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理气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3668001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9.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理气药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中药理气药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中药理气药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中药理气药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中药理气药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理气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理气药(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理 气 药,一、含义: 理:疏理、调理 气:气机(气的运行) 理气药凡以疏通气机,用治气滞或 气逆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又称行气药。,气滞:指气的流通受阻而郁滞不通(痛、 胀、闷等)。 气逆:指气的下降受阻而气逆不顺(恶心 呕吐,呃逆,咳喘,头晕目眩等)。 降气:是指治疗气逆证的方法,又称“下 气” 、“降逆”。 破气:行气力强者(如青皮、枳实等)。,二、药性: 1.性味:味多 辛能行 苦能降能泄 性多温(少数如川楝子、枳实、 青木香偏寒) 肺肺主气 2.归经: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脾胃(大肠)脾主升,胃主降, 升降调畅,纳运正常。,三、功效和应用:,1.理气调中主治 脾胃气滞证 (调脾

2、气、和胃气) 胃气上逆证 (脘腹胀满疼痛,不思饮食,嗳气,恶心呕吐,反酸,或大肠气滞出现下腹痛、便秘或泄泻或泄而不畅,里急后重等。) 2.疏肝理气主治肝气郁滞证(精神抑郁,善太息,烦燥易怒,胁痛,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等。) 3.降泄肺气主治肺气壅滞证(咳嗽气喘,胸闷等。),选择用药及配伍:,脾胃气滞 (选用调理 脾胃气机的药物) 肝气郁滞 (选用疏肝 理气的药物) 肺气壅滞 (选用理气 宽胸的药物),饮食积滞者+消导药用; 脾胃气虚者+补中益气药用; 湿热阻滞者+清热除湿药用; 寒湿困脾者+苦温燥湿药用。,肝血不足者+养血柔肝药用; 肝经受寒者+暖肝散寒药用; 用于瘀血阻滞者+活血祛瘀药用

3、。,外邪客肺者+宣肺解表药用; 痰饮阻肺者+祛痰化饮药用。,五、使用注意 1.本类药多辛苦,既行气,又易耗气,故气虚者慎用。 2.多温燥,易伤阴津,故阴虚津亏者慎用。,六、现代药理研究,1.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包括对胃肠运动的调节作用;对消化液分泌的影响;利胆等。)如枳实、乌药 等能兴奋胃肠平滑肌;陈皮、木香等能促进消 化液的分泌;青皮、香附等有利胆作用。 2. 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如枳实、陈皮等能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3.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如香附、青皮、枳实、陈皮等能调节子宫机能。 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如枳实、青皮、陈皮 等能升压、抗休克等。,理气药,陈皮(A) 青皮(B) 枳

4、实(A) 木香(A) 香附(A),沉香(B) 川楝子(B) 薤白(B),【药用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陈 皮,橘皮,【处方名】,橘 皮 陈 皮,新会皮 广陈皮,【药性】 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效】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本品辛行温通气香质燥,善疏理气机、条畅中焦而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辛、苦、温。归脾、肺经,陈 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退出,【性能特点】,降逆止呕,【临床应用】,1脾胃气滞证 寒湿阻中之气滞最宜配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平胃散 食积气滞,脘腹胀痛配山楂、神曲等同用,如保和丸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腹痛、呕吐配藿香、苏叶等同用,如藿香正气散 脾虚

5、气滞,腹痛喜按、腹胀配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异功散 脾胃气滞较甚,脘腹胀痛配木香、枳实等同用,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临床应用】,2湿痰、寒痰咳嗽。本品为治痰之要药。 湿痰咳嗽配半夏、茯苓等,如二陈汤 寒痰咳嗽配干姜、细辛、五味子等,如苓甘五味姜辛汤 脾虚痰湿犯肺配党参、白术同用,如六君子汤,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临床应用】,3.呕吐、呃逆证。 配伍生姜、竹茹、大枣如橘皮竹茹汤 脾胃寒冷,呕吐不止配生姜、甘草同用,如姜橘汤 4胸痹证。本品能行气通痹止痛。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配伍枳实、生姜,如橘皮枳实生姜汤。,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陈皮主治范围,不外肺.脾病

