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的特性与生理作用》同步练习1-1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648150 上传时间:2019-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长素的特性与生理作用》同步练习1-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长素的特性与生理作用》同步练习1-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长素的特性与生理作用》同步练习1-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长素的特性与生理作用》同步练习1-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长素的特性与生理作用》同步练习1-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长素的特性与生理作用》同步练习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长素的特性与生理作用》同步练习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长素的特性与生理作用同步练习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如下图,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匀速旋转,保持每分钟一圈,天后,幼苗的生长状况正确的是()解析:依题意,光源固定不动暗箱水平旋转,分钟转一圈,实际上是幼苗每隔分钟受到一次来自暗箱小窗的光照,其他时间均无光照,因此,对于幼苗来说,受到的依然是单侧光照,只不过是每一次间隙时间较长,故幼苗应弯向小窗生长。答案:如下图所示,将燕麦胚芽鞘的尖端用单侧光照射后,分成、两部分,将、两部分分别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上,结果生长快于。该现象说明()侧生长素浓度大于侧,该浓度生长素对燕麦胚

2、芽鞘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侧生长素浓度大于侧,该浓度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侧生长素浓度小于侧,该浓度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侧生长素浓度小于侧,该浓度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解析:由于单侧光的作用,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从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故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侧。生长快于,说明该浓度的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答案: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最可能分别为()和和和 和解析: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大量地积累在侧芽部位,而使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结合图示信息可判断、最可能分别为顶芽和最

3、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答案:下列关于胚芽鞘生长与向光性的各种实验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目的不一致的是()将胚芽鞘置于黑暗与单侧光下,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用锡箔帽和锡箔环套在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面一段,研究其感光部位将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与完整的胚芽鞘一起培养,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将含琼脂块与空白琼脂块分别放在切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研究其向光性原理解析:观察单侧光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单侧光;研究感光部位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部位;观察尖端对其生长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尖端;研究向光性的自变量是单侧光。答案: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

4、的合成受到抑制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解析: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的方式为扩散,而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过程是与光照无关的主动运输。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并积累,从而导致了顶端优势现象,并不影响侧芽生长素的合成。答案:双选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处生长素浓度较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处生长受抑制,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处生长素浓度较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处生长受抑制,处生长

5、快,根向下生长处生长素浓度较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处生长素浓度较处高,茎弯曲向上生长解析:将植物幼苗横放,由于受地心引力的作用,生长素总是集中在靠近地面的一侧,所以、两处生长素浓度高,而、两处生长素浓度低;由于根对生长素非常敏感,所以处高浓度的生长素对根靠近地面一侧细胞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而远离地面的侧细胞生长快,促使根向下弯曲,即根的向地性(向重力性);而茎对生长素不敏感,侧生长素浓度高,细胞伸长生长快,侧生长素浓度低,细胞伸长生长慢,使茎向上弯曲生长。答案: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生长素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中产生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产生的生长素很少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

6、到形态学的下端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解析: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在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则含量较少。答案: 双选科学家做过如下的实验:甲图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乙图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丙图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实验。三个实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含生长素比多,中生长素含量相同含生长素比少,含生长素比多在小块中,含生长素最多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中多解析: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颠

7、倒。另外,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会感受光的刺激,单侧光对其不起作用。答案: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剥圈以上顶芽不会再产生生长素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剥圈以上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解析:在压条前,由于顶端优势的存在,侧芽因生长素浓度过高而生长受抑制。压条树皮环割一圈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剥圈以下的侧芽,使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下降而使其迅速生长。答案:下图中甲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乙图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丙图中表示、

8、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分别依次是()和 和和 和解析:单侧光影响前和侧生长素浓度相同,受单侧光影响后侧增加侧减少。由乙图可知,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约为 ,所以侧生长素浓度增加到左右。答案:二、非选择题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甲图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解决的办法是,此后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侧浓度的是乙图中点浓度,表示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点浓

9、度,因此根将生长。表示侧浓度的是点浓度,表示侧浓度的是点浓度,所以侧生长快,茎将生长。()能够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是,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浓度范围是。解析:()根据甲图所示,表示顶芽,表示侧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其生长。解除顶端优势的方法是去除顶芽,去除顶芽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 。()当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生长,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生长,但促进程度小,同时也促进根生长,所以侧可用点表示,侧用表示,所以根向重力弯曲生长。侧生长素浓度可用或点表

10、示,侧用点表示。所以茎侧生长快,茎背重力生长。()由乙图可看出,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同时促进茎、芽、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答案:()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处(侧芽),抑制生长去除顶芽 ()向重力弯曲或向上(背重力)弯曲() (南通高二检测)为了探究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某生物学研究小组利用以下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下表的实验数据: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天后的平均长度()胚芽胚根材料用具:培养皿、量筒、直尺、培养液(可用植物组织培养)、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已切去尖端的某种植物的胚根和胚芽各条(初始长度均为 )。请根据实验材料和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

11、问题:()写出实验步骤的第二步和第四步。第一步:取套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和、。在上述培养皿中均加入适量的培养液,然后再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 、 、 的生长素溶液。第二步:。第三步:将上述培养皿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第四步:。()根据上表的实验数据,绘制不同生长素浓度下胚芽、胚根平均长度的变化曲线。()分析所绘曲线,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有:。()在本实验中,切去胚根和胚芽尖端的原因是:。解析: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这是个相互对照实验,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实验变量生长素的浓度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加入的胚根和胚芽的量要相同。根据表中的提示,天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每组培养

12、皿中各条胚根和胚芽的长度,然后求出每一组的平均值。根据表中的数据,推出可能的实验结论,如从表中可以看出胚根和胚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在 和 左右,其他具体见答案内容。本实验中所用的胚根和胚芽的尖端都已被切除掉,原因是尖端会产生生长素,它们的存在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答案:()第二步:将已切去尖端的胚根和胚芽各随机均分为组,分别加入上述培养皿中第四步:天后,分别测量并记录各组胚根和胚芽的长度,并求平均值()如下图:()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或胚根对生长素的敏感度大于胚芽;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胚根和胚芽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分别为 和 左右(答出一点即可)()因为胚根和胚芽自身能产生生长素,切去尖端可以避免胚根和胚芽产生的生长素干扰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