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湿药1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623294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祛风湿药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祛风湿药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祛风湿药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祛风湿药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祛风湿药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祛风湿药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祛风湿药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一、概念: 祛风湿药:凡以祛风除湿,解除痹痛,用治风湿痹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二、药性分析 1.性味:多为辛温香燥 2.归经:主入肝、肾,次入脾,三、分类与功用: (1)祛风湿散寒药性味多辛苦温功效能祛风湿,散寒止痛,舒筋通络治风湿痹痛属寒者,(2)祛风湿清热药性味多辛苦寒功效能祛风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者 (3)祛风湿强筋骨药性味多苦甘温功效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治风湿日久或肝肾虚损之腰膝无力,亦治肾虚腰痛或中风半身不遂等。,四、常用配伍:,1.据感邪偏重不同配伍: (1)风痹(行痹)关节游走疼痛:祛风力强+活血养血药 (2)寒痹(痛痹,疼痛明显

2、):温性大+温经通阳药 (3)湿痹(着痹,肢体重着麻木):温燥药+健脾运湿药 (4)热痹(红肿热痛):苦寒性药+清热燥湿药,2.据病位 (1)病邪在表或偏上部:配祛风胜湿解表药 (2)病邪入里:配活血通经 3.风湿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不足:配补肝肾药养血药,五、使用注意: 1.风湿日久,宜制成丸剂、酒剂常服。 2.偏辛温香燥者,阴虚血亏者应慎用。 六、现代药理研究: 抗炎、镇痛、解热、促进血液循环等。 七、应用范围: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疾病,颈椎、腰椎、膝肩关节、跟骨等骨质改变,肌肉筋骨慢性劳损,神经、肌肉多种炎症性疾病等。,第一节 祛风湿散寒药,独 活 威灵仙 ( 干燥根茎) (根及根茎) 共

3、性:1.性味:辛温 2.祛风寒湿止痹:治风湿痹痛属寒者,每相须为用。,个 性:,独活: (1)味兼苦,燥湿力强,尤宜于湿痹。 (2)味厚浊,善走下,多用于下半身风寒 湿痹。如千金要方名方独活寄生汤 (3)解表:用治风寒表证夹湿者 与羌活的区别,威灵仙:,(1)味辛散,善游走,祛风力强,尤宜于游走性关节疼痛(风痹) (2)善通经络,温性大于独活,故常用治风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 (3)消骨哽:治诸骨哽咽。 临床新用:急性扁桃腺炎,睾丸、附睾丸炎,呃逆,梅核气(敷神阙),颈淋巴结结核,静脉炎。,木瓜 蚕沙,宣木瓜质优 家蚕蛾的粪便 共性: (1)温性,舒筋活络,祛湿除痹,治风湿痹痛、脚气肿痛 (2

4、)和胃化浊,治湿浊中阻、升降失常之呕吐泄泻、腹痛转筋,如霍乱,个性:,木瓜: (1)性味酸温,善舒筋活络,为治筋脉拘挛之要药。 (2)并消食和胃:治消化不良证 临床新用;单用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配伍治破伤风、粘连性肠梗阻、脚癣等,蚕沙:,(1)甘温,祛风湿力强,痹证风重、湿重均宜,配清热化湿药,可治风湿热痹 (2)和胃化浊:为治霍乱吐泻、腹痛转筋良药。 (3)祛风止痒:外用治风瘙瘾疹 临床新用:单用治闭经、崩漏,蕲 蛇,五步蛇大白花蛇、蕲蛇(以湖北蕲州者佳) 银环蛇小白花蛇、金钱白花蛇 一、性味:甘咸温,有毒。,二、功用:,1. 祛风通络:用治 (1)顽痹之久痛不愈、肢体麻木、筋脉拘挛

5、(2)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2.定惊止痉: 治破伤风、小儿惊风,3.祛风攻毒止痒:治皮肤瘙痒、麻风、 顽癣、恶疮 本草纲目言其:“能透骨搜风, 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疥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毛,无处不到也”。,三、用量用法:入汤剂3-10g,研末服1-1.5g,川 乌,(乌头的母根) 一、辛、苦,温。有大毒 二、功用: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1)为治风寒湿痹之佳品,寒痹痛甚者(肢体关节冷痛)者尤宜。 (2)心腹冷痛:乌头赤石脂丸 (3)跌打伤痛 (4)麻醉止痛,三、使用注意:,1.生川乌、草乌为剧毒药,常用量3-9g。丸散剂或酒剂1-2g。内服一般用制川乌 2.入煎剂宜先煎30-60

6、分钟,至入口无麻为度,祛 乌梢蛇 风 雷公藤 湿 伸筋草 散 寻骨风 寒 松节 除 海风藤 痹 老鹤草 路路通,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秦 艽(根),一、性味:苦辛微寒 二、功用: 1.祛风湿,止痹痛:用治 (1)各种风湿痹痛,以热痹尤宜。,(2)善舒筋络,利关节,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及手足不遂多用。 2.退虚热:治骨蒸劳热,如秦艽鳖甲汤 3.清湿热,退黄疸:治湿热黄疸,防已(根),品种:汉防已(粉防已)、木防已(广防已) 一、性味:苦辛寒 二、功用: 1.祛风湿,止痛:用治痹证,尤宜于风湿热痹肢体疼痛者,以木防已为好。 2.利水消肿:用治水肿、痰饮。为治水肿常用药。以汉防已佳 。 苦寒性大,易伤

7、胃气,阴虚、胃弱者慎用,豨莶草 臭梧桐,共性: 1.辛、苦,寒 2.功用: (1)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偏热者,每相须为用,如豨桐丸。 (2)降压:治高血压症,个 性: 豨莶草:,(1)善祛除骨间风湿,常用于四肢麻痹、筋骨疼痛及中风瘫痪(酒蒸) (2)并清热解毒:治疮疡肿毒、湿疹 (3)治风湿痹证多制用;治湿疹、湿疮宜生用。,臭梧桐:,(1)并祛风止痒:治周身风痒 (2)并能平肝阳治肝阳上亢、高血压,桑枝 海桐皮,共性: 1.性味:苦平 2.功用:祛风通络: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证,个性:,桑枝: (1)长于治上肢痹痛 (2)兼利尿:治水肿、小便不利 海桐皮: (1)多用于湿热下注

8、之腰膝痹痛 (2)并杀虫止痒:治疥癣、湿疹瘙痒,络石藤 穿山龙 络瓜络,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桑寄生 五加皮 桑寄生(带叶茎枝) 桑寄生(广寄生) 槲寄生(北寄生) 五加皮(根皮) 五加科:南五加 萝摩科:北五加(香五加),共性:,1.味苦 2.功用:祛风湿,强筋骨:治风湿日久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证。,个 性: 桑寄生:,兼甘味,性平。 (1) 长于补肝肾,强筋骨,故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者尤宜 (2)善养血安胎:治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3)降血压治虚性高血压 临床新用:单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五加皮:,(1)辛温 (2)强筋骨中多用于老年久病体弱者,如五加皮酒,亦可治小儿行迟 (3)并利水消肿:治水肿,如五皮饮 狗脊 千年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