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3651901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9.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系统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免疫系统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免疫系统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免疫系统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免疫系统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系统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系统总结(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免疫系统,Company Logo,,免疫: 免除疫病(传染病) 抵抗疾病的发生 由免疫系统执行 免疫系统: 执行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机构 免疫功能的结构基础,Company Logo,,组成: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 粒细胞、肥大细胞 等. 淋巴组织: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 淋巴器官: 中枢胸腺、骨髓. 周围淋巴结、脾、扁桃体.,Company Logo,,功 能,1、免疫防御: 识别和清除进入机体的抗原.,2、免疫稳定:识别和清除体内衰老和破损的细胞,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3、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已发生突变的异常细胞.,Company Logo,,第一节 免疫

2、细胞,一、淋巴细胞(lymphocyte) 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 使免疫系统具备识别和记忆功能,Company Logo,,据发生来源、形态特点和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可分为三大类: T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细胞免疫) B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体液免疫) LGL(大颗粒淋巴细胞): K细胞、NK细胞,Company Logo,,1. T细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运送至周围淋巴器官和各处淋巴组织产生效应。,抗原肽,抗原受体,Company Logo,,T细胞包括: 1.辅助性T细胞 协助识别抗原 (Th细胞) 2.抑制性T细胞 抑制免疫应答 (Ts细胞) 3.细胞毒性T细

3、胞 特异性杀伤 (Tc细胞),T细胞(thymus dependent lymphocyte),Company Logo,,2. B细胞(骨髓依赖淋巴细胞),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成, 然后播散到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 B细胞受抗原剌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ompany Logo,,3. K细胞(杀伤淋巴细胞),来源不明,Company Logo,,它不需抗体的存在,也不需抗原提呈细胞中介即能直接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4. NK细胞(天然杀伤淋巴细胞),Company Logo,,(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1、单核细胞(定向干细胞、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等). 2、结缔组

4、织的巨噬细胞. 3、骨组织的破骨细胞. 4、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 5、肝的枯否细胞. 6、肺的尘细胞. 7、淋巴结和脾的巨噬细胞等. 功能:吞噬、抗原呈递、参与免疫应答、分泌活性物质,Company Logo,,(三)抗原呈递细胞,能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把抗原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使淋巴细胞活化的一类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M)、 树突状细胞(DC).,Company Logo,,第二节、淋巴组织,以网状组织为支架,内含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 分类 1、弥散淋巴组织. 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 2、淋巴小结. 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Company Logo,,第三节 淋巴器官 一、胸腺(t

5、hymus) (一)位置和形态 胸骨后、胸腔前纵隔上方,长扁条状,Company Logo,,(二)胸腺的组织结构 被膜 小叶间隔 胸腺小叶 皮质 髓质,皮质,髓质,Company Logo,,1)上皮性网状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 (1)扁平上皮细胞 (分泌胸腺素、 胸腺生成素 ) (2)星形上皮细胞 诱导胸腺细胞发育 2)胸腺细胞 早期胸腺细胞(被膜下) 普通胸腺细胞(TCR、选择) 成熟胸腺细胞(皮质深层),1、皮质(thymus cortex),Company Logo,,上皮性网状细胞 (分泌胸腺激素) 成熟胸腺细胞 交错突细胞 巨噬细胞 (参与胸腺内微环境形成) 胸腺小体 是由多层上

6、皮性网状细胞呈同心圆环抱而成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嗜酸性小体。,2、髓 质(thymus medulla),Company Logo,,、胸腺的血供应及血胸腺屏障 血供应: 小动脉被膜和小叶间隔皮、髓质交界处形成微动脉 皮质、髓质毛细血管皮髓质交界处形成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淋巴细胞进出胸腺的通道) 小静脉(髓质)小叶间隔和被膜,Company Logo,,血胸腺屏障(皮质) 位于皮质内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 完整的内皮基膜. 血管周隙及其中 所含的巨噬细胞. 上皮基膜. 连续的上皮网状 细胞.,Company Logo,,(三)胸腺的功能,1、分泌多种胸腺激素。 (胸腺素、胸腺生成素、胸腺体液因子)

