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配套课件专题二--第讲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635373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配套课件专题二--第讲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配套课件专题二--第讲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配套课件专题二--第讲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配套课件专题二--第讲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配套课件专题二--第讲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配套课件专题二--第讲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配套课件专题二--第讲物质跨膜运输酶和atp(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物质的运输方式 1.分类:,胞吞或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条件:物质的选择性吸收取决于细胞膜上_ _。 3.物质跨膜运输说明: (1)细胞膜的结构特性:_。 (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_。,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二、酶 1.酶的概念的理解:,蛋白质,RNA,氨基酸,核糖核苷酸,核糖体,细胞核,催化,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酶的有关曲线模型分析:,(1)图1中不同曲线比较说明。 加酶的曲线和加无机催化剂的曲线比较:酶具有_。 加酶的曲线和不加酶的曲线比较:酶具有_。 (2)图2中两曲线比较:酶具有_。 (3)分析图3和图4:温度或pH通过影响_

2、来影响酶促 反应速率。 (4)分析图5:OP段的限制因素是_,P点以后的限制 因素则是_。 (5)分析图6:A表示酶,B表示_。,高效性,催化作用,专一性,酶的活性,底物浓度,酶的浓度,被催化的反应物,三、ATP的结构和功能 1.ATP的结构:,C、H、O、N、P,腺苷,磷酸基团,APPP,2.ATP的形成途径: 3.功能:_。,光合作用,光反应,光能,细胞 呼吸,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1.(2013海南高考T4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 消耗ATP。 ( ) 分析:协助扩散为被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 2.(2013新课标全国卷T6B)低温能降低

3、酶活性的原因是 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 ) 分析:导致酶空间结构发生破坏变性的因素有:过酸、 过碱、高温等。低温能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破坏其结构。,3.(2012海南高考T11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 细胞属于自由扩散。( ) 分析:血浆中的碘含量很低,而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的碘 含量很高,因此碘以离子状态经主动运输进入其内。 4.(2011新课标全国卷T1C)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 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 ) 分析:红细胞从外界吸水膨胀,使红细胞破裂。,5.(2011天津高考T1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 核糖核苷酸。 ( ) 分

4、析: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 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6.(2011海南高考T14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 ) 分析:酶不提供能量,而是降低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7.(2010天津高考T4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和ATP提供能量。 ( ) 分析: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 所释放的能量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8.(2010安徽高考T1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 自由进出。 ( ) 分析: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核膜上的核孔有选择地让蛋白质 和RNA进出,而不是“自由”进出。,热点考向 1 渗透作

5、用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典例1】(2013江苏高考)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 _。,(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6、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填代号)。 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解题探究】 (1)解决此类问题需掌握两点知识: 半透膜对物质的透过性:其中 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7、, _分子不能透过。 KNO3溶液的特性:KNO3电离出K+和NO3-,能被细胞 吸收透过原生质层,使细胞液浓度增大。 提示:小 大 主动,(2)依据图获得信息: h不能继续增大的原因是 。 提示:S1的渗透压-h的压强=S2的渗透压,【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和质壁分离与复原。 (1)起始浓度应该是S1S2,渗透平衡时,压力平衡: S1的渗透压-h的压强=S2的渗透压,因此最终浓度大小关系还是S1S2。 (2)成熟的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图中半透膜是物理性膜,没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3)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会存在液面差;KNO3溶液中的K+、NO3-能够透过半透

8、膜,不存在液面差。 对照实验需要标号,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滴加蒸馏水以保持细胞活性。 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较大,植物细胞失水,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4)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而KNO3溶液中的K+、NO3-能够透过原生质层,则放在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保持质壁分离状态,放在KNO3溶液中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答案:(1)S1S2 (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X 标号 蒸馏水 质壁分离 (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总结提升】渗透装置成立的条件 如图是演示渗透现象的实验装置。 该装置要完成最后的渗透过程,使得

9、漏斗中的液面上升,必须要符合两个 条件:,(1)漏斗内外溶液要有浓度差,漏斗内的液体(图中2)浓度要高于漏斗外的液体(图中1)浓度; (2)封闭漏斗口的膜须是半透膜(图中3)。 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渗透装置中漏斗内的液面才会上升。 另外装置高度差如果要保持,还需要一个隐含条件,漏斗内溶液的溶质分子要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变式训练】(2013漳州模拟)如图为渗透作用装置图。图中A、B、a、b均为蔗糖溶液,浓度关系为:a=bAB。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a、hb ,浓度分别为a、b, 则 ( ) A. hahb, ab D. ha

10、hb, ab,【解析】选C。由于蔗糖溶液浓度a=bAB,甲装置的浓度差小于乙装置的,因此甲装置吸水小于乙装置,则hab。,热点考向 2 物质的运输方式 【典例2】(2013新课标全国卷)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解题探究】 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1)内部因素:生物膜上_。 提示: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2)外部因素:由于主动运输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因此凡是影响_的因素都

11、影响主动运输,如图为环境因素影响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示意图:,分析三图如下: 分析图甲可知:A点时, 为离子吸收提供能量,AB段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增多,_ 加强,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速率加快,BC段限制离子吸收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 分析图乙可知: 主要通过影响 ,从而影响离子的吸收速率。,分析图丙可知:AB段, 未饱和,随离子 浓度增大,离子吸收速率加快;BC段,限制因素主要是 ; CD段,离子浓度过高,根细胞 ,影响了根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离子吸收速率下降。 提示:细胞呼吸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载体蛋白数量 温度或pH 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 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的数量 渗透失水,【

12、解析】选C。本题以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为命题线索,综合考查主动运输的条件和影响因素。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由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而植物细胞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不同,A错误;低温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呼吸,使细胞呼吸速率降低,产生的能量减少,导致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降低,B错误;矿质元素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该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C正确;在根外施肥或叶面施肥时,叶肉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起到快速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作用,D错误。,【总结提升】物质运输方式比较,【变式训练】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

13、、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分别对应图甲和图乙中的 ( ),A. a、N B. b、M C. c、N D. c、M,【解析】选C。根据图丙可知该物质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分别对应于图甲和图乙中的c、N。,热点考向 3 酶活性曲线分析 【典例3】(2013开封模拟)下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 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

14、 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解题探究】 (1)正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甲图中b点的含义是_。 乙图中e点的含义是_, 该点的值与 有关。 提示:最适pH H2O2分解产生的O2的最大值 反应底物 的量,(2)酶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的辨析。 概念辨析: 酶的活性指_; 酶促反应速率指_ _。,两者之间的差别:,提示: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以单位时间内反应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表示 ,【解析】选C。O2的最大释放量只与H2O2量有关,与酶的活性无关。与pH=b时相比,pH=a时尽管酶的活性下降,e点不变,d点右移;H2O2不稳定,在无H2O2酶时,H2O2仍然能分解产生O2;温度降低也只能使酶的活性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