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逍遥游》教学手记《博大的胸怀和深宏的思索》(苏教)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646275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材】《逍遥游》教学手记《博大的胸怀和深宏的思索》(苏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素材】《逍遥游》教学手记《博大的胸怀和深宏的思索》(苏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素材】《逍遥游》教学手记《博大的胸怀和深宏的思索》(苏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素材】《逍遥游》教学手记《博大的胸怀和深宏的思索》(苏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素材】《逍遥游》教学手记《博大的胸怀和深宏的思索》(苏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素材】《逍遥游》教学手记《博大的胸怀和深宏的思索》(苏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材】《逍遥游》教学手记《博大的胸怀和深宏的思索》(苏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大的胸怀和深宏的思索庄子逍遥游教学手记 喜欢庄子,所以上课伊始便鼓吹一通,颇也引发了不少学生的神往。我们接着上课,我先通读了一遍,学生觉得气壮山河;然后我让他们读。今天很特别,他们读得很卖力,仿佛那里是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拼杀嘶喊。很好,读古文就得这样。我说一声“好”,他们便住了。“我们开讲吧。按照惯例,得有几个同学来与我交谈对说。”群情活跃。一个学生自动地站了起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意思是,极北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有点硬。这样说极北有这么一条叫鲲的鱼,是不是好些?”我说。“多此一举!”有人在下面说。我报之一笑。又有学生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

2、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停。这好像又硬了,”我打断了一下,“前面说到的是鲲、鹏,这里说的是野马、尘埃,这前后该怎么连接?”这个学生思索起来。我示意他坐下。“又在吹毛求疵了!”有学生打趣起来,但也在很认真地思考。“同学们,你们读这个开头有什么感觉?你们见过几千里大的鲲鹏吗?”我问。“我的感觉它好像有咱们的万国土的面积那么大呢!”一个学生说。“啊?!”其他学生一片惊呼,顿时显出夸张的表情来。有些学生似乎忘情地比画起来。“啊!伟大!壮观!”有人在自语。“是的,我开始读时就是这种感觉。”我顿一顿,“庄子就是要引起你们心灵的震动!此乃宏观,你们再看看那甚至肉眼都看不到的野马、尘埃,我们的庄

3、子注意到了。”“这庄子真能捉弄人!一会儿大得无边,一会儿小得肉眼难辨”我听到了下面的议论,心里一喜,学习语文就得有这样的感受。“谁能告诉我这一大一小之间的共性?”我问。 很快,有学生说:“一个是去以六月息者也,另一个是生物之也,以息相吹这就是其共同点。” “好。那么,这两者之间我们该加什么话衔接起来呢?”“我想用其实呢比较好。”一个学生说。“嗯,不错。课文在结构上也值得我们注意的。先说其大,次说其微,强烈反差,帮你以全新的视野去感知宇宙的生动景象与无穷的奥妙。我们不要停留在作者那些在今天看来都是虚阔而不实的寓言式的例子上,要充分领略到作者在我们面前所展示的宇宙的惊人之美!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现在

4、又能感知多大的时空呢?由此,我们是不是该警觉呢?“这里,我很佩服庄子,你看我们的空间,空空如也,好像什么东西都没有,但他知道这里有叫气或风的东西存在着,流动着,并且像水那样还能浮物呢。所以我读古人的书,崇敬的时候很多。我有一句座右铭叫以古典的心情面对,呵呵我突然想起了兰亭集序里王羲之的一句话来。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是怎么说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有学生在下面涵泳了。“好!”我夸奖了一声,“这说明我们古人很注意这些。但我们的庄子还显得与众不同呢。他俯察这些品类,他能通人性与物理呢。他真是个物理学家呢,不信,请看下面他将要给大家做一个实验并进行分析了。”课堂哄笑。“但我们的事情还要继续下

