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3631260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病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冠病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冠病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冠病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冠病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冠病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冠病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心内科 齐国先,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概 况 1964 Dotter and Judkin 股动脉成型术 非球囊 1969 Dotter 动物支架 1973 Porstmam 股动脉成型术 球囊 1977 Gruentzig 冠状动脉成型术 球囊 1984 郑笑莲 冠状动脉成型术 1987 Sigwart 冠状动脉支架 预防PTCA后再狭窄和急性闭塞,1976 Andreas Gruentzig 在动 物模型中完成PTCA,并 在AHA会议中展示。,1977 Gruentzig 在外科手术 室为一行CA

2、BG的患 者术中完成第一例冠 脉球囊扩张术。,1977年9月14日 瑞士苏黎世 Andreas Gruentzig 在导管室为一名36岁的男患在清醒状态下完成首例PTCA。并不懈地将此项技术推广至全世界。,术前,10年后,1个月后,术后,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Balloon Angioplasty: The Initial Concept,至1985年,欧、美国家开展万余例PTCA 成功率 65%-90% 适应症:单支、简单病变 再狭窄 50% 术后血管急性闭塞 - 5-10% 急诊外科搭桥手术- 95% M

3、I - 60% Q波MI - 30% 死亡 - 5%,1986 J. Puel & U. Sigwart 植入第一枚冠状动脉 支架 (Wallstent),1993 冠状动脉支架-Gianturco-Roubin Flex Stent第一个获FDA批准应用于临床,1994 第一个管状支架 Palmaz-Schatz stent 被FDA批准上市,Sirolimus Eluting Stent (Cypher),PBMA / EVA,BX Velocity Stent,Drug: Sirolimus,Paclitaxel Eluting Stent (Taxus),Polymer,Stent,D

4、rug: Paclitaxol,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泡沫 细胞,脂质 条纹,中层 损伤,粥样 斑块,纤维 斑块,继发损伤 /破裂,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和胶原,第一个十年,第三个十年,第四个十年,生长主要由脂质聚积形成,Adapted from Stary HC et al. Circulation 1995;92:1355-1374.,发 病 机 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血栓形成血肿,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现代冠心病诊断分类,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冠脉综合症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缺血性心肌病 无痛性心

5、肌缺血 原发性心脏骤停,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胸痛待查,I类适应症: 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后幸存者。,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a类适应症: 无创性检查不能明确诊断,造影的益处大于其风险; 因残疾、疾病、肥胖不能接受无创检查; 职业需要确诊; 年轻患者有心肌缺血征象,提示冠状动脉畸形; 怀疑冠状动脉痉挛; 临床提示有左主干、三支病变者。,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b类适应征: 胸痛反复 住院者; 强烈要求明确诊断者,冠心病可能性较大; 类适应症 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冠状动脉造影风险大; 患者强烈要求明确诊断,但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2009年7月30日

6、 中国医大一院,表 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心绞痛分类(CCS) 级 日常体力活动如步行、上楼时不发生心绞痛,心绞 痛发生于较强、快速或较长时间的活动时。 级 日常活动轻度受限。心绞痛发生于快速步行、上楼、 上坡或发生于寒冷、情绪应激时,或发生于醒后2、 3 h内。在正常步行情况下,平路300m或爬一层楼以 上时出现症状。 级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正常步速情况行走在150- 300m 或爬一层楼时出现心绞痛。 级 不能胜任体力活动,任何活动均可引起不适,静息时 发生心绞痛。,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稳定性心绞痛,I类适应症: 药物不能控制的心绞痛(CCS3,4级); 无创性检查提示高危者

7、; 心源性猝死后存活者; 合并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者; 合并心功能不全者;,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类适应症: CCS1、2级心绞痛,左心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无创性检查未提示高危者; CCS3、4级心绞痛,药物可使其改善到1、2级。 类适应症 CCS1、2级心绞痛,药物治疗有效,无创性检查无缺血者; 不愿接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者,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Acute Coronary Syndrume ACS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原发性心脏骤停,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定义,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非ST抬高型心梗(

8、NSTEMI) 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斑块破裂 非阻塞性冠状动脉血栓 血管痉挛 机械性阻塞 继发性因素 -心动过速、发热、甲亢、 贫血、低血压 炎症作用机制,发病机制,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和聚集,非闭塞性血栓,急性症状: 冠状动脉 脑血管 外周血管,闭塞性血栓,愈合缓解,斑块生长,动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Adapted from: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 13(suppl 1): 16.,ACS 诊断,血管腔,心电图,心肌酶谱,预后严重性,诊断,CK MB 或肌钙蛋白,ST

9、段抬高心梗,猝死,肌钙蛋白升高或不升高,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梗,进展为ST段抬高心梗,血管完全闭塞,血管未完全闭塞,ST段持续抬高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持续抬高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1Thom T, et al. Circulation. 2006;113:85-151. 2Fox KAA, et al. Heart. 2004;90:603-9.,心肌梗死(MI),STEMI,NSTEMI,UA,死亡的风险: 58%2 1215%2 (6个月),ACS疾病谱,NSTEACS,NSTEMI危险性并不低于STEMI!,Euro Heart Survey Programme ESC Q

