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分析(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623283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分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分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分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分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分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分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分析(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联防和进攻区域联防分析,制作:篮球教研室,本课内容,区域联防的概念和发展特点 区域联防原则和阵势 区域联防方法分析 区域联防教学与训练 进攻区域联防的基本要点 进攻区域联防方法分析 进攻区域联防教学与训练,区域联防概念,进攻转入防守时,全队队员迅速退回到后场,按区分工各自负责防守一定区域的进攻对手,形成一定的防守阵势,把每个防守区域有机地联系起来,并随球进行协同防守的一种全队防守战术。,区域联防的阵势,2-1-2 2-3 3-2 1-3-1,2-1-2区域联防特点,五名队员分布比较均衡,以中间的一名高大队员为中心,把前排两名锋线队员和后排两名卫线队员有机地组成一个能够前后呼应、左右联系,便

2、于相互协作防守的阵形。 它能有效地对付内外线攻击力量较强的队,适用于阻截正面突破和篮下威胁较大而两腰攻击力较弱的队。,2-3区域联防特点,这种队形可以加强篮下的防守,能较为有效地对付擅长篮下进攻的队,特别是能对付外围只有个别队员投篮难和善于利用底线进攻的队,3-2区域联防特点,可以破坏对方的外围进攻,制造抢球、打球、截球的反攻机会。适用于对付外围中投较准,但篮下进攻能力不强,控制和支配球能力及组织配合能力较差的队,1-3-1区域联防特点,这种队形可以加强对中锋、前锋在限制区和两腰进攻的防守,适用于对付以“一三一”队形进攻联防的队,区域联防的发展特点,区域联防更加综合多变,固定不变的区域联防阵势

3、难于适应防守的需要,针对进攻战术阵势变化,通过防守队员的左右轮转、上下移动,不断调整防守位置,变化联防阵势。 区域联防扩大了防区,加强了防守的攻击性。 区域联防加强了伸缩性。针对进攻队攻击点的转移,及时扩大和收缩。,区域联防优点,防守队员在有限的区域内进行防守,可以节省体力,减少犯规。 可以发挥集体防守的优势,弥补个人防守的不足。 可以抑制对方的频繁掩护和穿插移动。 可以使对方处处受到干扰,犹豫不决或匆忙进攻,降低投篮命中率,产生更多失误。 防守队员位置相对固定,队员间分工比较明确,有利于抢断球和抢篮板球,为发动快攻创造条件。,区域联防的缺点,难于防守对方快攻 难于防守对方的外围和场角的中远距

4、离投篮 在两个防守区域之间,容易造成队员之间职责不清,产生防守漏洞。 对方容易在局部区域进行多打少。,区域联防变化方法,以中锋为轴,轮转换位变化队形 防守队员上下移动变化队形 变化联防的形式,主要取决于进攻队形和比赛中所出现的空挡,一般是在对方接球可能投篮的情况下变化。,区域联防运用时机,对方外围中、远距离投篮不准,内线进攻威胁较大时。 对方采用频繁地穿插移动、掩护和运球突破进攻,本队个人防守能力较差时 为了使对方不适应,有策略地变化防守战术时。 为了加强抢篮板球和发动快攻时。,区域联防原则1,区域联防应由失球开始即组织全场防守 在前场失球时,要立即组织干扰,伺机出击抢断控制对方发动快攻,争取

5、迅速退入半场阵地防守。 在中场,可伺机组织边角或对方运球停球地点二夹一防守配合。 阵地防守落位,应随进攻阵形而定,打破固定站位形式,或采取对位联防形式。,区域联防原则2,场上五名队员必须协同一致,及时地向有球一侧、或威胁较大的区域移动。 补位队形的变换,采取逆时针或顺时针轮转方式和局部护送相结合的原则,防止进攻队员以移动位置造成局部负担过重。 对持球人按人盯人防守要求,离球近的队员要抢占断球路线,控制进攻队传球,以便防止攻方以内、外、左、右传球任意调动进攻配合,造成漏洞,取得有利的进攻机会。 发挥夹击、抢断球和封堵传球路线的威力,以破坏对方的习惯进攻配合,提高防守战术的攻击性,区域联防原则3,

