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筋伤学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570108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筋伤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浅谈筋伤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浅谈筋伤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浅谈筋伤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浅谈筋伤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筋伤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筋伤学(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医筋伤,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康复科 赵勇,基本概念,中医筋伤学是在中医骨伤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分支学科,为骨伤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来研究人体筋伤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筋的含义,相当现代医学解剖学中四肢和躯干部位的软组织,主要指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关节软骨等软组织。 筋伤定义:凡因各种外力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统称筋伤,俗称伤筋,亦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软组织损伤。,筋伤与外伤的关系,* 筋伤-不一定伴有骨折、脱位、骨病。 * 骨折、脱位、骨病-不同程度的筋伤

2、* 骨折愈合后,脱位整复后-遗留筋的损伤。,筋伤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现代医学对现代筋伤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学科包括局部解剖学、运动医学、创伤骨科学、推拿按摩学等。,筋伤的分类,(一)古代筋伤分类: *筋断-筋伤后全部或部分断裂; *筋转,筋歪,筋走,筋翻-筋伤后偏离原正常解剖位置; *筋强-筋伤后僵硬强直,见于陈伤瘀结不化; *筋粗-筋伤后瘀血阻滞(组织增生、变性或痉挛) 而变粗 *筋结-筋伤后气血凝滞而呈囊性肿块; *筋缩-筋伤后出现缩短现象,即筋挛缩; *筋痿-筋伤后筋腱功能减弱,痿软无力; *筋柔-筋伤后关节松弛乏力。,筋伤的分类,(二)现代筋伤分类 1、按损伤性质 急性

3、筋伤 突然的暴力损伤 慢性筋伤 积累性暴力损伤,筋伤的分类,2、按受伤时间长短 急性期筋伤: 2周内的筋伤 陈旧性筋伤: 筋伤超过2周未愈者,又 称陈伤、宿伤,筋伤的分类,3、按受伤方式 扭伤 挫伤 碾压伤 切割伤,筋伤的分类,4、按筋伤的病理 筋伤血瘀 筋出槽 筋撕裂伤 筋断裂伤 骨错缝,筋伤的病因,外 外力-直接,间接,持续劳损 外感六淫 因 邪毒感染 内 年龄 体质 因 解剖结构 职业工种 先天因素,筋伤的病机,筋伤可导致脏腑、经络、气血及筋骨关节的功能紊乱,除出现局部的症状之外,还可引起一系列的全身反应。,筋伤的气血病机,在筋伤中气血病理改变多为气滞血瘀和气血两虚两类: 1、气滞血瘀:

4、外来暴力引起筋伤后,气血受损、气机不利、运行受阻而致气滞血瘀,为痛为肿。 2、气血两虚:伤后日久会产生面色无华,疲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自汗气短,唇舌淡白,脉细无力等全身症状。,筋伤的津液病机,伤筋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津液,可使津液出现一时性消耗过多,而使滋润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出现口渴、咽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黄而干糙等症。由于重伤久病,常能严重耗伤阴液,除了可见较重的伤津证候外,还可见全身情况差、舌色红绛而干燥、舌体瘪瘪、舌苔光剥、口干而不甚欲饮等症。,筋伤的脏腑病机,筋伤疾患与五脏六腑均存在相关联系,但以肝脾肾最为密切。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手足拘挛,

5、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脾主肌肉,主运动,司运化,脾运化失司则清阳不布,气血亏虚,筋肉失养导致筋肉萎缩无力,四肢倦怠等症;肾主骨,生髓,筋附着于骨,故肾虚可致骨髓空虚,出现腿足筋骨痿软不用,腰痠背痛等症。因此,在筋伤治疗中,要注重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的调养。,筋伤的经络病机,筋伤可导致经络受损而阻塞,气血之道不得宣通而为肿为痛。反之,经脉本身病变亦可影响皮肉筋骨的生理功能而出现相应证候。,筋伤的筋骨、关节病机,骨缝是指骨与骨相连接处的间隙,也是关节之间的间隙,存在于可动关节和微动关节。这些关节在外力的作用下引起微细的离位,即称为骨错缝-类似于半脱位。 当筋遭受外力作用后,经筋走形的正常位置被破坏,

6、改变了筋的正常位置,称为筋出槽-类似于肌腱滑脱。 骨错缝及筋出槽必然导致筋伤。,筋伤的检查方法,(一)望诊: 一、 望全身 神色形态 二、 望局部 肤色、畸形、肿胀、功能活动 三、 望舌(略),筋伤的检查方法,(二)闻诊: 1、关节弹响声 2、肌腱和腱鞘的磨擦音 3、关节磨擦音,筋伤的检查方法,(三)问诊: 问一般情况、主诉、受伤时间、原因、受伤部位、伤后处理过程、寒热、疼痛及肢体功能等。,筋伤的检查方法,(四)切诊: 1、脉诊 2、摸诊 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主要内容包括:摸痛处 摸畸形 摸肤温 摸异常活动 摸肿块 主要摸诊方法:触摸法 挤压法 扣击法 旋转法 屈伸法,筋伤的现代检查手段,肢

7、体测量法 神经系统检查法 特殊检查法 现代仪器检查法,肢体测量法,(一)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 (二) 肢体长度的测量 (三) 肢体围径的测量,肢体测量法,神经系统检查法,(一) 感觉检查 (浅) 1、触觉 2、痛觉 3、温度感 (深) 4、位置感 5、震动感 (二) 运动检查 肌容积、肌力、肌张力,神经系统检查法,(三) 反射检查 1、浅反射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臀反射 2、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3、病理反射 霍夫曼氏征(Hotfman)、巴彬斯基征(Babinski)、髌振挛、踝振挛,特殊检查法,(一) 脊柱检查 (1) 头顶叩击试验(击

