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检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3666351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般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一般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一般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一般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一般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般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般检查(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般 检 查,概念:一般检查是对病人全身状态的概括性观察,其检查方法以视诊为主,必要时辅以触诊等检查方法。 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发育与体形、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皮肤、淋巴结等。,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性别一般根据性征特点辨别。性别不易准确辨认的需作专科检查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方能确定。 染色体性别、性腺性别、表型性别 性别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有关 如:甲型血友病多见于男性,女性罕见 甲状腺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女性。,一、性别(sex),二、年龄(age),年龄的判断:问诊、观察(皮肤的弹性与光泽、面部与颈部皮肤皱纹、肌肉状态、毛发的颜色

2、与分布、牙齿状况等)。 人的健康状态与生活条件、精神状态、保健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故生长发育和衰老的程度会因人而异。 年龄与疾病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佝偻病、麻疹对发于儿童;风湿热、结合多见于青少年;冠心病多见于老年 药物的剂量和诊疗方法的选择,也需考虑年龄。,三、生命征,生命征是体格检查必检项目之一。 生命征包括: (一)体温 (二)呼吸 (三)脉搏 (四)血压,(一)体温,测量方法: 口腔:36.3-37.2 ,小儿和神志不清者不能使用 腋窝:36-37 ,安全方便,且不易发生交叉感染,应用最广。 直肠:36.5-37.7,小儿和神志不清者使用,正常体温及其变异 一般女性高于男性,幼儿比成人

3、稍高、而老年人又稍低于成人。昼夜中,清晨体温最低,下午最高,相差不超过1。运动、进餐后及妇女月经前或妊娠期体温均可略升高。,测量体温时应注意事项: 1.将体温计汞柱甩降35以下。 2.移去影响局部温度的物品。 3.消瘦、病情危重及神智障碍患者不能 夹紧体温计时,需协助夹紧。,(二)呼吸:呼吸类型、频率、节律、深度及其他异常现象 (三)脉搏:桡动脉。频率、节律、强弱、呼吸对其的影响,(四)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 1.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数值较准确、但需专用设备,技术要求较高且有一定创伤,仅用于某些特殊情况 间接测量:常用袖带加压法,无创、简便易行,但易受周围动脉舒缩状态及其他状态影响,故测值常

4、有变化,应注意规范操作。,(四)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 2.柯氏(Korotkoff)音: 第一次搏动声响为SBP(第一期:收缩压时血管刚好开通) 搏动声音逐渐增强(第二期) 吹风样杂音(第三期) 搏动声音减弱(第四期) 消失(第五期:舒张压时血管也不闭合),(四)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 3.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血压受季节、昼夜、环境、情绪等影响波动较大,故连续观察血压升高幅度、波动幅度、变化趋势才有较大临床意义 儿童(特别是3-6岁)、妊娠妇女、严重贫血、甲亢、主动脉关闭不全及柯氏音不消失者,以第四期的贡柱数值较接近舒张压。Korotkoff音第四期约持续5-10mmHg,若20mmHg,则

5、应分别记录变音和消音时的数值,如160/90/60mmHg,若仅有变音而无消音点,应记录110/750mmHg,(四)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 3.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使用合适的不同规格的袖带,成人,儿童,下肢袖带。气囊宽度约为被测肢体周径的40%,长度约为被测肢体周径的80%。过短或窄可使读数偏高;反之偏低。 某些情况应对照双上肢血压;疑有体位性低血压时,在患者情况允许情况下可测卧位、立位、坐位时的血压,在变换体位后2分钟测量,血压计仍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四)血压:指体循环动脉血压 4.血压参考值 新生儿50-60/30-40mmHg;成人90-130/60-85mmHg,脉压30-40m

6、mHg 收缩压随年龄线性增高;舒张压较平缓的升高,55岁后进入平台期,70岁左右缓慢下降,同时脉压逐渐增大。 双上肢血压可有5-10mmHg,下肢血压比上肢约高20-40mmHg;活动、进食、烟酒、激动或紧张,血压可稍上升。,四、发育与体形,发育状况的判断 发育正常与否,根据年龄、性别、智能和身高、体重、第二性征之间关系是否相称;头颅大小、颈、胸、腹、关节、四肢有无畸形来衡量,一般分发育正常与不正常两类。,一般判断成人正常发育的指标: 头部长度=1/7身高 胸围1/2身高 两手距身高 坐高下肢长度 身体上部量(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与下部量之比约为1:1 发育不正常一般与营养及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