7、,2、培育T淋巴细胞。 (胸腺内淋巴细胞称胸腺细胞,离开胸腺称T细胞),Company Logo,,二、淋巴结(lymphoid node),呈豆形,分布于肠系膜、肺门、腹股沟、腋下。 一侧隆凸,连接数条输入淋巴管; 另一侧凹陷称淋巴结门,有1-2条输出淋巴管由此穿出。 功能: 滤过淋巴 免疫应答,(一)位置和形态,Company Logo,,(二)组织结构 被膜和小梁(粗网架) 网状组织(微细网架) 实质: 皮质 髓质,Company Logo,,1. 皮 质 浅皮质 深皮质 皮质淋巴窦,Company Logo,,1)浅皮质: 弥散淋巴组织 和淋巴小结构成, 为B细胞区. 淋巴小结: 分3

8、部分 暗区:新转化的大B细胞. 明区:暗区分裂来的B细胞. 巨噬细胞、树突细胞 暗区和明区组成生发中心. 小结帽:明区来的小B细胞 浆细胞前身浆细胞(髓质等处) B记忆细胞淋巴细胞再循环,Company Logo,,2)深皮质(副皮质区) 弥散淋巴组织, T细胞为主. 也有交错突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 高内皮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血液中淋巴细胞进入 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Company Logo,,Company Logo,,窦壁: 一层内皮、基板、网状纤维、扁平网状细胞. 窦腔: 星状的内皮细胞(支撑). 巨噬细胞 (清除异物、摄取抗原).,3)皮质淋巴窦,Company Logo,,2

9、. 髓 质 1) 髓索: B细胞 T细胞 浆细胞 巨噬细胞 2)髓窦 同皮质淋巴窦,Company Logo,,髓窦,2. 髓 质,、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淋巴 输入淋巴管 被膜下窦、小梁周窦 髓窦输出淋巴管 皮质淋巴组织,Company Logo,,(三)淋巴细胞再循环,Company Logo,,(四)淋巴结的功能 .滤过淋巴. .进行免疫应答.,Company Logo,,三. 脾,(一)位置和形态 位于左季肋区. 胃底与膈之间 长轴与第10肋一致. 椭圆形. 暗红色,软而脆. 分膈、脏两面, 前、后两端. 上、下两缘.,Company Logo,,(二)组织结构,被膜 动脉周围淋巴鞘 脾

10、 白髓 淋巴小结 实质 边缘区 脾索 红髓 脾窦,Company Logo,,1、被 膜,致密结缔组织. 平滑肌 收缩可调节脾的含血量.,Company Logo,,、白 髓 由淋巴细胞密集的 淋巴组织沿动脉分布 动脉周围淋巴鞘 T细胞 巨噬细胞 交错突细胞 脾小结 淋巴小结 B细胞,Company Logo,,3、边缘区 为白髓与红髓交界处.含T、B细胞、巨噬细胞、血细胞. 边缘窦是脾脏最早接触抗原的部位、淋巴细胞出入处.,Company Logo,,4、红 髓 1)脾 索 B细胞. 浆细胞 . 巨噬细胞 . 树突状细胞. 血细胞) 毛细血管多开放于此 滤血的主要场所,Company Log

11、o,,2)脾 窦(静脉窦) 脾窦壁:一层长杆状的内皮细胞平行排列而成. 胞间有宽的细胞间隙. 内皮外有不完整的基膜 环行网状纤维. 窦壁为多孔隙的栅栏状, 利于血细胞穿越.,Company Logo,,(三)脾的血循环 脾动脉 小梁动脉(小梁内) 中央动脉(动脉周围淋巴鞘内) 边缘窦 髓动脉鞘毛细血管 动脉毛细血管 脾索 脾窦 髓静脉 小梁静脉脾静脉,Company Logo,,(四)脾的功能 (1)滤血:脾滤血的主要部位是脾索和边缘区,此处含大量巨噬细胞,可吞噬消除血液中的病原体和衰老的血细胞。 (2)免疫:侵入血内的病原体如细菌、疟原虫和血吸虫等,可引起脾内发生免疫应答。 (3)造血:胚胎早期的脾有造血功能,成年后含少量造血干细胞。 (4)其它:人脾约可储血40ml。当机体需要时,脾内平滑肌收缩可将所储的血驱入血流。,Company Logo,,四. 扁桃体(腭扁桃体),表面覆有复层扁平上皮,上皮向固有膜内陷形成隐窝。 隐窝周围的固有层内有大量弥散淋巴组织及淋巴小结。 隐窝深部的复层扁平上皮内含有许多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称为上皮浸润部。,下一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