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580377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武汉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武汉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武汉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武汉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武汉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武汉二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 文 试 卷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3、本试卷以高考全国卷为样本。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中来探讨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就好像沿着九曲黄河行走。它永不停息地滚滚奔流着,是既曲折又割不断的一道长流。新的地理形势促使黄河转了弯,新的历史条件推动“五四”以来诗歌的革新。如果循流溯源,那当然还是“黄

2、河之水天上来”,那当然还是继承与发展着殷周以至明清的诗歌传统。只是自此而下,黄河便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现代诗歌,已经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汇入“世界文学”的汪洋了。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桎梏的方向冲击。白话诗很快就流行开来了,出现了一个“初期白话诗派”,它在形式与风格上做到了多样化,而统一于白话。假如说,“五四”初期的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胡适,而完成于严肃地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主要还属于开创阶段,致力于对旧诗的否定。那么,1921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当时称之为“

3、异军突起”,就更立志于新诗的创造,不再单纯着眼于诗的形式的创新,而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假如说,首倡“诗体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那么,堪称新诗革命先行者和纪念碑式作品的就是稍后出现的郭沫若和他的女神。这就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新诗传统的基础。须特别指出,与上述诗风不同,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诗坛上被称作“诗怪”的李金发,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他把导源于法国的象征派诗艺引进中国来,打破程式,任意涂抹,刻意追求一种新奇神秘的色彩,虽然缺少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却也禁得住时代风雨的淘洗,而耐人咀嚼寻味。另一值得注意的现象

4、是:在新诗第一个十年间,以口语入诗,且取得显著成绩,是必须肯定的,不过诗终须讲究节奏韵律。怎样在口语中提炼出诗的语言,似还没有来得及着意探求,以致不免过分直白松散。针对这种情况,自由诗确立之后,格律诗的问题便被提出来了。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带上镣铐跳舞”,并且在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绩的当首推闻一多。闻一多于1926年发表诗的格律一文,主张诗富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更以自己的创作来印证,得到徐志摩、朱湘、陈梦家诸诗人的应和,迅速形成了以讲求格律为标志的流派,它就是朱自清所指出的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内的第二个诗歌流派,即继自由诗派之后的格律诗派,也就是新月诗派。新月诗派的诗人和诗,跨越20世纪20

5、年代、30年代,是产生过广泛影响的,主要代表自然还是徐志摩和闻一多。20世纪30年代真正能够“把一代底精神,赋以活的呼吸,吹向来世”的,是臧克家的烙印罪恶的黑手、艾青的芦笛向太阳、田间的给战斗者这些表现着现实主义战斗传统的诗篇。卢沟桥头一声炮响,中国人民抗日的狂飙爆发了,也迎来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诗歌时代。卞之琳不再“站在桥上看风景”,而是到了西北战区,献出了他的慰劳信集;戴望舒收起了彷徨于“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的新诗的一项是 ( )A、康白情的窗外,和很多诗词一样借月这一媒介寄

6、托相思之情,但采用了自由体和现代口语,使表达颇为自然。B、刘半农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节选):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C、穆旦的诗歌受到了雪莱的很大影响,他的诗歌是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歌,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又有很强的现实感。D、晚清多次以外交官身份被派驻海外的诗人黄遵宪的诗歌,表现了新、旧世界的强烈对比,迥异于传统的士大夫诗,语言新颖,境界新奇。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又突破了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与世界文学接轨了。B、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新诗传统的基础,这是诗人们不仅注

7、重诗的形式的创新还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时形成的。C、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内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即自由诗派与格律诗派,以徐志摩和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属于后者。D、诗人臧克家、艾青、田间、卞之琳、戴望舒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均转向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这是爱国主义激情使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的历史条件推动了诗歌的革新,初期的白话诗虽然形式与风格多样,但是都统一于白话,或致力于对旧诗的否定,或立志于新诗的创造。B、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尽管文学主张不同,但对新诗的发展成熟都功不可没,其中创造社的代表诗人郭沫若的女神堪称纪念碑式作品。C、“带上镣铐跳舞”的新诗格律诗的

8、形成与闻一多的理论主张及创作实践密不可分,而在新月派形成以后,自由诗则日渐式微。D、中国人民的抗日狂飙促进了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成就了很多著名的诗篇和诗人,也使中国迎来了一个有声有色的诗歌时代。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规字威明,琅邪临沂人。规八岁,以丁所生母忧,居丧有至性,太尉徐孝嗣每见必为之流涕,称曰孝童。叔父暕亦深器重之,常曰:“此儿吾家千里驹也。”年十二,五经大义,并略能通。既长,好学有口辩。州举秀才,郡迎主簿。起家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安右南康王主簿、太子洗马。天监十二年,改构太极殿,功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晋安王纲出为南

