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学设计1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3639126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学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学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学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重点与难点: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课时:教学过程:旅游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组合,尺度:适合游人观赏的对象。(一幅呈现在眼前的美景)导入:旅游资源的特性之一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旅游资源同其它资源最主要的区别。怎样获取旅游中的美感呢?这就要求在旅游之前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即事先了解景观的特点一、了解景观特点:包括:、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介绍、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及历史文化内涵。例:趵突泉的“突”字竟少了一点。 “大明湖”又多一点。原来趵突泉由于当时其泉水之猛烈而把“突”字上的一点冲到了大明湖的“明”字上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为何如今只见荷叶而不见蛙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游览至此,湖中之蛙均想一睹龙颜为快,奔走相告,脱水而出,蛙声吵得乾隆无心观景,圣怒之下降旨“蛇不行,蛙不鸣”,自此大明湖真的不再有蛙声了。原来真正无蛙鸣的原因为湖水的温度不适合青蛙生存导致的。、了解景观布局的节奏和韵律:路线的设计:有其序幕、发展、高潮、结束欣赏园林,要抓住园林建筑的特点,才能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例:文津阁的日月同辉。园林景观的构景手法和布局原则:()主配:园林都需立主景和配景。主景的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配景为主景起烘托的作用。北京故宫,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为主景,两边建筑为

3、配景,并以中轴线对称,充分显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特点。()层次:苏州园林中使用障景法和隔景法,障景法:多出现在园林或独立园境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屏风、竹林等阻障在另一些景物之前,采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隔景法则是利用明墙、树篱、殿堂等将景物分隔,以增加曲折、层次,丰富旅游者的想象,造成隐约显现但难窥全貌、近在咫尺但不可及的意境。、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框,将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景框的造型也不拘一格,有方型、园型、瓶型等多种。框景是园林中的局部特写,有如精致小品,是对审美对象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使景观美更纯正、更精炼。、借景:借景

4、:借园外的景色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景,让想象的翅膀远飞。如:佛山倒影:从北极阁上向南看,千佛山的景倒置于大明湖中。了解景观特点越多,在旅游活动中获和的体验也越多。二、精选观赏点位苏东坡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位置,所观赏到的景观有不同的效果。东坡居士虽未能观得庐山全貌,却也辩证地领悟到了山之成岭成峰的真谛,告诉我们:应从远近、高低、各个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观赏。、距离的远近: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高大、雄伟的山体,可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例:“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东山小于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山中的峡谷

5、、洞、一线天之类景观,则宜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图例:如长江三峡,只有置身其中才会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角度:特定的造型地貌,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充分发挥想象才能体会到某种形象。如黄山“仙人晒鞋”、石猴观海、桂林象鼻山、巫山神女峰等。、视角:(俯视与仰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景观则需在适当的距离仰观,才能兼收形、色、声、动等美感。水边景色近距离俯看。、动与静:山水组合景观乘船沿水路观赏例:船在漓江中漂游和山体随随着船只而位移展示着动态美,筏子碰击水面的和谐节拍声,山歌的回荡声展示着听觉美。只有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

6、韵味。静:图、注意附近景物的相互关系。(层次感)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要求观赏者把握住观赏的时机。三、把握观赏时机、季节:与季节的多校性相联系。如:黄山的四个季节都可以观赏。但: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适宜在夏季观赏。越往南,山水风景的观赏季节越长,但南方地区一些千米之上的高山,如黄山、庐山最适宜在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特定景观的特定时间:泰山目出、黄山日落、青海湖鸟岛(月份)大理蝴蝶泉的蝴蝶会(月)钱塘潮(月十八)“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无规律的特定现象:更有许多景象只在特定的时间出现,佛光、海市蜃楼这些景象

7、的出现都是有条件的,时间、地点、季节都很重要。否则景象全非,又怎能理解文人墨客诗句中内蕴的意境?图(雨后)四、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要深入感受景观的美感,真正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必须先了解景观的内涵。即:每个人被旅游景观所激发出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各不相同。例:登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水。与“哎,真累呵”例:岳阳楼: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中一般,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巨大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来了。由此可以看出,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实际上是与提高个人的审美素质相联系的。如果说前面四条都是针对旅游景观来说的,那提高审美素质是针对旅游者而言的。要求

8、旅游者要以情观景。五、提高审美素质以丰富的内心情感寄情于山水,去感受景观之美。、综合感受:不仅要通过视觉、还要通过其它感觉去综合感受。如大自然的声音。(松涛)“美学小常识”、发挥想象:自然景观的形象美,如: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峨眉之秀都是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想象才能感知。、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欣赏景观的同时,神游于之间,才能真正体会“大江东去、浪淘尽”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气概。由此可知,审美能力实际包括: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三方面。自己阅读:问题:什么是审美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如何提升这方面的能力?要提升审美创造力,必须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即:欣赏自然景观,不仅要达到一定

9、的审美境界,还应追求精神上的升华。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燕山八景:太液秋风,琼岛春云,金台夕照,蓟门飞雨,西山积雪,玉泉垂虹,卢沟晓月,居庸叠翠探索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由此可知,旅游景观的欣赏注意四个方面:位置、时机、特点、情感。案例研究:如何分析旅游景观的特点?板书设计旅游景观的欣赏 一、了解景观特点: 、了解景观内容 、了解景观布局的节奏和韵律 ()主配 ()层次 、框景 、借景 二、精选观赏点位 、距离的远近 、角度 、视角 、动与静 、注意附近景物的相互关系 三、把握观赏时机 、季节 、特定景观的特定时间 、无规律的特定现象 四、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五、提高审美素质 、综合感受 、发挥想象 、移情于景、情景交融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