7、:如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佝偻病,幼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呆小症,垂体功能障碍性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根据个体身高、体质之间的比例不同,临床将成人体型分为三种 : 正力型 无力型 超力型,五、营养,营养状态是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综合判断,大致可分为良好、中等与不良三种。 良好:黏膜红润、皮肤光泽、富有弹性、皮下脂肪丰满、肌肉结实、指甲毛发润泽、体重指数正常或略高。 不良: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低、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弛无力、指甲粗糙,毛发稀疏无光泽锁骨上窝凹陷,肩、肋、髂骨嶙峋突出,体重指数明显低于正常 中等:介于两者之间,五、营养,评估营养状态除以上指标外,还需测量某些身体指

8、标: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理想体重10%为正常,超过10%为超重,超过20%为肥胖;反之为消瘦和明显消瘦。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24为超重,26为轻度肥胖,28为中度肥胖,30为重度肥胖(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注意:此方法不能区分脂肪积累或肌肉发达,故应结合体脂含量综合判断。,五、营养,常见营养异常状态: 1.营养不良:体重低于理想体重的10%以上;成人BMI18.5;学龄前儿童BMI13 原因:摄入不足或消耗增多。如消化道疾病所致的消化不良、神经系统或肝肾疾病引起的恶心呕吐、结核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2.营养过剩: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以上;成人

9、BMI25;学龄前儿童22 单纯性肥胖:脂肪分布较均匀,无神经、内分泌、代谢等系统的疾病 继发性肥胖:多有内分泌-代谢疾病引起,如甲减、Cushing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六、意识状态,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反应状态。正常人意识清晰、反应敏锐准确、思维合理,语言清晰、表达能力正常;凡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此种状态称为意识障碍(distarbance of consciousnsess)。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谵妄等。,七、面容与表情,面容与表情是评价一个人情绪状态的重要指标,某些疾病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的面容与表情,故

10、面容与表情对这类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面容和表情,急性面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表情痛苦。 慢性面容:面色灰暗或苍白,面容憔悴,双目无神。 贫血面容: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 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颧紫红,口唇紫绀。 甲亢面容: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瞬目减少,兴奋不安。,肝病面容:面狭瘦削,面色暗褐,额部,鼻背,双狭有褐色色素沉着。 肾病面容:面色苍白,颜面浮肿,舌缘可见齿痕 满月面容:面如满月,皮肤发红,常有痤疮,女性有小须。 苦笑面容:发作时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一种特殊痛苦病态。 垂危面容:面色苍白或灰暗、眼窝及颊部下陷、颧骨突出,两眼无神、额部冷汗。 面具面容:面部呆板,无表

11、情变化,好像带着面具一样,八、体位,不同的疾病及意识状态使患者主动或被动地采取不同的体位(position )。根据不同体位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常见有:自动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自动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正常人、疾病早期或轻症患者。,被动体位,不能自己随意调整体位及移动肢体位置,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人。,强迫体位,病人为了减轻疾病的痛苦而被迫采取一定的体位。常见的强迫体位有以下几种: (1)强迫仰卧位:腹膜炎 (2)强迫俯卧位:脊柱疾病 (3)强迫侧卧位:一侧大量胸腔积液 (4)强迫坐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强迫体位,(5)强迫蹲位(squatting):法四等发

12、绀型先心病 (6)角弓反张位(opisthotonos):破伤风 (7)强迫停立位:心绞痛 (8)辗转体位:胆石症、肾绞痛,角弓反张,角弓反张位,九、姿势与步态,健康人躯干端正,动作自如,步态稳健。在某些疾病时,可引起异常的姿势与步态,如脊柱、四肢疾病患者因病变或疼痛而弯腰或跛行。 常见的典型异常步态: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偏瘫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态、跨阈步态、剪刀式步态、间歇性破行。,步 态,慌 张 步 态,起步困难,双脚擦地,身体前倾,越走越快,有难以止步之势。见于震颤性麻痹患者。,步 态,醉 酒 步 态,行路时躯干重心不稳,步态紊乱不准确不能直线行走,见于小脑疾患、酒精中毒或巴比妥中