9、徐州,高选僚属,引为云麾谘议参军。久之,出为新安太守,父忧去职。服阕,袭封南昌县侯,除中书黄门侍郎。敕与陈郡殷钧、琅邪王锡、范阳张缅同侍东宫,俱为昭明太子所礼。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特进萧琛、金紫傅昭在坐,并谓为知言。普通初,陈庆之北伐,克复洛阳,百僚称贺,规退曰:“非为功难,成功难也。羯寇游魂。为日已久,桓温得而复失,宋武竟无成功。我孤军无援,深入寇境,威势不接,馈运难继,将是役也,为祸阶矣。”俄而王师覆没,其识达事机多如此类。六年,高祖于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诏群臣赋诗,同用五十韵,规援笔立奏,其文又美,高祖嘉焉。即日诏为侍中。中大

10、通二年,出为贞威将军骠骑晋安王长史。其年,王立为皇太子,仍为吴郡太守。主书芮珍宗家在吴,前守宰皆倾意附之,是时珍宗假还,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云“不理郡事”。俄征为左民尚书,郡吏民千余人诣阙请留,表三奏,上不许。寻以本官领右军将军,未拜,复为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规辞疾不拜,于钟山宋熙寺筑室居焉。大同二年,卒,时年四十五。规集后汉书众家异同,注续汉书二百卷,文集二十卷。(节选自梁书王规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构太极殿 构:建造B、规援笔立奏 援:拿,持C、前守宰皆倾意附之 附:迁就D、郡吏民千余人诣阙请留 阙:代指京城5、下

11、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忧”即遭逢父母丧事,“丁”是“遭逢”的意思,“忧”是“居丧”的意思,多指居父母丧。B、“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文中指太子,古代设三少、三公等侍奉太子。C、“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中庸春秋,其实本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亡于秦末战火。D、“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规有预见性。陈庆之北伐时收复了洛阳,朝中官员都在祝贺,他却认为这场战役会成为祸端,后来果然应验。B、王规好学才高。他十二岁时便大致通晓五经

12、的大义,长大后州里举荐他为秀才;天监十二年,他向朝廷呈献新殿赋,文辞十分精巧。C、王规有胆有识。湘东王任京尹时,和朝士集会宴饮,席间让王规行酒令,王规以“自从晋迁至江左以来,没有过这种做法”为由从容拒绝。D、王规寄情山水,不留恋官场。当朝廷任命他为右军将军、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步兵校尉时,他都称病不任职,在钟山宋熙寺筑室居住。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非为功难,成功难也。羯寇游魂,为日已久,桓温得而复失,宋武竟无成功。译文:(2)是时珍宗假还,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云“不理郡事”。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古树杜濬闻道三

13、株树,峥嵘古至今。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注】杜濬:明末清初诗人。明崇祯时为太学生,明亡后,不出仕。流寓金陵三十余年,家贫至不能举火。三株树:隐士邱至山家有古柏一株,两松夹之。草木心:出自唐张九龄感遇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苦楝:诗人家中所栽之树。8、诗中的古树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答: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默写(6分)(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由眼前实景转入到对过去学生时代的回忆的开头两句是。(2)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了康河的金柳、青荇之后,紧接的一

14、节开头两行诗的描写是:,。(3)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一幕中以“荆轲”开头,让“士皆垂泪涕泣”的两句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港口和大海(芬兰)托伊沃佩卡宁港口总是港口,它吞噬了许多人的性命,每年,每周,几乎每天那里都发生悲剧,我们有时从报上看到港口的新闻,惨绝人寰的受伤事故、自杀和死亡,但这一切并非最糟糕的。那最可怕的是看不见的,尤其那些被港口活活吞没,终身被禁锢在樊笼里的则更可怕。但这也许不能归咎于人,因为他们之中好人毕竟多于坏人。港口只是港口,肮脏,阴暗,不可思议然而港口也有吸引人的有趣东西。那儿有从南美来的游艇,有在希腊船上跳舞的孟加拉黑小子,有满嘴镶金牙的中国厨师,他们给人带来了冒险精神和异国风情,给陆地带来了浩瀚的海洋气息和友好的问候。缆索在风中呼叫,蒸气噗噗喷出白气,卷扬机和吊车发出轰隆隆的吼鸣,火车和卡车穿梭来往不息。这就是港口,它给人带来面包,也夺走许多人的人性。五月初的一天,海伦卢斯号驶进了港口。从船舷走下一个名叫里斯托朗达拉的人,他准备同轮船和海洋永远告别了。他出生在这个城市,但已没有活着的亲人。他离开这儿已八年了。正如人们常说的,海洋曾经“燃烧”过他,然而尚未把他“烧透”。他见过海上能见到的一切,经历了海上能经历的一切,但在他的心灵深处还有一点纯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