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3620662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招远市第二中学高中历史《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件-岳麓版必修2(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影响。,2,解 读:,概述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了解是能力的要求;课标涉及的知识有:中国古代主要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史实(包括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特点、主要经济政策的内容、影响。,3,教材分析: (从两个方面分析),1、地位:本课为必修(II)第一专题第5课,课题是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虽然以农业生产为主,手工业为补充,具有男耕女织的重要特征,但商业作为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与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息息相关,既是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的延伸,同时对当时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产生深远

2、的影响,是研究认识古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2、教材结构:本课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商业的发展,探究的是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第二部分,城市的繁荣,主要探究的是中国古代自周秦到明清时期与商业活动紧密相关的城市发展概况。第三部分,重农抑商,探究的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商业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包括原因、具体体现、影响三个方面。第四部分,知识链接、阅读与思考、解析与探究、自我测评,可用来作为教材正文内容的补充和基础知识的强化。,4,学情分析:(从两个方面分析),1. 学生心理特点:经过高一前面的学习与生活,学生逐步适应了高中段学习要求,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抽象概念能力

3、,但仍需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直观的感性材料,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 知识能力现状:高一阶段的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但往往其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了重点,思维有些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其学法指导,当好引路人。经过一到四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状况已有所了解。,5,学习目标与任务:(根据课标及学情确定),6,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难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影响。,7,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比较法、问题探究法相结合。 2. 结合有关材料,以问题为抓手设疑引思、主动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4、,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8,教学手段 :,投影仪、幻灯片(自制)、新闻图片等,9,教学过程:,(分导课、新授、知识小结与板书、知识导练、课后作业5部分组成),10,导入新课 :,(一)提出问题,出示材料: 首先,提出问题:老师要买一件衬衣,请同学们帮我提供几种购买方式?学生提供几种方式后,给予肯定后,出示下面一组古代货币,让同学说出其名称,引出本节课题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询问购物方式,一了解学生对商业活动了解情况,为后面的教学指导提供学情,同时又拉近师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出示材料的四幅图片,使学生直观

5、地感受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感受商业活动的必要性。),11,【新授】,一、商业的发展 该目是本节课重点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即从原始社会商业现象的产生到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的历史,以商、周、春秋战国、隋唐、宋、明清为时间点,分别说明了农耕时代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教材内容比较清晰,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具体学习安排如下:,12,首先是出示两则材料和探究问题:,材料一:,13,材料二 : 4月里的一天,在山东清河县富商西门庆家中,“五娘”潘金莲斗牌赢了三钱银子,她又撺掇有钱的“六娘”李瓶儿添出七钱银子,让仆人兴儿买来一只烧鸭、两只鸡、一钱银子下饭(佐餐菜肴)、一坛子金华酒、一瓶白酒,

6、另有一钱银子的果馅凉糕。兴儿的妻子把这桌价值一两银子的酒席整顿好,众妻妾在花园卷棚下开怀畅饮、大快朵颐,又拿了酒菜,到假山亭子内下棋投壶、赏花观景,度过了悠闲快活的一天。 明代小说金瓶梅第五十二回中的一个场景。 探究问题:从两则材料中,你能看出中国古代哪两种商品交换形式?,14,(设计意图: 材料一的图片反映的是原始商业物物交换的情况,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原始商业状况; 材料二金瓶梅第五十二回中的一个场景的描述,使学生领略货币贸易的情形。通过这两则材料,一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二加深对古代商品贸易形式的认识,并做到与导课古代主要货币形式的照应。),15,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概括总结中国

7、古代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情况。强调注意问题: 1、一定按时代变迁顺序。 2、注意扼要简明。 3、抓住特色。学生总结交流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司马迁对西汉商业描述、唐元稹估客乐、明李鼎李长卿集三则材料分别对西汉、唐、明清商业发展情况予以强调。,16,(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情况的概括,第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第二培养学生概括组织能力;第三通过强调注意事项,进行学法指导;第四落实本课重点。),17,二、城市的繁荣: 该目讲述的是中国古代与商品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城市发展状况,时间跨度从周秦到明清,重点讲述各时期城市功能的变化,教材内容较为详细,有关材料较多,学生自主学习难度不

