/s,全过程时间t1 s,代入运动学公式即得a m/s214 m/s2,负号说明a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选项B、D正确。答案:BD7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

6、出()t/s01234v1/(ms1)18.017.517.016.516.0 v2/(ms1)9.811.012.213.414.6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慢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火车的位移在增大 D汽车的位移在减小解析:由表中数据可得a10.5 m/s2,a21.2 m/s2,|a1|a2|,故A正确,B错误;因为汽车和火车的速度方向一直未变,故两者的位移一直增大,C对,D错。答案:AC8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算出各计时点小车的瞬时速度如下表:计时点序号123456计时点对应的时刻t/s0.10.20.30.40.50.6小车的瞬时速度v/(cms1)44.062

7、.081.0100.0119.0138.0为了算出小车的加速度,最好的方法是()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B依次算出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 算出加速度D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由图像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解析:根据任意两个计时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偶然误差较大。依次算出连续两个计时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实际上只用到了首尾两个计时点的速度数据,中间各点的速度数据在计算中因相互抵消而丢失了,偶然误差也较大。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是减小偶然误差的最好

8、方法,但不能量角度算正切求加速度,因纵轴与横轴的标度不统一。正确选项为D。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如图3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请回答:(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2)在04 s内、8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3)质点在5 s末的速度是多大? 图3解析:(1)质点在04 s内和812 s内,在速度图像中由于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质点在每段时间里都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其中04 s内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812 s内做减速直线运动,而48 s段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2)因为在速度图像中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的大小

9、,故在04 s内的加速度是a1 m/s22.5 m/s2在812 s内的加速度是a2 m/s25.0 m/s2。(3)由图像知质点在5 s末的速度是10 m/s。答案:(1)见解析(2)2.5 m/s25.0 m/s2(3)10 m/s10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时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4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时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时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 mm,sB126.5 mm,sD624.5 mm. 图4若无法再做实验,由以上信息求:(1)相邻两计数点的

10、时间间隔;(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用sA、sB、sD和f表示)。解析:(1)因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时点,故t5T0.1 s。(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vC103 m/s2.5 m/s。(3)计数点A、B中间时刻的速度v从AB的中间时刻到vC有:a。答案:(1)0.1(2)2.5(3)1.4 怎样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同步练习(二)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C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关 解析:由a知道,a的大小取决于(vtv0)与t的比值, 与

11、v及vt、v0的大小无关,C错,D对;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以减小、增大或不变,A对;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但加速度可以增大,也可以减小或不变,B错。答案:BC2物体某时刻的速度为v 5 m/s,加速度为a3 m/s2,它表示() A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在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在增大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在减小D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在增大 解析:由于物体某时刻的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为负值,则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故物体做减速运动,C正确。答案:C3如图1411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据此图像可以得到的正确

12、结论是()A质点在第1秒末停止运动B质点在第1秒末改变运动方向C质点在第2秒内做匀减速运动D质点在前2秒内的位移为零图1411解析:由图像知,质点在第1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第2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方向并没有变,2 s末速度减到零,位移最大,故B、D错,C对。答案:C4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1 s,遮光板从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57 s,求滑块的加速度。解析: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0.103 m/s。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0.273 m/s。故滑块的加速度a m/s20.048 m/s2。答案:0.048 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