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3651778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系统肾病综合征()(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NS,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定义、发病率、发病年龄,定义: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发病率:NS约占儿科泌尿系统住院的21%,居第2位,仅次于ANG。 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前儿童,高峰为35岁,男女比例为3.7:1。,临床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 Proteinuria 低白蛋白血症 Hypoalbuminemia 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明显水肿 Edema,三高一低,分类,先天性:生后3月内发病

2、。 原发性:小儿多见,占90%。 继发性:继发于狼疮、紫癜、乙肝等全身性系统性疾病,药物、中毒、过敏等。,分型,按临床表现: 单纯性肾病 肾炎性肾病 按激素疗效: 激素敏感型 Steroid-responsive NS 激素耐药型 Steroid-resistant NS 激素依赖型 Steroid-dependent NS 肾病复发与频复发,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病因,迄今不明 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改变:结构、电化学 遗传基础 激素敏感NS患儿与HLA-DR7有关 频复发NS患儿与HLA-DR9有关 家族性 人种及环境 免

3、疫功能紊乱:T细胞,发病机制,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大量蛋白尿,正常尿中有少量蛋白质: 通常100mg/m2/d;200mg/d为异常 NS:定性+;定量50mg/kg/d,形成原因: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结构或电荷变化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成分肾内沉积,局部免疫病理过程可损伤滤过膜正常屏障作用 细胞免疫失调致肾小球滤过膜静电屏障或分子屏障受损。,对机体的影响 低蛋白血症 尿中多种蛋白丢失的影响 血清转铁蛋白 铜蓝蛋白 锌结合蛋白 甲状腺结合蛋白 脂蛋白酶:脂代谢改变 抗凝血酶、纤溶有关因子:高凝状态 大量蛋白尿尤其持续者可致肾

4、小管间质改变。,25-羟胆骨化醇结合蛋白 皮质醇结合蛋白 IgG、补体旁路B因子,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原因 尿中大量丢失 肾小管吸收分解 肝脏合成蛋白的速度 蛋白分解代谢率改变 胃肠道吸收不良、异常丢失,低蛋白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蛋白质营养不良 影响内环境的稳定: 渗透压下降(2530mmHg降至68mmHg) 血容量改变 影响多种物质代谢:脂代谢 对药代动力学影响,高脂血症,血浆白蛋白,脂质在肝脏代偿合成增加,脂蛋白的分解代谢障碍,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 (5.72mmol/L),主 要 危 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导致肾小球硬化 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水肿,其他,体液免疫功能

5、减低 高凝状态:抗凝血酶丢失,、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增多。 血钙降低 T3、T4降低 铁、锌、铜等微量元素减低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转铁蛋白减少。,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病理分型,微小病变 :儿童NS最主要的病理变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单纯系膜增生 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性球性硬化 膜性肾病 其他,正常肾小球 结构模式图,正常肾小球 毛细血管模式图,病理(模型),微小病变肾小球病 (左)正常,(右)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消失,病理(光镜),正常,NS患儿,PASM-HE400 正常肾小球,PAS

6、400 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病理(电镜),EM13000 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变平,这是该病的特征性病变,EM8400 正常肾小球 显示正常的肾小球基底膜(BM),内皮细胞(En),足细胞(P)及足突(FP),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水肿,最常见,开始见于眼睑,以后渐及全身,呈下行性、凹陷性。 严重者可有体腔积液,治疗前后,单纯性肾病 肾炎性肾病 病理 MCD为主 non-MCD为主 临床 凹陷性水肿 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7、 治疗 预后,感染 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 血栓形成 急性肾衰竭 肾小管功能障碍,感染,感染原因 免疫功能低下 全身水肿和循环不良 蛋白质营养不良 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 感染部位: 常见为呼吸道、皮肤、泌尿道、腹膜炎等。 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占50以上。 病毒感染常见; 细菌感染以肺炎球菌为主。,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低钠、低钾、低钙血症、低血容量等。 临床表现:厌食、乏力、懒言、嗜睡、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抽搐等。 原因 长期免盐或低盐饮食 强利尿剂、大量长期使用激素 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 感染、呕吐、腹泻等诱因 低蛋白血症难以维持正常血容量,血栓形成,高凝状态易致各种动静脉血栓形成。 以肾静脉血栓形

8、成常见,表现为突发腰痛、出现血尿或血尿加重,少尿甚至发生肾衰竭。 其他部位:下肢动静脉、皮肤、阴囊、 腹腔、肺栓塞、脑栓塞等。,盆腔静脉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和肾小管功能障碍,急性肾衰竭:5微小病变型肾病可并发。 肾小管功能障碍 原有肾小球的基础病引起。 大量尿蛋白的重吸收可导致肾小管功能损害,可出现肾性糖尿或氨基酸尿,严重者呈Fanconi综合征。,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尿液分析,常规:尿蛋白定性+,大多可见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和卵圆脂肪小体,可有短暂镜下血尿。 尿蛋白定量 24h尿蛋白定量:40mg/h/m2或50mg/

