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与心理的关系与相关疾病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628160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5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体与心理的关系与相关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身体与心理的关系与相关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身体与心理的关系与相关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身体与心理的关系与相关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身体与心理的关系与相关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身体与心理的关系与相关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体与心理的关系与相关疾病(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身体与心理的关系与相关疾病,谭淙华 2010230212031,(一)祖国医学的心身统一观 (二)现代医学理论中的心身统一观 (三)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单节内容,祖国医学的心身统一观,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如灵柩夭年之“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以成为人”。 精神 活动与机体活动密切相关。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身体和心理交互作用可引起不同疾病。 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现代医学理论的心身统一观,心理体验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各种刺激通过外周神经系统的各种感觉神经元传入中枢神经系统

2、,及大脑和脊髓,然后大脑对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接受、加工、保存、整合、程序编制等过程,形成各种心理体验。 心理体验通过传出神经传到组织器官,便会形成各种生理功能。 例: 情绪与 植物性神经系统 情绪的中枢机制(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条件和保证。 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益于身体健康;消极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使人容易患生理疾病。 同样,生理机能的异常状态也会导致心理的变化。很多生理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人是由大脑皮层统一指挥、各种生理系统协调活动的有机体,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3、。,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二)几种最常见的心身疾病 (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心身疾病也称为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 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至于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则被称为心身障碍。 广义的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的概念,常见的心理疾病,冠心病和A型性格 美国医学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把人的行为类型分为A型和B型。 A型的人急躁,没耐性,争强好胜,易激动,行动快,做事效率高,整天忙忙碌碌,经常感到时

4、间不够用。 B型的人则刚刚好相反,悠闲自得,不好争强。 你们是哪种人?,结果表明,在排除了食物、年龄、吸烟等干扰因素的情况下,A型组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B型组,而且容易复发,死亡率也大大高于B型组。 原发性高血压 早在20世纪60年代 ,我国学者认为,高血压病人大多有容易焦虑,易于激动、行为呆滞、有冲动性、求全责备、刻板主观等性格特点。现在西方学者也有人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症的病人具有与冠心病病人类似的性格特点,如有雄心、好高骛远、好活动、乐于竞争、为取得工作成绩而常常感到压力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心理动力学说 身心疾病的产生解释为潜意识冲突导致的精神紧张,改变交感或者副交感神经 系统的机能,扰乱神经内分泌系统从而出现器官症状。,心理生理学说,研究心理或行为如何与生理学的变化相互作用。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能够可影响生理过程。,心理生理学 : 意识的调制与生理活动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