10、uality Assurance Programme to Improve Cardiac Care in Euroe,NSTEMI 出院后死亡率高于STEMI,Euro Heart Survey Programme ESC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me to Improve Cardiac Care in Euroe,诊断 危险性评估 治疗 处理策略,早期评估的主要内容,临床病史 症状与体征 ECG 肌钙蛋白水平 超声心动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评分,TIMI 风险评分 GRACE 风险评分 POURSUIT 风险评分,临床采用的风险评分,TIMI 风险评分,年龄 6

11、5 岁; 3 冠心病的危险因子(糖尿病、高血压、家族史、脂质异常、吸烟) 已知患冠心病(血管造影50%阻塞; 以前有 PTCA/CABG史) 入院前7天内使用阿司匹林 24小时内心绞痛发作 2次 ST 偏离 0.5mm 心肌标记物升高 低危 0-2分 中危 3-4分 高危 5-7分,Antman EM, et al. JAMA. 2000;284:83542.,TIMI 评分与预后,事件发生率 * (%),TIMI 评分 (第14天),* 死亡, MI, 急性血运重建,Antman EM, et al. JAMA. 2000;284:83542.,低危,中危,高危,GRACE风险评分,病 史

12、年龄 临床表现 心率 收缩压 肌酐升高 心衰 心脏停搏 标记物升高 ST 段改变,http:/www.outcome.org/grace Canada HA,UA/NSTEMI的危险分层,ACC/AHA2007,症状出现,ACS诊断,低危,保守治疗,危险分层(TIMI、GRACE评分),高危,有创性治疗,低危,保守治疗,高危,有创性治疗,低危,保守治疗,高危,有创性治疗(PCI/CABG),NSTEMI的治疗: 2007年ACC/AHA和ESC指南更新的内容和依据基于危险评估,分层治疗,NSTE ACS 患者诊疗流程,胸痛特点 物理检查 CAD 可能性 心电图(ST段),初次评估,其他诊断,S

13、TEMI:再通,可能为ACS,抗心绞痛治疗有效 常规生化检测,包括肌钙蛋白(发病时及发病后 6 12 h)及其他标志物(D- dimer, BNP) 重复或持续监测 ST 段 计算危险性评分 鉴别诊断:超声心动图、CT、MRI、核技术,确 诊,紧急介入,难治性心绞痛或 ST 段改变( 2 mm)的再发性心绞痛或抗心绞痛治疗后仍出现T波倒置 心衰症状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发生休克) 威及生命的心律失常(VF / VT),早期介入 72h,肌钙蛋白升高 ST 段或 T 波动态改变(有或无症状) 糖尿病 左心室功能降低(EF 35%) 肾功能衰竭(肌苷清除率 30 ml / min) MI 后早期复

14、发心绞痛(- A) PCI 后 6 个月内心绞痛 CABG 后心绞痛,不介入 / 择期介入,无复发性胸痛 无心力衰竭症状 无最新心电图改变(入院及入院后6 12 h) 无肌钙蛋白升高(入院及入院后 6 12 h),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UAP和NSTEMI的治疗建议,早期有创治疗的1类适应症(高危因素) 1、已采取强化抗缺血治疗,但仍有静息或低活动量的复发性的心绞痛; 2、缺血发作伴有心力衰竭、MI等血流动力学改变; 3、无创性负荷实验有高危表现:运动后EF0.10;心肌灌注显像提示大面积缺血。 4、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5、持续室性心动过速 6、六个月内作过PCI 7、既往作过CA

15、BG,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复发性缺血和(或)ST段变化,或T波倒置明显,或心脏标记物阳性,早期介入治疗,早期保守治疗,即刻冠状动脉造影,1224h内冠状动脉 造 影,症状/心肌缺血复发 心功能不全 严重心律失常,评估左心室功能,EF0.40,EF0.40,低危,非低危,负荷试验,继续内科治疗,阿司匹林 -受体阻滞剂 硝酸酯类 抗凝血药物 血小板GP b /a受体阻滞剂 心电监护(心律和心肌缺血),急性心肌缺血处理流程,患者病情稳定,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结合其它情况进行血运重建的指征目前仍然主要依据美国ACC/AHA修定的指南,I类适应症: 严重在主干病变做CABG(A级) 三支血管病变做CABG,EF0.5的患者,受益更大(A级) 两支血管病变伴LAD近段病变和EF0.50,适合做CABG(A级) 单只或双支病变,无LAD近段严重狭窄,但有大面积心肌缺血, 并且负荷试验提示高危者,可行PCI或CABG(B级)。 多支冠脉病变,解剖学合适,左心功能正常,无糖尿病者做PCI 治疗(A级)。,2009年7月30日 中国医大一院,a类适应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