8、顶试验) (2) 椎间孔挤压试验 (3)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颈神经牵拉试验) (4) 直腿抬高试验 (5)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Laseques) (6) 屈髋伸膝试验 (7) 骶髂关节分离试验(“4“试验) (8) 分腿试验(床边试验),特殊检查法,(二) 上肢检查 1、 肩关节痛弧 2、 冈上肌断裂试验 3、 (1)网球肘试验(Mills) (2)Cozens 试验 4、 握拳尺偏试验(Finkelstein) 5、 屈腕试验,特殊检查法,(三) 下肢检查 1、 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Thomas) 2、 单腿独立试验 (臀中肌试验)Trendelenburgs 3、 浮髋试验 4、 膝关节分

9、离试验 5、 推拉试验(抽屉试验) 6、 半月板损伤试验(MC-murray) 7、 半月板研磨试验(Apply) 8、 半月板重力试验(侧卧屈伸试验),现代仪器检查法,1X线检查 主要用于与骨折、脱位和骨病的鉴别诊断。 (1)筋伤疾患常见的X线基本表现为:软组织厚度增加,局部膨隆;局部软组织影像密度增高;原有组织层次混乱不清晰;因皮下组织内有间质水肿而成网状结构;由于关节内积液、积血致关节囊膨隆。 (2)筋伤X线摄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X线平片: 应力下摄片:造影检查:,现代仪器检查法,2、电子计算机X线横断体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 CT主要是从横断面来了解脊椎、骨盆、四肢骨

10、与关节的病变,对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等筋伤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MRI在筋伤疾患中主要是用于检查脊髓、椎间盘、膝关节、软组织肿瘤和原发性肌肉疾患等,但价格较为昂贵。,现代仪器检查法,4肌电图检查 是一种临床电生理学检查法。肌电图主要用来检查神经与肌肉疾患,对神经系统的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关节镜检查 是使用关节内窥镜对关节内部进行检查的一种诊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膝关节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和程度,及直视下取活检等。,筋伤的临床变现,(一)疼痛 (二) 肿胀 (三) 畸形 (四) 功能障碍 (五) 肌萎缩,筋伤的治疗,一般治疗原则 一、首重气血 二、筋骨并重 三、标本兼治

11、四、内外结合,手法治疗,一、 原理和作用 (一)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二) 整复筋位,纠正错缝 (三) 舒筋通络,解除痉挛 (四) 温养筋脉,祛风散寒 (五) 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六) 防治废痿,促进修复,手法治疗的适应症,1、一切急慢性筋伤而无皮肤破损及筋完全断裂者。 2、错缝。 3、急性筋伤后治疗不当的关节位移者。 4、骨折脱位后期关节位僵直或肌萎缩者。 5、骨关节病及痹症所致肢体疼痛关节活动不利者。,固定治疗,一、固定的作用 1、维持手法治疗的效果 2、利于消肿止痛,解除痉挛 3、为筋伤制造有利的修复条件 4、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固定的注意事项,1、合适的固定方法与用具

12、2、观察固定后反应 3、预防压迫性溃疡 4、抬高患肢 5、掌握固定位置和时间 6、指导练功,固定的方法,1、绷带 2、弹力绷带 3、胶布 4、夹缚纸板 5、石膏,练功疗法,注意事项: 1、合适的功法 2、动作的准确 3、循序渐进 4、避风寒,保温暖 5、持之以恒,坚持练功,药物治疗,一、 内治法 (一)早期 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 1、攻下逐瘀:本法适用于筋伤早期蓄瘀而致阳明腑实证,证见胸腹胀满、便秘、内热燥实,舌红苔黄厚、脉洪大。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大承气汤。 2、行气活血法:法适用于筋伤初期气滞血瘀、局部肿胀,但里实证或禁忌不宜攻下者。代表方复元活血汤、活血止痛汤。 3、亲热凉血法:瘀血热毒蕴

13、结于内引起血热妄行,创伤感染,或邪毒内攻,热邪蕴结等证,证见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发热,口渴,舌降红,苔黄,脉数。代表方加味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等。,药物治疗,(二)中期 和营止痛, 理伤续筋 1、和营止痛法:经早期治疗后伤处肿痛未尽,仍有气滞血瘀,攻下恐伤正气,代表方和营止痛汤、七厘散等。 2、理伤续筋法:适用于筋已顺、筋已接而未坚实者,尚有瘀血。代表方新伤续断汤、补肾壮骨汤。 (三)后期(6周以上) 补气养血、补益肝肾、补益脾胃 1、补养气血法:适用于筋伤日久,气血亏虚证。代表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药物治疗,2、补肾益肝法:又称强壮筋骨法,适用于筋伤后期体质虚弱、肝肾亏虚

14、所致筋骨萎软、腰脊不举等证,代表方壮筋养骨汤、左归丸、右归丸等。 3、补益脾胃法:适用于后期耗伤正气、气血亏虚或长期卧床,脾失健运,四肢乏力、肌肉萎缩。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等。 4、温经通络法:筋伤日久,气血不足,凤寒湿邪乘虚而入,致寒凝经滞,适用于四肢拘挛、关节痹痛、得温则减、遇寒痛甚,代表方麻桂温经汤、乌头汤、大活络丹等。,药物治疗,二、 外治法 (一)敷帖药 (二)搽擦剂 (三)熏洗湿敷剂 (四)热熨药,其他疗法,1、针刺 2、小针刀 3、封闭 4、物理疗法 5、牵引 6、拔罐 7、手术,重点,1、筋伤的概念、分类 2、筋伤的各种检查方法 3、筋伤的手法治疗原则 4、筋伤的中药内治法,三期分治的原理及代表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