6、不让对方居中策应,不让队员轻易的接到球,是扩大防守控制区的关键。因此采取侧前绕前防守方法,卡断其接球路线,以迫使对方在外围转移球进攻。 远离球的防守队员,适时地放弃本区没有攻击威胁的进攻队员,向有球一侧靠拢,遇到对方背插,应先堵截后护送,以切断其接球路线。 当球转移到底角时,要侧重防守底线,严禁对方沿底线突破,突破时,要阻拦其向外分球,封堵其传球角度,迫其传高吊球。 防守过程中,每个队员必须两腿弯曲,两臂伸出,及时扬手挥臂,积极迅速移动。,对方抢到篮板球后退守方法,封一传 堵中路 卡两边,球在弧顶防守方法,4封的中距离投篮,防止其突破,影响其传球。 8在中锋的侧前防守,严禁其接球。 7防止在篮

7、下接球,准备断传给的高吊球,并难备抢篮板球,球在45o时防守方法,5封的投篮,防其突破,影响其传球。 8采取侧前防守,防止接球。 7抢占断球路线,不让接球。 4退到罚球线附近,准备补防和抢篮板球。 6准备断传给的高吊球,封锁底线,不让接到球,并准备抢篮板球,球在底角时防守方法,7封投篮,严禁沿底线突破,紧迫并控制其传球。 8绕前防守,防止接球。 5抢占与之间的传球路线,伺机断球,或夹击,并准备与7“关门”防止突破。 4准备断传给的高吊球,并准备补防和抢篮板球。 6准备断传给的高吊球,封锁底线,防止背插接球。,中锋在低位接球防守方法,要立即围守他,即8、5、7围守。其中8要坚决防止沿底线转身突破

8、上篮,并卡位冲抢篮板球; 5应立即回守抢、打球和卡位,防止往内侧转身投篮,并控制其传球; 7迅速后撤抢、打球,并控制传球。 4伺机断回传给或的球,并准备冲抢篮板球。 6断传给的球,封锁底线,并淮备抢篮板球。,中锋在罚球线接球防守方法,8应在的后面防守,封其投篮,防其突破和影响其策应传球。 7抢占的接球路线,如果溜底线,则A应“护送”并封锁底线。 5、6分别卡断与、之间的传球路线,并准备抢篮板球。,场上停球防守方法,场上停球,4、5夹击。8侧前防守中锋,防止其接球。6准备断传给的球。7除封锁底线外,并注意断传给、的高吊球 场角停球,4、5夹击。8伺机断传给的球。7准备断传给的球。6准备断传给的球

9、,随时准备替8补防,并准备封锁底线和抢篮板球,传切配合防守防守,如果对方在外线利用传切配合时,可采用抢外线“护送”的防守方法: 传球给后向球空切,5采用抢外线“护送”防守的方法防止接球攻击,若接不到球往异侧空切时,则不跟,而回原区防守 如果过来接应的传球,5要准备断传给的球同时,4断的接球路线,8断的接球路线,并准备抢篮板球,背切时防守方法,6的防守位置应往限制区内收缩,与持球的及防区内的保持三角形,除在限制区内协助防守和准备抢篮板球外,还要重点防止背切攻击。当背切时,6要“护送”并抢位占据断球路线,防止他接球。,中锋拉出时防守方法,当对方中锋拉出时,可按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轮转位置进行防守:

10、8拉出防中锋,7补守中区,5补守底线,4补守5的防区,6伺机断球或到限制区补防,并准备抢篮板球。,斜插底角防守方法,如对方斜插底角,企图造成局部防守区域负担过重时,可采取中锋拉出,按逆时针方向补位防守的方法:8拉出防6区,7补防8区,5补防底线,4补防5区,但因此离球较远,故可向限制区收缩。6准备断回传球,或协助在限制区内的防守和抢篮板球。 当对方进攻队形的移动变化不是很频繁时,如向底角移动,则5可“护送”到底,区域联防的教学与训练,在教学训练中,先以2-1-2区域联防为主要内容,在熟练掌握某一种区域联防基础上,再练习各种区域联防的变化。 在讲解、示范时,利用直观教具,先讲清区域联防队形、配合

11、方法及运用时机,再让队员在球场上演练。 对区域联防战术的主要配合方法进行分解教学 在全队练习时,先练随球移动的防守,后练防守进攻队员穿插移动,再练随球移动和进攻队员穿插移动的防守;先在消极进攻条件下,再在积极进攻条件下。 在掌握区域联防战术基础上,应把区域联防与抢篮板球、发动快攻结合起来,把进攻转入防守结合起来,区域联防教学训练练习方法介绍,外围一防二 外围二防三 外围三防四 四防四轮转补位 四防五练习 防传切,场角夹击 防守掩护配合 防守底线运球突破 中锋底线防守 半场五对五练习 全场攻守转换练习,进攻区域联防的关键,球动:区域联防时队员主要是根据球的转移而移动和补位,即进攻队每次传球,防守

