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3580186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周口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试卷 八年级语文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阻遏() 寒噤(jn) 仄歪(z) 疟子(yo)B.给予(j) 惊骇(hi) 瞥见(pi) 制裁(ci)C.荒谬(mi) 杀戮(l) 狼藉(j) 愧怍(zu)D.颓唐(tu) 震悚(sng) 伎俩(li) 拂晓(f)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穷愁僚倒 生死祸福 风尘苦旅 因地制宜B.风雪载途 锐不可当 精疲力竭 永垂不朽C.名幅其实 微不足道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D.大庭广众 荡然无存 眼花瞭乱 丰功伟绩古诗文

2、默写。(8分)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予独爱莲之 , 。(周敦颐爱莲说)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怀。崔颢的思乡之情体现在“ ? ”(黄鹤楼);孟浩然的思乡之情体现在“ , 。”(早寒江上有怀) 4.名著阅读。(5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下列题目。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是 的父亲教会了“我”雪地捕鸟。(2分)“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

3、,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3分)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_。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固定植株的位置,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_,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 6.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商水县教体局日前出台的2015年中小学汉字

4、工程要点规定,将汉字工程列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商水县教体局表示,要长期开展汉字工程,训练学生写出规范的正楷字、良好的书写习惯。多渠道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发挥书法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在实施过程中,要落实好“三个一”:每周每班一节写字课;一节师生同练;一次书法训练。汉字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决不是某个人所能办到的,要在多学科教学中渗透汉字工程,确保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汉字工程的内容,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请简要概括上述材料的内容,并规范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不超过15个字)(2分)上面材料中的划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结合材料,请你说说汉字工程的实施有哪些好处?(

5、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10题。(15分)母亲米父亲豆【甲】面对突然回家的我,瘫坐在沙发上打瞌睡的父亲目光里充满惊喜、疑惑,翕动了良久的嘴唇终于发出声音:“你咋有时间回家?还没吃饭吧?我这就给你盛饭去。”父亲说着挣扎起不久前跌伤的腿,我隐痛,连忙安抚父亲坐下。 和他拉了会儿家常,他得知我这次纯粹是因外出办事而途经老家,一会儿还要走时,便焦急地说:“你妈还在地里喷农药呢,我这就叫她回来,给你装些东西带回城里。”我想阻止父亲,而他执意来到屋后,对着田地,扯开嗓门,喊着母亲的名字母亲一到家,顾不上换下喷洒农药的雨衣,一边欢愉着,一边埋怨我:“回家咋不事先通知我们一

6、声?”或许在父亲眼中,我的时间比谁都金贵,他抱怨起母亲的唠叨,催促母亲麻利点儿。母亲不甘示弱,手不停的同时,口不饶父亲:“死老头子,你只知道朝我吼,给儿子带东西进城,我前些日子就让你准备好”一看父母为我进城所带的东西而拌嘴,我赶紧跟他们说:“这次我什么都不带,司机还在路边等着我呢。”“有车呀?”母亲惊讶,父亲自豪!“有车更要带些东西进城,省得我们往城里送!”于是他们忙着查自家的米缸,可缸中的米所剩无几,母亲一下子慌了现在去碾米,我肯定没时间等。母亲一脸难色,脸上的皱纹片刻间变得更加密集。随着父亲的一声:“孩子妈,先跟左邻右舍借些米,隔天我们再碾米还人家,问题不就解决了。”【乙】母亲的脸顿时笑成

7、一朵怒放的菊花。 三袋大米借了回来,母亲一边抱怨邻家的米不够齐整,一边搬出筛子,开始筛起米来。父亲抖抖索索地盛米装袋,怯生生地对母亲说:“孩子妈,这近三百斤的大米,怎么才能运到路边,你们娘儿俩扛着去,肯定不行。”母亲没有理睬父亲的担忧,反而把手中的筛子旋转得更快。 不一会儿,屋后的小河边传来了母亲的喊声,原来母亲要撑舟为我送米。父亲笑了,而我的眼眶却装满了眼泪 我要撑篙,母亲不让,说怕我弄湿了衣服。端坐舟前的我,仰视着撑篙的母亲,扎篙,弓腰用力,拔篙,再扎篙渐渐,我的双眼一片模糊。 我和母亲把三袋米抬上岸,父亲不知何时也出现在车旁,他额头冒汗,喘着粗气,显然是急赶来的。我止不住埋怨起来:“爸,

