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623376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确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确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确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确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确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确定人才培养方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州高级技工学校 梁京虎,计算机应用专业,一、专业建设思路,一、专业建设思路,以“工学结合、项目驱动“为核心,搞好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2,一、专业建设思路,建设思路:发挥龙头专业和群内各专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整合专业与合作企业的教学资源,以及技术、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对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平台,对外向合作企业甚至全社会开放。,一、专业建设思路,建设思路:建设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素质、知识结构不断完善的教学科研、项目开发和科技创新团队。,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4,二、专业建设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将本专业建成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合理、师资力量充

2、实、教学设施配套、专业特色鲜明,能够为本地区的中小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院级重点专业。,二、专业建设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立足华中、辐射珠三角地区 面向中小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IT产品营销、服务、具备IT产品硬件维护能力、IT产品市场营销能力、信息系统维护能力、信息系统规划与管理能力等专业能力;具备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关键能力 ;具备职业道德、法制观念、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中、高级人才。,人才培养规格,2,三、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及成效,本专业与计算机市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工作。经过对地区IT产业的调查

3、与研究,聘请武汉创新恒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随州分公司高级工程师、经理徐伟、武汉创新恒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随州分公司高级技师、技术主管丁元波、随州市财政局高级技师、信息科科长魏 波、随州日报社高级技师网络主管王 峰等IT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横向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合作,推动产学研工作;安排青年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展校外专业实训,拓展实践教学空间,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校企合作、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得以确立。,三、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及成效,“校企合作、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的是以就业岗位为目标,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

4、心。由专业建设指导会员会牵头,会同校外合作企业、用人单位共同确定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典型工作岗位,知识、能力规格。根据近三年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主管的参与下,遴选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四个典型就业岗位,并分析了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规格的基本要求,如表1所示。,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确立专业核心能力,2,2.1 知识、能力基本规格,2.2 专业核心课程,三、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及成效,在专业改革实践中,我们注重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计算机类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锻造毕业生核心竞争力。通过紧紧围绕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推进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5、、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强化实际岗位能力的训练引入工学交替、案例导向等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核心竞争能力。,3.1 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3.2 课程设置(综合技能、职业技能课程设置),3.2 课程设置(职业基础课程设置),3.2 课程设置(素质拓展课程设置),3.3 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基本技能训练 第1-3学期,维护 技能 训练,1) 网络硬件配置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1)计算机配置、组装、维护、诊断等岗位轮换实习 2)网络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岗位轮换实习 3)计算机高级维修工取证,毕业设计(以顶岗实习内容进行选题),专业技能训练 第4学期,综

6、合技能训练 第5-6学期,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图,营销 技能 训练,3)软件产品营销训练 2)IT产品营销训练 1)IT市场策划训练,1)客户开发与管理训练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1)IT产品策划、IT产品营销、软件产品营销等岗位轮换实习 2)营销师业资格取证,4)IT产品常见故障处理训练 3)计算机常见故障处理训练 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训练 1)计算机应用基础训练,信息 管理 技能 训练,4)数据库管理训练 3) 网络管理与维护训练 2) C+程序设计训练 1) 计算机网络基础训练,1) 网站规划与设计 2)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1)网站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与维护等岗位轮换

7、实习 2)小型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岗位轮换实习 3)信息管理员取证,3.4 工学交替教学安排,主要课程,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学校,企业,企业工作岗位,在学院“四评两查一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四评”即:系对教师综合考评、学生评教、教师自评、系教研室评教;“两查”即: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资料;“一考核”即:对系学期工作进行百分考核),由校企共同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本体系是由教学监控、教学效果分析、教学工作考核、教学激励和信息汇总与反馈等五个子系统构成。,3.5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与保障 (1)建立系

8、级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机构 成立以教学管理科、教研室主任等组成的计算机教学管理小组和由企业专家及校内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施与修改。 成立由专业建设负责人、联合办学企业负责人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技术骨干等人员组成的教学质量督导小组,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和信息收集、汇总、整理;通过校务会进行管理和指导。,(2)制定和执行质量保障与监控制度 制定和执行听课制度、教学值班制度、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教学质量 评价办法、教师开新课试讲制度、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校外顶岗实习标准、 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方案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和备讲说评活动对

9、教学质量进行保障。,(3)建立教学质量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方面,激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与管理活动中加强人才培养的质 量意识;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第一,严格执行学院“四评两 查一考核”教学质量考核体系,按照学生评教、教师自评、教研室评教和系部 领导、企业领导与教学督导评教对教师进行过程评教和学期考核,并根据工作 质量目标达成情况和学生月评教结果奖优罚劣;第二,加强教学法规建设,严 肃查处教学事故和违纪行为;第三,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有利于促 进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提高学习质量的学生管理办法。,(4)建设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 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是质量保障体系实

10、施的关键。对于系级教学管理人员来说,一是提高质量意识;二是提高研制质量标准的能力;三是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水平;四是提高实施质量监控的能力;五是提高处理质量信息和对“质量记录”信息整理的能力。,(5)形成自觉维护教学质量的氛围 在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坚持质量第一,在教师“四评”考核和评先中,实 施“一票否决”。形成以提高质量为荣,以损害质量为耻,人人维护和提 高质量的氛围。使质量保障与监控成为广大教师自觉参与的工作行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框图,三、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及成效,在改革实践中,从典型目标岗位的需求出发,将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取证工作融入课程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证

11、基地,并与相关课程的教学有机融合。在行业主管部门和校外企业的协作下,目前我们已建立“电子信息职业技术鉴定培训站”、“网络技术职业资格培训中心”等培训考证机构。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证书对应情况如表3所示。,加强基地建设,引入职业技能证书,4,专业核心能力-职业资格证书,三、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及成效,(1)教学团队建设 配合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设计等重点课程建设,与企业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体现职业性要求的专业教学团队。注重专业带头人选拔和培养、骨干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青年教师和专业教学团队梯队建设以及“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和培养,采取引进和培养相

12、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目前本专业有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1人,近三年引进研究生2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4人。聘请行业和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核心课程及编写工学结合教材。,三、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及成效,(2)“双师”队伍建设 2013年完成培养3名教师“双师”素质的目标,其中,国内进修培训1人次,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锻炼2人次;2014年完成培养4名,其中国内进修培训2人次、短期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2人次。加强校内实践技能培训,利用实训基地的技术条件组织专业教师积极为中小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网站建设、维护、技术开发等技术

13、服务,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聘请专业兼职教师2人。,开门办学,锻造“双师型”师资队伍,5,三、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及成效,本专业就业岗位群导向的计算机应用核心能力培养改革实践开展以来,“校企合作、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得以确立,改革成效初步显现: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录取率、报到率明显提高,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3%以上,毕业生就业适应性显著提高,岗位适应周期明显缩短;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显成效。近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劳动部组织的信息处理技能竞赛成绩显著,先后获大专组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系专任教师中超过2/3的教师已具备“双师”资格;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热情显著增强,近年来,主持市级科研课题1项、院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6项,院级产学研课题4项,教学团队教师出版担任主编和副主编的教材6本,年人均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0.5篇、专业学术论文1篇。,四、专业建设思考与展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