9、kg/d。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正常儿童0.2,NS 3.5,血液检查,血清白蛋白30g/L,胆固醇5.7umol/L,甘油三酯、LDL、VLDL,2、球蛋白、IgG ,IgM、IgE可。 BUN、Cr多正常,肾炎性肾病综合征可升高; 血清补体:单纯性肾病正常、肾炎性肾病。 系统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查:ANA、抗-dsDNA抗体、Smith抗体等。 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检查: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原、尿纤维蛋白裂解产物 ; B超、DSA。,经皮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多数儿童NS不需要进行诊断性肾活检。 NS肾活检指征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耐药或频繁复发者; 对临床或实验室证据支持肾炎性肾病

10、或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者。,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诊断,单纯性肾病:三高一低; 肾炎性肾病:三高一低,同时具备下列四项之一或多项。 血尿:离心尿红细胞10个/HP(3次/2周)。 高血压:学龄儿童130/90mmHg,学龄前儿童120/80mmHg,反复出现并排除激素所致。 肾功能不全:BUN10.7mmol/L,Cr170 mol/L,排除血容量不足所致者。 低补体血症:CH50或C3反复降低。,鉴别诊断,非典型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药源性肾炎,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

11、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原则 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一般治疗,休息:除严重水肿、并发感染和高血压外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饮食:显著水肿和严重高血压短期限水钠。 盐12g/d,蛋白质1.52g/kg/d; 激素应用中每日给予维生素D 及钙剂。 防治感染:不接受疫苗接种。 利尿:激素耐药或未使用激素而水肿较重伴尿少者可配合使用利尿剂。 对家属的教育。,糖皮质激素,初治病例的激素治疗 短程疗法: 易于复发,国内少用。 中、长程疗法:用于各种类型NS,先以泼尼松2mg/kg/d,最大量60mg/d,分次服用,至尿蛋白转阴后2W*,改为隔日

12、2mg/kg早餐后顿服,继用4W,以后每2-4W减2.5-5mg,直至停药。 中程疗法: 疗程必须达6m。 长程疗法: *用于4W内尿蛋白未转阴者继服至尿蛋白转阴后2W,一般不超过8W;疗程9m。,复发和激素依赖性肾病的其他激素治疗 调整剂量和疗程: 原则上恢复到初始剂量或上一个疗效剂量。 或改隔日疗法为每日疗法。 或将激素减量的速度放慢,延长疗程。 更换激素制剂:如地塞米松、阿赛松、康宁克通A等。 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慎用,宜在肾脏病理基础上,选择适应证。,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代谢紊乱,出现柯兴貌、肌肉萎缩无力、伤口不愈、蛋白质营养不良、高血糖、尿糖、水钠潴留、高血压、尿中失钾、高尿钙和骨质

13、疏松 消化性溃疡和精神欣快感、兴奋、失眠甚至呈精神病、癫痫发作等;白内障、股骨头坏死,高凝状态,生长停滞等。 易发生感染或诱发结核灶的活动。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戒断综合征。,激素疗效判断:以泼尼松1.52mg/kg/d(最大量60mg/d)治疗8w判断。 激素敏感型 部分敏感型 激素耐药型 激素依赖型 复发和反复 频复发和频反复:半年内2次,1年内3 次。,免疫抑制剂,用于频复发, 激素依赖、耐药或有严重副作用者。 在小剂量激素隔日使用同时使用。 环磷酰胺 口服:2-2.5mg/kg/d, 疗程8-12W, 总量200mg/kg。 冲击:10mg/kg/d, 加入5GNS 200ml,

14、静滴1-2h, 连续2d为一疗程, 每2W重复, 累积量150-200mg/kg。 副作用:白细胞减少、秃发、肝功损害、出血性膀胱炎、肺纤维化、远期性腺损害等。 其他:苯丁酸氯芥、环孢素A、霉酚酸酯等。,抗凝及纤溶药物疗法,肝素钠:1mg/kg/d,加入10 GS 100ml静滴,24W为一疗程,好转后改口服药物抗凝维持。 尿激酶:36万U/d,加入10GS 100ml静滴,1-2W为一疗程。 口服抗凝药:双嘧达莫510mg/kg/d,Tid,饭后服,6m为一疗程。,其他治疗,免疫调节剂:一般作为激素辅助治疗,适用于常伴感染、频复发或激素依赖者。左旋咪唑。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改善肾小球局部血流动力学,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尤其适用于伴有高血压的NS。 中医药治疗。,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理生理 病理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诊断及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预后,取决于病理类型、并发症。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 微小病变预后好。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炎预后差。,Thank You!,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