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传染病防治法规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620067 上传时间:2019-07-2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种传染病防治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三种传染病防治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三种传染病防治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三种传染病防治法规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三种传染病防治法规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种传染病防治法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种传染病防治法规(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几种常见传染病防治的 法律规定,2,甲型H1N1流感,3,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旧称人感染猪流感。 H1N1流感病毒里的H代表红细胞凝集素,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共有1-9种类型,“猪流感”病毒H和N均是1型,因此称为H1N1。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4,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这一词语,更改原因,导致这次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型流感病毒,甲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

2、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世卫组织多次表明,虽然这种新型病毒是由猪流感病毒演变而来,但到目前为止这种病毒只是使人患病,还没有发现猪被感染的病例。 世卫组织宣布从月日起,开始使用“()型流感”而非“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世卫组织发言人汤普森说,之所以更改当前疫情的叫法,是因为“猪流感”一词容易误导消费者,认为吃猪肉会传染,农业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就此表达关切。,5,预防甲型H1N1流感,6,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2.不要用未洗净的手摸眼、鼻或口。 3.家庭房间多通风,保持屋

3、里空气流通,可以及时吹散病毒,降低它的浓度,减弱它的毒性,从而减少受感染的可能性。 4.在烹饪特别是洗涤生猪肉、家禽(特别是水禽时)应特别注意。特别是有皮肤破损的情况。建议尽量减少接触机会。 5.定期服用板蓝根(可以考虑有一定规律性),大青叶、薄荷叶、金银花作茶饮。 6.特别注意类似突发高热、结膜潮红、咳嗽、流脓涕等症状的临床表现,应留在家中,并至少与他人保持1米,立即就医,引起重视。 7.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8不随地吐痰,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纸巾用后立即丢进垃圾桶。 9.可以考虑戴口罩,降低风媒传播的可

4、能性。 10. 养成多洗鼻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提高鼻腔应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能力。,7,减少集体活动 遵循“五步法”洗手 尽量参加户外锻炼 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注意个人卫生 合理使用消毒剂,六个必须,8,中国卫生部于五月十一日上午确诊了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

5、感。,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公 告 2009年 第8号 经国务院批准,现公告如下: 一、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特此公告。 二九年四月三十日,10,最新疫情统计汇总 (截止2009年10月31日) 中国各地H1N1甲型流感疫情:6中国内地已确诊4.6万余例,治愈3万余例,重症90余例,死亡6人。 香港确诊23898人(港府十月起不再公布确诊数字) ,台湾447人,澳门2407人。 世界各国H1N1

6、甲型流感疫情:全球已超过25万多人感染甲型流感(这是很早的数据了,相信现在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已造成至少5000人死亡。,11,甲型流感流行周期 自10月以来,我国内地病例数激增,重症100余例,死亡数例。 传播能力为季节流感的4倍 此次流行周期将至明年3月,12,病毒严重变异的可能性不大 当前,我国疫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以学校暴发疫情为主。 二是疫情从城市向农村地区持续蔓延。 三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强度持续增加,部分地区已进入高发期。 疫苗保护率可达以上,13,结核杆菌所致 结核病死灰复燃 1991年,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结核病防治 (tuberculosis,TB),14,1、管理

7、机构及其职责 卫生部:结核病防治中心 省、市:“结防院” 区、县:“结防所”,15,区、县结防所主要职责: (见144页),16,2、预防接种,17,卡介苗接种程序 年 龄 接种疫苗 初生儿 卡介苗1次 7岁 卡介苗2次 12岁 卡介苗3次,18,3、疫情调查与报告 结核病报告卡 监测区:24小时内报告 城市非监测区:1周内报告 农村非监测区:2周内报告,19,4、治疗 卫生部制定: 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 结核病诊疗规程,20,5、控制传染 (1)从业人员的管理 (2)健康体检,21,“涂阳肺结核病人”?,22,(二)性病防治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

8、ase,STD) 俗称“花柳病”,23,我国性病流行概况 解放前:性病流行 1964年:基本消灭 1977年:死灰复燃,24,1991年:性病防治管理办法,25,1、防治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法定管理病种 3、防治机构 4、预防 5、治疗 6、报告,26,“城市牛皮癣”,27,常见性病-梅毒,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28,按传染方式可分为:后天梅毒 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按临床表现可分为: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29,流行病学 1. 流行简况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

9、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于1505年经印度传入我广东,至今已近500年。 解放前是中国四大性病之首,60年代初基本被消灭,80年代再次发生和流行。1991年报告病例数为1870例,1995年11336例,1997年33668例。1997年以来占报告8 种性病的比例在6%以上,呈明显增多趋势,临床经常可见一、二期梅毒, 也已发现三期梅毒和先天梅毒。在义务献血员中发现隐性梅毒。,30,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2.1 传染源: 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和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的人的皮损分泌物、血液中含量很大。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2 年后基本不

10、通过性传播。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并在感染后2年依然有传染给胎儿的危险。 2.2 传播途径: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约占其95%以上。早期传染性最强。如果是显性梅毒,可发生性行为接触的任何部位的硬下疳,如生殖器、肛周、直肠、乳头、舌、咽、手指等部位的硬下疳。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一般认为感染后2年以上性接触就不再有传染性。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多发生在妊娠 4个月以后,导致流产、早产、死胎或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短,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感染后2年仍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梅毒螺旋体也可以间接接触传染,如通过接吻、 哺乳和被患者分

11、泌物污染的衣裤、被褥等日常用品造成传播。,31,梅毒螺旋体,32,一期梅毒:男性外生殖器损害,33,一期梅毒:女性外生殖器损害,34,二期梅毒:皮肤损害,35,二期梅毒:皮肤损害,36,三期梅毒:心脏损害,37,胎传梅毒:鼻软骨损害,38,(三)艾滋病的监测管理 (AIDS) (HIV),39,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致死性的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HIV感染后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陷,从而发生机会性感染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病死率几乎达100%,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英语缩写AIDS,40,枯瘦如材的爱滋病患

12、者,41,艾滋病患者卡博氏肉瘤,42,艾滋病(AIDS)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不清洁的注射器、不卫生 的输液或输血等。 2.性交传播:高危人群为:艾滋病患者、 妓女、嫖客、同性恋者等。 3.母婴传播:母亲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4.共用针具的传播:,43,人体彩绘,44,艾滋病流行情况 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 1985年:中国首次报告 快速蔓延,形势严峻,45,1988年: 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46,1、监测对象 (1)艾滋病病人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3)疑似艾滋病病人 (4)某些特殊物品,47,2、管理机构,48,3、预防 (1)入境人员的体检和健康管理 (2)入境物品检查 (3

13、)艾滋病毒株保存 (4)杜绝医源性感染,49,4、监测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 “艾滋病确诊实验室”,50,5、报告与公布,6、控制措施,51,2004年11月30日胡锦涛主席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艾滋病患者,52,“四免一关怀”政策,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 免费匿名检测HIV 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 艾滋病患者的孤儿免费上学 对艾滋病患者家庭实施关怀救助,53,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54,红丝带的由来及涵义 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一些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含义:她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55,思考题: 1、艾滋病传播途径。 2、何谓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四免一关怀”政策 3、名词解释: TB、HIV、S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