6、症,总是取其理气燥湿的功效。本草纲目卷三十橘说它“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橘皮理气化痰作用较为缓和,故脾胃气滞较轻及湿痰不重者较为适宜。此外,滋补剂中加用橘皮,使补而不滞。,【附药】,橘核: 性味归经苦,平,归肝经。 功效理气散结止痛。 应用用于疝气痛、睾丸肿痛及乳房结块等。,陈皮,【附药】,橘络: 性味归经甘、苦,平,归肝、肺经。 功效行气通络、化痰止咳。 应用用于痰滞经络之胸痛、咳嗽。,陈皮,【附药】,橘叶: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经。 功效疏肝行气、散结消肿。 应用用于胁肋作痛、乳痈、乳房结块等。,陈皮,【附药】,化橘红: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肺、脾经。

7、功效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应用用于湿痰或寒痰咳嗽及食积呕呃胸闷等。,陈皮,【药用来源】,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干燥果皮。,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功效,退出,【性能特点】,辛散温通,苦泄下行而奏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之功,辛行苦降温通,而消积化滞、和降胃气,行气止痛,功效,疏肝理气,消积化滞,肝气郁滞诸证,食积腹痛,破气散结,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久疟癖块,三、临床应用:,肝气郁滞诸证,肝郁胸胁胀痛,配柴胡、郁金、香附等:,乳房胀痛或结块,配柴胡、浙贝母、橘叶:,乳痈肿痛,配瓜篓皮、银花、蒲公英:,寒疝疼痛,配乌药、小茴香、木香:,食积腹痛,+山

8、楂、神曲、麦芽等:,食积气滞,脘腹胀痛,青皮,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久疟癖块,+三棱、莪术、丹参等,与陈皮相比: “一老一嫩” “一高一低” “一缓一峻”,【用法用量】 煎服,39g。 醋炙疏肝止痛力强。,【临床应用】,1. 用于肝气郁滞诸证 。 2. 用于食积腹痛、癥瘕积聚 。,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相似药物比较】,陈皮 辛苦温 脾 肺 青皮 苦辛温 肝胆胃,来源:橘 性味:辛苦温 功效:行气 治证:气滞证,长于行气健脾、燥湿化痰; 多用于脾胃气滞证及寒痰、湿痰。 偏入肝胃,长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多用于肝气郁滞及食积腹痛,癥瘕积聚。,【药用来源】,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

9、。,枳 实,【处方用名】 枳实、小枳实、陈枳实、江枳实、川枳实(生用作用较猛) 炒枳实(麸皮炒至为焦为度) 枳实炭(清炒至外成焦黑色),【药性】 苦、辛、酸,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枳实辛散苦泄,沉降下行,长于破气导滞,消痰散结,且气锐力猛, 故有冲墙倒壁之说。适于积滞胀满及痰湿胸闷等证。,枳实破气滞,消痰湿两大功效 (1)破气气锐力猛,冲墙倒壁 (2)消痞(积)-气积、痰结、食阻、湿热 (3)脾胃为主,兼如大肠(胃肠积滞、饮食积滞、湿热泻痢等) (另如木香、薤白) 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痞胀消,气通则食积化,气利则后重除。 寇宗奭:“枳实,性酷而速。” 朱震亨:

10、“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滑窍破气之药也。”因其破气力胜,久服伤人正气,若非体壮邪实者,非其所宜。,【应用】,1. 脾胃积滞。 脘腹胀满疼痛:实热积滞+ 大黄、黄连等同用。 脾胃受寒:+ 半夏、白术,半夏枳实丸) 饮食积滞 + 山楂、麦芽、神曲。 热结便秘 + 大黄、芒硝、厚朴(大承气汤)。 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 +黄芩、黄连(枳实导滞丸),2. 痰滞胸脘痞满,胸痹结胸。 胸阳不振、痰阻胸痹 +薤白、桂枝、瓜蒌,如枳实薤白桂枝汤。现代用以治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痰热结胸 +与黄连、瓜蒌、半夏,如温病条辨小陷胸加枳实汤。 治心下痞满,食欲不振,可与半夏曲、厚朴等同用,如枳实消痞丸。,3.产后

