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为何沦为“空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639635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为何沦为“空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莞为何沦为“空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莞为何沦为“空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莞为何沦为“空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莞为何沦为“空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为何沦为“空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为何沦为“空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为何沦为“空城” 东莞为何沦为“空城”余胜海东莞,又称“莞城”,位于珠江口东岸,是“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内地小香港”、“世界工厂”,国际花园城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是全国4个不设县的地级市之一,而如今东莞却衰落成一座闻名全国的“空城”,往日繁华的闹市渐成记忆。昔日的东莞正月初五的中午,记者在东莞的黄金大道莞太路看到,这条道路平时车水马龙,是最为拥堵的地段之一。但此时宽阔的马路上却只有寥寥几辆公交车在运营,路边鲜有人迹,东莞其他地方的空城盛况由此就可见一斑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问,节后究竟还会有多少人回来呢?不少企业老板忧心忡忡节后几时能够正常开工。东莞到底有多少人口?根据官方

2、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末,东莞市户籍人口188.93万人,城镇常住人口738.10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88.75%。但民间对官方这一数据表示质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人们普遍看到了旅客锐减,酒店业萧条,餐饮一片哀鸿,出租车拉不到客,工厂主抱怨招工难于上青天。正月初七,其它城市开始上班了,而东莞的不少企业因招不到员工而大门紧锁,开业遥遥无期。现在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谈“莞”色变,她们为了“名节”都不愿意到东莞打工。一些曾经在东莞打工的女孩子甚至连男友都找不到。如今的黄金大道莞太路导致东莞“空城”的原因是2014年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驱逐“小姐”运动。2014年2月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的驱

3、逐“小姐”行动在东莞轰轰烈烈地展开,这场运动对东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之后,每家工厂门前都贴着一张招工启事,街边的商户一家挨一家关闭了卷帘门,曾经的“世界工厂”东莞开始面临“空城”危机。有人戏言,2008年的金融危机没有击垮东莞,这次行动却将东莞一扫而空。东莞的清除“小姐”行动不但使原来港澳台和广深等地游客大为减少,由于社会消费低迷,原来与此产业的相关商家和从业者则被迫离开东莞,由此带来东莞流动人口在短时期内的锐减,经济满目萧条。东莞市民营进出口商会秘书长余鹏认为,这背后却有着更为复杂的多种原因,绝不仅是“清小姐”这么简单。如果说这场运动不是偶合事件的话,最多是造成目前东莞困境的一个导火索。

4、其对东莞整个产业系统的冲击,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也牵带出了世界工厂多年来产业低端落后的诸多积弊。另外,还有一种变态的社会结构模式,那就是“哑铃型”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两头大、中间小”,也就是贫富分化极其严重,而又没有中产阶级作为社会矛盾的缓冲。东莞的社会结构可以形象地概括为“葫芦型”,即“两头大、中间小,下头比上头大很多”。这种社会结构的本质不但贫富严重分化,还极容易导致人口流失。这种社会结构导致东莞社会治理难上加难,治理成本高企,社会治安持续恶化,富人阶层没有安全感,惶惶不安之中多数倾向于移民,底层打工者没有安身立命之所,扎根东莞的可能性不大,人口极易流失。余鹏在东莞生活多年,对东莞非常了解

5、。他认为,东莞人口减少其产业转移才是罪魁祸首。长期以来,东莞充斥的是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阻力巨大,进展迟缓,未能迅速改变经济和劳动力结构。且因其规模庞大,积重难返,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全面经济的萧条很快就传递给了这个城市。此外,广深港的虹吸效应导致东莞人口大量减少。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毗邻香港。香港是世界性的大都市,广深在中国一线城市榜单中占其二。在发展之初,东莞借助毗邻港澳和侨乡的优势,大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建立了庞大的制造业集群,缔造了著名的“东莞奇迹”。在这种经济地理格局下,从港、深、广到莞,形成一种高低相错的局面,东莞成为都市群

