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936529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评价分值:150 分)第卷阅读题(共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绵延 170 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 4 个发展阶段,推出 6 万多种传统菜点、2 万多种工业

2、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 ,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 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 “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 ,包含有两重高考资源网() 您

3、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 ,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 “五肉” “五菜” “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 ,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 ,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

4、果。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 “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 “和”不是“同” ,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饮食生活。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 1

5、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1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 170 多万年,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有“烹饪王国”的美誉。C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

6、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多个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解析:C 项, “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表述错误,由第 7 段可知, “中国饮食文化是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而不是“影响了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D)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食物要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7、 -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C孔子说的“不食不时” ,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D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解析:由第 4 段可知,D 项,将原文“古代的中国人”说成“中国人” ,扩大了范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五味”说,而且把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 “五肉”“五菜” “五果”的固定模式。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

8、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 ,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C “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D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解析:B 项, “只要就”关联词语错误,原文第 5 段中是“只有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一) 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

9、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 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 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 ”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 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

10、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 ”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 ”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厚,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 ”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

11、如愿以死。(选自宋史李清臣传 ,有删改)【注】濮:指濮王。常平: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仓臣” ,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等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3 分)A或者其蠹民已甚蠹:损害B是必大吾门大:光大C而羌夷之患未弭弭:顺从D夫可则因因:沿袭解析:弭:平息、消除。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3 分)A “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 “举”等词。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

12、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 “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7 -D “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解析: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 “察” “举”与“擢“的含义不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3 分)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除百姓的疾苦。C李清臣为人宽厚,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正直地为他说话;金明寨失陷,有人提出诛杀全军,他以理劝说,避免了大规模杀戮。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解析:后一个事例不是李清臣为人宽厚、不忌恨害人的体现。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