8、你怎么不在家歇着,你的腿还没好利落呢!” 我想搀他上小船,他却让我快上车,连声说我的时间要紧。 上车,我摇下车窗,朝默默注视小车的父亲作别。司机劝我别再回首,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天下都是可怜父母心!他说,你父亲瘸着腿就是为你送来一小袋新摘的青豆,他还对我玩笑着说,你母亲为你撑船送米,他也要为你送点什么,于是想到他早上新剥的一小袋新青豆粒我颤抖着双手,打开副驾驶台上的一只方便袋,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粒粒青翠浑圆的青豆霎时间,我再也抑制不住,当着司机的面,眼泪一下涌了出来。7.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的情感表现也是发展的,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作者情感发展的句子。(4分)8. 第段处写到“父亲笑了,而我的眼眶却

9、装满了眼泪”,父亲为什么笑?“我”为什么“眼眶却装满了眼泪”?(4分)9.请你从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中任选一处,加以赏析。(3分)10.第段写了什么内容?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3分)精神谁知是哪个不小心,一膀子把那家伙蹭掉到地下,借着惯力,滴溜溜转至地中间,口就开了,噗噜噗噜冒白沫儿,吓煞个人!新开的井口,连工棚都是简易的。矿工们装束好了,下井之前挤在这简易工棚里,都年青、好疯,闹得地动山摇,就闹出这桩事来。冷不丁把众人吓得哄地散开,一愣,又渐渐地明白,知道原来是灭火器,就都站住,等头儿或哪个懂行的去拾起,关上,不就结了?A.也就是一愣

10、神的工夫,箭一般地从人堆里射过一个人去,一头扑在那冒白沫的灭火器上。他不懂怎样关闭,只用手拼命去堵,身子死死地压在那物件上,一边火烧火燎地冲大伙喊:“快!快跑嘛你们!”这是个小合同工,刚从农村招上来不到两个月。看他那认真样儿,大伙笑得前仰后合。B.小合同工更急了,破口大骂:“你们还不滚开,要死呀你们!”大伙儿更是大笑。连个灭火器都不认识!忽然笑声一下子停住,井长来了。井长过去把灭火器关上,看着已经自己爬起来的小合同工,那小脸弄得一塌糊涂。井长忍不住也笑了,他和蔼地问:“小伙子,你这是表演哪路功夫?”C.小合同工脸腾地红了,赶紧扭向一边:“我当它要爆炸呢。”井长的神色立即严肃起来。几天后,井长跟

11、矿长汇报,谈到那个小合同工,并要求给他转正。井长说:“我一定要留住他,就冲这种精神!” 井长说这话时,满脸是泪!11.选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12.在划线句A、B、C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3分)13.作者描写“大伙儿更是大笑,连个灭火器都不认识”、“井长说这话时,满脸都是泪”对表现小合同工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14.结尾井长说:“我一定要留住他,就冲这种精神”句中的“这种精神”指代什么?(3分)三、古诗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18题。(11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12、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15. 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谈笑有鸿儒 鸿: 无案牍之劳形 劳: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17.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18.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共4分)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9.请从炼字的角度,在首联的加点字中任选一字赏析。(2分)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四、作文(50分)21.任选一题作文(1)开学这么久了,你是否发现你们班有这样的“牛人”呢?他们或知识面丰富,口才超强;或公平正直,令人信服。或是体育健将;或是乐器高手请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详略得当,不少于5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文章。(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一天,小俊独自到村里的龙潭边玩耍,看到潭中游来游去的小鱼,他忍不住伸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