6、的经济洼地,由此受“溢出效应”影响,收到了周边大城市的经济辐射,而快速发展起来。时至今日,在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之后,东莞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社会结构都已经相对稳定。一批先富起来的工厂主和企业家们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开始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规避潜伏的风险,于是东莞大量的富人移民,移民首选香港,这就导致东莞本土多年积累的财富朝夕之间遭到转移。同时,一批洗脚上田的富人在发财之后,开始谋求奢侈的消费,面对这种需求,工厂林立的东莞自然无法与拥有海量高档消费的广深港大都市相匹敌。东莞夹杂在广州和深圳之间,无论是教育、医疗、文化氛围,还是城市建设、社会治安和就业机会,都不在一个等量级上。于是,大量高素质的人

7、才更容易选择留在广深,而不是“低档次”的东莞。人才才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毗邻这些高富帅,无疑对东莞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值得一提的是,东莞原来吸引外来移民的一个重要筹码便是房价低廉,尤其是相对房价惊人的广深而言更是如此。然而,随着广深炒房客的大肆“入侵”,东莞的房价扶摇直上,这让不少原本想在东莞定居的打工者望而却步了。东莞素有“文化沙漠”的诟病,也有“性都”的蔑称,还曾被视为“犯罪之城”。更有人夸张地称,东莞的老板只做两件事,挣钱和寻欢。所有对东莞不雅的称谓,或有其源,但更多的是夸大其词,而在媒体的不断推波助澜之下,这种负面的影响被不断放大,使外界对东莞的印象愈加偏颇。中国有句俗话,“枪打出头鸟”

8、,东莞开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打造成闻名海内的“世界工厂”,自然备受各界关注,成为舆论的枪口浪尖。往往一件小事,在其他城市或能被消弭于无形,而在东莞发生就能被无限放大。这种在媒体炒作之下的偏颇,使得东莞时时处在舆论的漩涡之中,久而久之在全国人民心中形成一种不良的印象。更有父母,极力反对女儿来东莞工作的,要求在东莞工作的子女必须无条件回去的,否则就以死相逼的都有。种种极端现象的出现,或多或少都有不良舆论的影子。尽管东莞当局花费了巨资进行形象宣传,大力推动文化发展,但至今收效甚微。东莞是个年轻的城市,这不但是指东莞建城时间短,更指人口之中年轻人占比最大,充满了年轻活力。然而,年轻的东莞正在悄然老去,这

9、种衰老还在加速。这种衰老,一方面是因为二三十年前那批来东莞创业和打工的60后、70后和80后已经渐渐老去,有些已经无法胜任原来的工种,有的由于不堪家庭和事业的的重压,心态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闯劲,日益趋于守成,越来越害怕风险,不复当年勇。有的思念故土,已经告老还乡,有的在日新月异的竞争中茫然无措,奔溃于朝夕之间。还有一种更为可怕的衰老,那就是一部分守成者久居安逸不思进取,甚至阻碍改革的深入推进。东莞“空城”带来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留下大量的后遗症,并将深远影响东莞未来的发展走向。对于这些难题,东莞执政当局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比如针对劳动力锐减带来的成本攀升,提出了大力扶持和发展机器人产业;针对老

10、一辈企业家的“保守”,大量推动创客空间的建设,鼓励年轻人创业;针对传统产业的日薄西山,提出了就地转型和产业升级;针对既得利益者,重力推进了东莞的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所有的这些努力,并不能说完全没有成效,只能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效果无疑甚微的。一切改革无不依赖于人去推动,而东莞的症结就在于精英人才的极度缺乏。无论是做品牌、搞研发、铺市场、争上市,还是大力发展“互联网+”,都是东莞现有的人才格局所无法企及的。东莞至今没有一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如此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徒然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或许有一天东莞将沦为深圳或者广州的附庸,更或者被深圳和广州瓜分。希望这只是杞人忧天。改革在与时间赛跑,留给东莞的时间并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