5、去,哪位同学接着用现代汉语来表述?”我接着又发问。这里不用“翻译”的字眼,我以为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并不存在转述的问题,它只是书面语与口语的不同而已。就这样,课堂在不断“对话”之中进行着,其气氛始终是轻松、活跃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一人发“噪音”,为什么要这样讲,很多教师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好像一上古文,除了讲解些字词就别无他法了。也难怪,教师在上面讲得枯燥无味,学生在下面听得恹恹欲睡。岂不糟蹋了古文!珍爱古文是需要一种情怀的,甚至是一种宗教的情感。下面课堂进入对文本的辨析阶段,要交给学生的是一种思考,一种与现实衔接起来的思索问题的张力。思考就是解释,就是理解。没有思考的课堂只是

6、一面镜子,当光线暗弱了,镜子里什么也看不见。事实上,任何的文章包括传统文章都要被不断地“解释”,而解释的合理依据就是学生的基于前边理解结构的一种理解的需要。像对文言文只解释字词,而不做任何的理解,古文就成了死文,也难怪因为学习不得法,而招致包括老师在内的很多人对古文的厌弃。在传统的“防教师”体系教材编写与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是国家教育目的和教材编写者的执行者,完全丧失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和主体的地位。因而,教学行为,就表现为“唯书”和“唯上”,表现为“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课堂上学生主体意义的建构、个体内语言与思维的建设这是要形成学生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个对于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而不至于

7、不被书本所束缚是课堂的中心和关键。这与我们通常局限于教材,局限于传统课堂的做法有着根本的差异。教材不过是触发学生思维的一个支点而非全部。也就是说,在这里,文本的概念是多元的结合体,它由不同的文本所构成,有现实的,有想象的。对于学生的思维空间来说,它是无限拓展的。这更有助于我所说的实现课堂的多重资源的交汇与共享。这将为摆脱学科式的分割而真正实现以意义的建构的课堂将是一个很好的铺垫。“小大之辨,是取其小还是取其大呢?为什么?”我问。“取其大!因为蜩与学鸠及斥鴳在文中都是被讽刺和嘲笑的对象。之二虫又何知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这些话都再也明白不过了。”有人从容而说。“好。明白了这点,我们接着往下看。”我沉

8、吟片刻,“这大字,等会儿我们还有用场呢。刚才我们讲到四德之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是也作者所要讥讽的对象,哪位同学能举一些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例子?”于是话匣子打开了,很多学生都侃侃而谈,从身边谈到社会,从政治谈到经济,从资源谈到环境,最后,剖析我们人类文明的缺陷,道德与信仰的缺失,都源于人类的狭隘与短视。“人类的狭隘与短视,就本文可用一个小字来概括。哎呀,以后谈到什么赞誉,成绩,大家可得细细分析了!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从野马、尘埃到宋荣子、列子的一些通性?”我问。问题很复杂,得将课文前后细细地梳理一遍,并做认真地思考才行。一时间,课堂陷入了沉默。终于,有学生举手了。我示意

9、了一下。“有所凭依。”“凭依什么?”我趁热打铁似的发问。“风,气息,一官,一乡,一君,一国”“好!这些显得散了些,哪位同学能结合学过的辩证法知识给我来概括一下?”“有形的。”“物质性的。”下面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不对吧?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也是物质性的?”“是的,哲学上讲的。”“好。我们继续往下看,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是什么意思?”“课文前面有一段话,老师,我来给你读读。庄子向往的逍遥游,是摆脱一切世俗的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这段提示对不对呢?”“说得有些玄,比较抽象。绝对自由的境界我认为就是抽象的,规律性的,是深入到事物背后或内在的东西,

10、我们单看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中的正与变就可知。”我心中大喜,因为很明白,庄子的学问在汉与魏晋得到发扬,却也泥沙俱下,有些理解却幼稚得可笑,却居然还影响到后代不少人呢。于是讲道,比如郭象的注释居然就影响了毛泽东。在他的读书笔记讲堂录中,这样读庄子的逍遥游:“故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又何厝心于其间哉。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抱榆枋而止。此比所能,则有间矣,其于适性一也。”“庄子是物理学大师,是辩证法大师,他要消除的是我们身上浅陋的是非、狭隘与短视的观念。这是我们刚才说到的。”我对学生说,即使如鲁迅,当年随意曲解庄子其实正是千年以来误读的继续

