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936666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第 3 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了解中国古代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及其特点2了解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3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对江南的开发和对全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划分依据。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2四大区域。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3.分布特点。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应用提升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经

2、济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四大经济区是指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B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发展划分而成C各经济区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D山东、山西经济区始终是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解析:山东、山西经济区在魏晋以前是全国的经济重心,魏晋以后,江南得到开发,宋元 时期, 经济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了江南,山东、山西丧失了其经济重心地位。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1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1)时间: 两晋之际 。(2)原因: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3)影响: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2中

3、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1)时间:唐安史之乱以后。(2)原因:安史之乱。(3)影响: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3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1)时间: 两宋之际 。(2)原因:靖康之变。(3)影响: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应用提升2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南迁高潮出现的相同原因是(B)A自然灾害B战乱频繁C逃避兵役徭役 D逃避债务解析: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持续时间长,破坏 严重,引 发了第一次南迁高潮;唐朝安史之乱后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北方割据混战

4、,社会动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形成第二次高潮;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本来就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1)江南的初步开发。时间:孙吴、东晋、南朝时期。表现: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出现了像建康这样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2)经济重心南移的开始。时间:中唐以后。表现: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

5、。(3)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时间:南宋时期。表现: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4)影响:文化中心也随之发生南移。【温馨提示】南宋时,苏、湖、常、秀 (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还产生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反映了我国南北经济地位发生变化,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原因: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南迁,劳动力增加。应用提升3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落后于北方的原因是(B)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稠密资源

6、贫乏生产工具和技术落后A BC D解析:两汉时期江南地势复杂不利于开发,因此人口较少,故错。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经济由于自然条件、政治重心的变迁、生产技术水平的差异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什么时期就已经呈现出来(A)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A从战国到东汉 B从东汉到隋唐C从安史之乱到靖康之变 D从唐代到明清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史实的记忆能力。中国古代经济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早在战国到东汉时期就已经呈现出来。2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 ,这句诗突出反映了唐朝扬州的繁荣。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

7、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C )A扬州位于南北交通要冲B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安史之乱使长安、洛阳满目荒凉3隋唐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城市越来越进步,这反映了( A)A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B南方手工业大大发展C南方交通发展超越北方D南方成为经济重心4下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7 -图中的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D)西汉(魏晋南朝)()A东汉 B南朝C隋朝 D南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由经济重心在南方这一现象

8、可以判断应选南宋时期。5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富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D )A南方商品经济水平较高B江浙一带统治者重视人才培养C江浙地区人杰地灵有良好的文化氛围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人才的密布和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回答根本原因时,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6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高原植被的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据材料可知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8 -(B

9、)A唐朝后期黄河流域经济衰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B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相关C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保护环境解析:材料只是反映北方经济状况,没有描述江浙地区经济,而且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南宋时期,故 A 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生态环境破坏后,对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 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联系紧密,故 B 项 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 环境恶化影响 经济发展,不是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故 C 项错误; D 项信息材料中没有反映,故 D 项错误。7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C)A坊市制度瓦解 B

10、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解析: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故 A 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B 项错误;农业技 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C 项正确;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9 -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 D 项错误

11、。8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B)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 宋 明 清河南 15 16 2 1江苏 7 8 17 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解析: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的减少,故 A 项错误;以江 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中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故 B 项 正确;中原地区 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 剧衰退,故 C 项错误;从唐宋至明清 时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故 D 项错误。9从三国到南宋时期我国南北方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D)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0 -A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B民族迁移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C统治者的重视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D生产工具的改进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解析:从三国到南宋时期我国南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