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等式的性质》(人教)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3643653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等式的性质》(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等式的性质》(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设计】《等式的性质》(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等式的性质》(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等式的性质》(人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式的性质 教材分析等式的性质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式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问题:()上节课我们

2、借助什么研究的方程?()天平在什么条件下才会保持平衡?()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来表示这种平衡的状态呢?揭题:今天我们用天平做个游戏,继续探究和等式有关的知识。二、探索新知(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克,个茶杯重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个茶杯,天平还保

3、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第五步,思考规律。(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克,个铅笔盒重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瓶墨水,右边再放上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

4、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了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得出结论。(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

5、规律:()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除外),等式不变。三、总结结论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四、学以致用、 如果 ,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 )( ) ( )正确答案: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等式填写完整。()因为, 所( )()因为, 所以( )()因为,所以 ( ) ( )()因为,所以 ( ) ()因为,所以 ( ) 正确答案: 五、课堂小结.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