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643371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介绍了安徽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并借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的例子,重点讲述了由这一奇观所得出的启示: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个生字,绿线内的个生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本文通过正反两方面举例进行说明事理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读中,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内涵,并引导学生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以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本文通过正反两

2、方面举例进行说明事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在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读中,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内涵,并引导学生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以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课前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搜集课文中的人物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课件出示: 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奇观。 师述:同学们,画面上的这块状如卧兔的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知道这个奇观是怎么形成的吗?它带给我们人类的启示又是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师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要求:能根据课文后边提供的汉语拼音把生词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出示有关词语:师述:让我们一起来

3、读正确本课需要掌握的这些生词。、朗读课文中的问句。师述: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性文章,文中有一些问句增强了说理的效果,请同桌之间读一读,边读边体会。、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师述: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师问:这篇文章由滴水穿石的现象说起,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 这个事理。那么,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它是按照什么思路来写的呢?请大家作些交流。教师小结: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它介绍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并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和雨水不能将石块滴穿的例子从正反两

4、方面证明这一观点,让我们从中感悟到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必须目标专一、锲而不舍的道理。三、精读课文:、学习文章第、自然段。()请同学们轻声读第、自然段,思考:水滴为什么能滴穿石头?课件出示:轻声读第、自然段,思考:水滴为什么能滴穿石头?()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师问:这个反问句它告诉我们什么呢?请你用陈述句将它表达出来。()师述: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下面这段话。()小结:、两个自然段由滴水穿石这个奇特的自然现象说起,提出观点:“只要我们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做什么事情都能获得成功。” 过渡:作者又是如何说明这个观点的呢?、学习文章第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感受较深

5、的句子,反复地多读几遍。课件出示:自由读第自然段,画出你感受较深的句子,并反复地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读李时珍的事例:师问:我们来交流一下,李时珍为什么能编写成本草纲目?课件出示:交流:李时珍为什么能编写成本草纲目?师述:当时,民间医生的地位很低,父亲不同意李时珍学医。李时珍用这一首小诗向父亲表明自己的坚定决心后,他用了年的时间,访名医,尝百草,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终于完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让我们再读读第自然段中李时珍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引导学生读爱迪生的事例:师问:爱迪生又是凭借什么成了大发明家呢?爱迪生毕生孜孜不倦,拥有项发明专利权。知道爱迪生关于电灯的故事吗?为了研制

6、电灯,他常常连续工作二三十个小时,有时甚至连续五昼夜不合眼。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爱迪生先后研究了多种材料,竹丝、铁丝、棉线甚至我们的头发丝。一项发明的背后就有一个故事,项发明的背后就有个故事。师述:让我们一起再读读书中爱迪生的故事吧。()引导学生读齐白石的故事。师问:我们再来交流交流,看看大家最敬佩齐白石的什么?()师问: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人也要具有滴水穿石的这种精神?结合平时了解到的课外知识说说看。()师述:是啊,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小结:滴水穿石的精神就是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这一块块顽石是指前进道路上的艰难困苦。这个反问句突出强调了要想取得

7、成功必须靠滴水穿石的精神。让我们大声地把这第三自然段中最后的这句中心句读一读。(暂停,学生读这句中心句。)()师问:这段内容为什么选取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样三位名人来说明“成就事业的人靠的都是滴水穿石的精神”这个事理呢?大家交流交流看。课件出示:思考并讨论:这段内容为什么选取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样三位名人来说明“成就事业的人靠的都是滴水穿石的精神”这个事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内容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全文:这篇课文结构清晰,说理清楚。文章一开头由“滴水穿石”这一奇观的由来,告诉人们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接下来以古今中外名人成就事业和雨水不能

8、将石块滴穿的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证明这一观点,最后要我们铭记: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必须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道理。四、拓展延伸:、读懂漫画挖井人,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课件出示漫画图。师问: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边看边思考:这个人怎么就挖不到水呢?小结:这幅漫画告诉我们,要想取得成功,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缺一不可。、师述:大自然中有许多现象都能给予我们启迪,请大家一起朗读下面这段话。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告诉我们做事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荷花从污泥中生长,告诉我们做人要洁身自好。彩虹出现在风雨后,告诉我们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从大自然中得到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吧,这堂课就上到这儿。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