11、腹痛 本品味辛能行气以助活血而止痛,用治产后淤滞腹痛,烦躁,失眠等可与芍药等分为末服用,如金匮要略枳实芍药散;或配当归、益母草等同用。 4.气滞胸胁疼痛 本品善破气行滞而止痛,可用治气血阻滞之胸胁疼痛,每与川芎同用,如济生方枳芎散;若寒凝气滞,则可配桂枝同用,如本事方桂枳散 本品降浊气以升清气,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证。黄芪、白术,结胸: 语出伤寒论。指邪气结於胸中的病症。 结胸五种须分别。大小结胸并水结。热实结胸烦躁多。寒实结胸浑不热。 按伤寒太阳经症。表未解而医遽下之。表邪乘虚入里。在五六日便坚口渴。日晡潮热。上至心下。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按者。乃大结胸也。宜大陷胸汤主之。或

12、心下硬满。按之则痛。是必待按。然后作痛。况止在心下。则小腹之不硬痛可知矣。热征于前。故曰小结胸也。宜小陷胸汤主之。或水饮停胸。水结胸也。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或热多烦躁。热实结胸也。如大柴胡六一顺气汤。皆可选用也。或寒多无热。寒实结胸也。枳实理中汤主之。,大结胸即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证。是太阳表证未罢而误用下法,出现自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的证候。 小结胸多由於痰热互结所致,又称“痰热结胸”。临床表现有胃脘部硬满、压痛、舌苔黄微腻、脉象浮滑等。 大陷胸汤大黄硝。甘遂同煎力更饶。邪在胸中宜陷下。体虚胃弱漫轻调。 小陷胸汤半夏连。栝蒌实共水同煎。苦能泄热辛能散。利下黄涎即便安。 小半夏加茯苓汤。

13、行水散痞有生姜。加桂去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用法用量】 煎服,39g,大量可用至30g。炒后性较平和。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附药】 枳 壳 为芸香科小乔木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去瓤),生用或麸炒用。性味、归经、功用与枳实同,但作用较缓和,长于行气宽中除胀。用法用量同枳实。,附药:枳壳 性味,功用同枳实,但作用缓和,香椽,辛、微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肝郁胸胁胀痛,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湿痰咳嗽痰多,煎服,3-10g,佛手,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肝郁胸胁胀痛,肝胃气痛,脾胃气滞证,久咳痰多,胸闷胁

14、痛,【药用来源】,为菊科植物木香、川木香的根。,木 香,【处方用名】 木香、广木香、川木香、云木香 煨木香、炙木香、炒木香(麸皮拌炒用以止泻),【药性】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 【功效】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本品辛温香散,能升能降,通理三焦之气,尤其善行胃肠之气而止痛,兼有消食之功,凡脾胃大肠气滞所致诸证均为常用之品。,1. 脾胃气滞-行气止痛之要药。 治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可与陈皮、砂仁、檀香等同用。 治脾虚气滞,脘腹胀痛、食少便溏,可与党参、白术、陈皮等同用,如香砂六君子汤。 2.泻痢里急后重-善行大肠之滞气 香连丸。 木香槟榔丸(饮食积滞的脘腹胀痛、大便秘结或泻而不爽

15、),【临床应用】,3.腹痛胁痛,黄疸,疝气疼痛。 可用治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而致湿热郁蒸、气机阻滞之脘腹胀痛、胁痛、黄疸,可与郁金、大黄、茵陈等同用。现代用治胆石症、胆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4.气滞血瘀之胸痹 通畅气机,气行则血行,以止痛。 此外,本品气芳香能醒脾助胃,故用在补益方剂中用之,能减轻补药的腻滞,有助于吸收,如济生方归脾汤以木香与补益药同用。,【用法用量】 煎服,1.56g。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多用于止泻。,【药用来源】,莎草科草本植物莎草的根茎。,香 附,香附,【药性】 辛、微苦、微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香附辛散苦泄,芳香疏缓

16、,性平不烈,善解肝郁而除三焦气滞,兼可调经。故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说法。,既止痛,又消胀 作用部位以肝为主,作用广泛,【应用】,1. 肝郁气滞胁痛,腹痛。 肝气郁结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枳壳、川芎等同用,如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 寒凝气滞,肝气犯胃的胃脘疼痛,可配高良姜同用,如良方集腋良附丸; 寒凝腹痛,可与小茴香、乌药、吴茱萸等同用; 气、血、痰、火、湿、食六郁所致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吞酸,饮食不化等,可配川芎、苍术、栀子等同用,如丹溪心法越鞠丸。,2. 肝郁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月经不调、痛经,多与柴胡、川芎、当归等同用。 乳房胀痛,多与柴胡、青皮、瓜蒌皮等同用。,3.脾胃气滞腹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