11、。因为“我们很容易把一个非常好的理念概念化、形式化、口号化”(朱永新语),并且是简单粗暴地把概念性、抽象性的东西与实际、物质世界来个比附,不伦不类!“在这一点上,庄子更显得其思想的伟大!”“老师,我不能同意你的观点。”一个能引经据典的学生说。嗯?我一愣!“请讲。”“庄子的思想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他片面地夸大了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好像是教参上的看法吧,对不对?但我不能同意那上面的观点。一个原因,这种观点太陈旧了。”“不是一家,我所见到的资料上都这么说的。”“我知道。现在的资料上所说的还好一些,不像以前,将庄子定性为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言

12、人。现在虽然没有这些词儿,但换汤不换药,几十年都没有变化的观点,实在太可怕了。我给你们举个例子,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叫杨荣国的人编过一本书叫简明中国哲学史,对庄子就是这么定性的呢!其实,所谓的唯物唯心乃是西方哲学的分法,中国有自己的哲学体系与表述方法,而何曾有过唯物唯心呢?我现在给你们讲的是学术界比较新的看法。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消极地说乃所谓消极避世、全身远害的养生之道;而积极地看,则是判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的至刚至柔的人情化的宇宙论。他开阔的眼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尤其,在他看来,不是人的物质条件束缚了人自身,恰恰相反,是由于人的思想束缚了人自身。”

13、我继续说,“还记得去年上秋水时给你们补充的几则寓言吗?比如任氏之风、佝偻承蜩、惠子相梁、知鱼之乐?”课堂记忆的话匣子打开了。一个说,“任氏之风说的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显然不能成就大事。”佝偻承蜩说的是,人的本领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和实践,并专心致志不能受任何影响。惠子相梁是说,不要以丑陋的心态去揣度别人,否则会自取其辱,而真善美永远是从容坦荡、无惧无畏的。”另一个说,“知鱼之乐我的理解,假如人与人之间总是隔膜,也就无法交通;因为移情,于是无生命有了生命,并使世界的距离缩小了。”对此,老师不能不动容。“好!我们对庄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了,难能可贵啊!这是我们共

14、同思考和辨证的结果。”“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一句还比较抽象,比较玄乎,老师,能再给我们阐释一下吗?”“好的。现在美伊战争正打得吃紧呢。很多人又想起了日本侵华的历史。我注意到网上有不少帖子帖出的都是日本侵华的痛苦的回忆,很多场景都目不忍视。我最近在“教育在线”上也看到这些内容,我当即在“李镇西之家”发了一个帖子,说:这些帖子细细读来多是情感有余而理性不足。这也许是很多痛苦的怀旧的根源之个民族不善于理性思考,总结与反思,其结果是可怕的。说实在的,我也很痛苦。但我们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总不能五十多年还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之中吧?”“报复!”一个学生激动地说。

15、“不能!”我说,“现在民间一些团体正在索求日本政府赔偿呢,但我是不主张这样做的。中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免除了日本的战争赔款,现在还在小打小敲,我浅陋地认为是没有用的,它在更大的程度上只会增加我们的痛苦的记忆的。接刚才的话题,我们除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同学们,一个不会思索的民族是可怕的,而个体的思考是不能代替群体的思考的。我看到今天,甚至还有那么多的知识分子还在那儿耽于痛苦呢,我就感到心闷!“我们应当重新去检索历史,日本人为什么侵略中国?而我们竟为什么任人宰割?我们应当思索在痛定之后还要做些什么。但不断地思索社会与历史的真正的走向,却是很重要的!”“老师你要讲的是乘天地之正,认清历史的规律吧?”“是的。可惜,我们很多人在散发他们的愤怒之外,似乎别无他想。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我们在愤怒,可知道日本人在想些什么吗?我们很多人只是沉浸在自己幻想与痛苦的小旋涡里不能自拔,其实是可怜的!我举一个例子,他们一直认为,甚至到现在还这样认为侵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