13、毒。,步 态,跨 域 步 态,由于踝部肌腱、肌肉弛缓,患足下垂,行走时必须高抬下肢才能起步,见于腓总神经麻痹。,步 态,共济失调步态,起步时一脚高抬,骤然垂落,且双目向下注视,两脚间距很宽,以防身体倾斜。闭目时则不能保持平衡。见于脊髓、小脑、大脑或前庭病变。,步 态,剪刀式步态,步行中,常因下肢突发性酸痛乏力,病人被迫停止行进,需小憩后始能继续走动。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间歇性跛行,移步时,下肢内收过度,两腿交叉如剪刀状,因伸肌和内收肌张力过高所致,常见于截瘫。,第二节 皮肤,(一)颜色,皮肤的颜色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充盈度,色素量的多少及皮下脂肪的厚薄有关。 常见的异常变化有以下几种:

14、苍白、发红、发绀、黄染、色素沉着、色素脱失。,(一)颜色,苍白:末梢血管充盈不足,雷诺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发红:血管扩张充血,发热性疾病,以及某些中毒。持久性发红见于Cushing综合征 发绀:心、肺疾病,亚硝酸盐中毒,(一)颜色,黄染:黄疸、胡萝卜素增高或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 色素沉着:全身色素沉着见于Addison病;妊娠斑、老年斑;反复大量输血可有褐色或青铜色色素沉着;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可有黄褐斑或黑斑 色素脱失:酪氨酸酶缺失或受抑。白化病、白癜、白斑,(二)湿度与出汗,皮肤湿度(moisture)与皮肤的排泌功能(汗腺和皮脂腺)有关,正常情况下自主神经功能、气温、湿度、精神、药

15、物、饮食都是影响腺体排泌功能的因素。在疾病情况下,皮肤湿度、出汗情况、体臭味都具有诊断意义。,皮肤湿润多汗者见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的退热期、风湿病及结核(盗汗)病活动期; 大汗伴四肢发凉为冷汗,见于休克、虚脱; 皮肤异常干燥者见于维生素A缺乏症、严重脱水及粘液性水肿等; 大汗腺排泌臭物质可致腋臭;汗液中含尿素过多有尿味称尿汗,见于尿毒症; 汗腺排泌物含有色素(黄、绿、黄褐)为色汗症,由某些细菌或药物所致;含有血液称血汗,偶见于出血性疾病患者。,(二)湿度与出汗,(三)弹性,与年龄、营养状态、皮下脂肪及组织间隙液体量多少有关。 正常情况下小孩及青年人皮肤弹性好;中年以后皮肤开始松弛,老年皮肤组

16、织萎缩,弹性减退。 检查方法:用食指和拇指将手背或前臂皮肤提起后1-2秒后放松,观察皮肤皱褶平复速度。平复缓慢者为弹性减退,见于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和严重脱水。,(四)皮疹,皮疹(skin eruption)多为全身性疾病的表现之一。皮疹的种类很多。不同疾病的皮疹形态及出现规律有一定的特异性,检查时应注意皮疹出现的先后顺序与消退的时间、皮疹分布部位、形态特点、颜色及表面情况、压之是否褪色、是否隆起、有无脱屑等。,斑疹(maculae)局部皮肤发红,界限分明, 形态不一,不隆起皮面,可见于斑疹伤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 丘疹(papules)局部皮肤发红,且隆起于皮 面,可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湿疹等。 斑丘疹(maculopapule)斑疹的底盘上出现丘疹,可见于风疹、猩红热、药疹。,常见的皮疹:,玫瑰疹(roseola)直径23mm的鲜红色的圆形斑疹,压之退色,多发生在胸腹部皮肤。是伤寒和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 荨麻疹(urticaria)又称风团,皮肤暂时性的水肿隆起,形状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