12、队员都要移动和补位,由于传球的速度比人的移动、补位要快,所以攻联防时,要用声东击西、内外结合、灵活多变、威胁较大的传球配合来调动对方防守,使防守移动、补位产生漏洞 人动:任何一种固定形式的区域联防,在队员的分布上都受一定的区域限制,存在着一定的薄弱地区,因此进攻区域联防时可利用人位的移动(“人动”)插到薄弱空间地区,加重局部防区的负担,从而以多打少,创造有利的投篮时机,进攻区域联防的原则1,攻联防首打快攻,立足未稳往里冲。 进攻队要针对区域联防的阵势,占据区域联防的薄弱环节。 保持进攻队员之间的阵地平衡和位置 采用局部负担过重或特殊阵势改变区域联防阵势。 掩护单个区域防守者,掩护后或转身直插篮

13、下或拉到外围 明确每个进攻队员冲抢篮板球的职责。,进攻区域联防原则2,为了阻止防守发动快攻,确定每名队员知道他攻转守的责任并实施它 从外围切入到联防中心并且到进攻的对侧切入、换位是进攻大多数区域联防比较有效的方式。 运球可以被有效的用于推进、改善传球角度和突破夹击。中锋队员背对篮运球前应当确切的知道球篮在那里。 沿底线运球突破可以有效的进攻区域联防压缩联防接着快速传球到弱侧进攻区域联防的对侧。 运球从联防外围队员之间的空隙突破,迫使两防守者夹击运球队员,造成进攻人数上的优势,进攻区域联防的原则3,想要插入到限制区, 内线队员必须寻找空隙,向区域联防内部切入 从后面进攻区域联防 ,如果一个进攻队

14、员将隐藏在联防无球侧后面,他可能不被注意和防守 在给内线队员传球时,传球者应当击地传球到远离防守的一侧。若中锋被绕前防守,应当高吊球到远离防守的一个特定地点。 不论何时球传到内线中锋队员,每个外围队员应当在外围寻找投篮点,尤其是弱侧,远离中锋的接球队员 强调耐心和球动,让防守反应、移动 区域联防进攻者应当明白球和投篮假动作在进攻区域联防中的全部价值。,进攻区域联防原则4,外围队员不应当对过顶传球犹豫,应当每天练习这种传球方式 外围准备传接球的对员应当保持准备姿势。 在中锋位置接到球,队员应当紧紧的抓住球置于下巴下,顺肩膀回头,估量防守的姿势,强力后撤远离防守的一脚,使用适当的移动向篮圈进攻。我

15、们使用三种移动方式:向一侧做假动作向另一侧进攻;面向篮转身,然后顺底线突破;连续转身 中锋队员在和对手对抗时应尽力保持身体的适当位置 中锋应当知道如何切入到限制区内,接外围的传球,进行强力攻击或者面向篮攻击,白金申对进攻区域联防的总结,攻联防首打快攻,立足未稳往里冲 突遇变化心不急,识破联防队形 统一思想与行动,关键在于首次攻 移动插空和打背,区域负担过重。 中锋落位分上下,内外配合连续攻。 短传长吊真假快,声东击西目的明。 底线突破分两点,移动接应有进攻。 投后冲抢拼篮板,封传快退阻快攻。 若要联防攻得好,还靠投、切、抢作风。,进攻区域联防阵形,锋卫活动范围,进攻区域联防方法简介,中区策应进

16、攻法 传切、突破进攻法 插角进攻法 掩护进攻法,中区策应进攻法介绍,落位队形如图:开始以双中锋落位。中锋移向罚球线策应要球时,变为“一三一”队形,中区策应进攻配合变化1,、组织好不同的三角形阵势,利用快速、准确的三角传球,调动对方防守,使其失去正确的防守位置,创造良好的投篮时机,或切入篮下投篮。 中锋在罚球线策应位置接到球,可跳起投篮,或突破急停跳投,或上篮。,中区策应进攻配合变化2,传切突破进攻法介绍,落位队形如图:双中锋站位。中锋横移准备接球。,传切突破进攻配合变化,插角进攻法介绍,落位队形如图:双中锋站位:传球给后,立即向左侧背向插入,目的是除接的传球攻击外,还可在左侧加重防守的负担。接球后向右侧运球可与配合寻找进攻机会,又可吸引防守往右侧靠拢。,插角进攻配合变化,掩护进攻变化,进攻区域联防的教学训练,根据本队情况,确定进攻区域联防的战术方法和队员位置分工。 利用直观教具讲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