8、大。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侧重于前后对照,并与前一目商业发展相对应。学习时分三个知识点进行,18,(一)唐朝以前城市的特点:(多媒体呈现有关材料),材料一,战国主要城市,唐朝主要城市,清朝主要城市,材料二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白居易卖炭翁,19,探究问题: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三幅图片,观察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从数目和分布上呈现何特点?(城市数目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多;主要分布区由北方逐渐向东南方向转变) 2、结合材料二说明诗歌中反映了唐朝的“市”有什么特点呢?要求结合教材中“”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唐六典文字摘录总结得出。(城市商业活动有地点、时间限定,控制严格。),20

9、,(二)宋代以后城市特点 首先出示下面三幅图片,学生观察其中的不同之处,初步体会北宋汴京的繁华。,唐都长安,宋都东京,探讨问题:比较唐、宋的城市格局,探讨唐、宋城市格局、功能的的变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读图和由表及里获取信息的方法。注意同前部分呼应,参考教材,自主探究可以解决问题.),21,【设计意图】城市发展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在这里选取典型的两个城市、两个阶段作为代表进行比较,意在勾勒出商业发展在城市变革这方面的体现。教学过程中,使用诗歌和图片资料,层层递进,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古代城市格局的变化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发展,理解商业发展突破限制,更加自由,

10、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体会商业的自由内涵和对于民生的重要意义。,22,(三)对外商路:从大漠驼铃到南海云帆。 (学生观看下面两组图片,结合教材交流探讨相关问题:),图一 两汉时期,图二唐宋时期,23,1 、古代通往海外的商路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 比起陆路,海上丝绸之路意味着海外贸易的减少还 是扩大? 3、海外商贸的发展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设计意图】丝绸之路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内容,通过相关图片,再次刺激学生回顾已知的知识,理解新的学习内容。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知道古代海外贸易经历了从陆路为主到海路为主的变化。知道古代海外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欧洲。体会古代海外贸易发达,不但繁荣了经

11、济,还促进各地文明的交流,促进着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感悟商业传达出来的互通有无的“交融”内涵。,24,三、中国古代重要的商业政策: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 1重现历史情境,师生共同探讨古代长期实行的重农抑 商的政策 材料1:(明朝)陆二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可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 问题设置:陆二为什么烧掉灯草? 材料2: 人们常说“士农工商”,商人位于四民之末。明太祖规定农民可以穿细纱绢、布,商贾之家只能穿布,农民之家有一人经商,也不允许穿细纱。 问题设置: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两则材料可以说明政府对商业

12、的态度是什么?,25,材料3:“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 钱咏:履园丛话 提问:这反映了人们的什么思想?有什么后果?,26,2指导学生有重点地阅读教材关于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兴起的原因、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发展等文字资料。 【设计意图】阅读补充材料和课本,获取信息,在和老师共同探究的过程中,知道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表现。在理解古代商业是在如此不利的政策环境下艰难发展的基础上,体会商业的顽强生命力和商人的创造力。,27,四、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课件展示表格(前面已完成的商业发展概况),老师进行小组分工就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产生时间、发展趋势、水平、所处地位等角度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13、。 2教师小结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重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学生已基本对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有一定的印象。通过这个探讨活动,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在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发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分享的快乐。,28,29,【板书设计】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交换形式的变化: 2、主要时期商业发展概貌: 二、中国古代城市 1、唐代以前; (1)集中地 (2)城市功能 2、宋代以后 (1)集中地 (2)城市功能 3、对外贸易 (1)丝绸之路 (2)陶瓷之路 (设计意

14、图: 通过知识小结与板书,强化学生系统掌握知识能力的培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规范思维和学习习惯,学科能力的提高做好积淀。),30,【知识导练】 选择题 1、古代商业由以物易物到出现货币,其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D社会性质的变化 2、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置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上述材料反映了唐代 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 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 城市商业活动比较规范 都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 A B C D 3、“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市去处,通晓不绝盖都

15、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宋代的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 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B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限制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D江南经济的繁荣 4、与唐朝前期的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31,5、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形成于战国时期 长期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是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 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A B C D 6、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二者的主张 A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 B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C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 商业中心始终以都城为主 对外贸易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A B C D ,32,设计意图: 通过导练,强化重点知识的掌握,训练学科基本能力。授课过程中材料题训练较多,故在此省略。 【课后作业】 课后搜集有关中国古代商业的货币铜钱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积累知识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认识。,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