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四篇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 文档编号:93566762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四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四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四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四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四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四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四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教师的20项修炼有感四篇【篇一】最近,我阅读了学校推荐的教师的二十项修炼这本书,书中作者以其睿智的目光阐述了教师的“教育人生”,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艺术,需要我们去追逐、去领悟、去反思、去品悟。在此基础上,书中提出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二十项修炼,分析了修炼的意义与重要性,表明了修炼是对完美的追求,是对一种卓越境界的追求,是教师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阅读完本书,对我的感触十分的巨大和深远,学习了本书,在来对照自我,才感觉自己身上还有着那么多的缺点,还有着那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教育学生还存在了诸多的误区,我们

2、真的应该从现在起就好好修炼自己,修炼自己的气质,修炼自己的专业品质。在这本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是,教育学生,我们真正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理想和追求。对于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学生普遍素质较低,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对我们教师来讲,只有宽容的对待学生的错误,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做好工作。宽容是一种境界,更是一门教育艺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广的胸怀是师者的风范。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自古以来,宽广的胸怀就为人所称道,为人所求。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指的就是这种境界。“金无足

3、金,人无完人。”我们不是圣人,犯错也就在所难免。如果我们不懂宽容,一味钻进追究责任、怨恨报复的死胡同里,那么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过错造成的损失;如果我们得到的将会比失去的更多。因为我们宽容的是过去,而得到的却是未来。为人师者,教书育人。教书其次,育人才是根本。培养高素质人才,严格要求无可厚非,但要方法得当,宽严结合。有些教师,在家长面前信誓旦旦,一定会一视同仁,平等看待他们的子女,事实上却会言而无信:对那些乖巧的笑脸相待,对那些顽劣的恶语相向,对那些顶撞过自己的甚至是一棒子打入死牢,从此再也不正眼瞧一下。学生忘做作业,就罚他多做几遍,学生偶犯错误,就会大声斥责,直到把心中的怒气全部消除为止。难道

4、我们都忘记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忘记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而只留下粗暴与刻薄了吗?殊不知这样做,教师并没有取得什么教学效果,收获的却是学生的害怕与怨恨。那些异常严格、容不得学生犯一丝错误、动辄发火怒斥的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想孔子他老人家的话,我们就会知道自己怎么做。“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是一种尊重,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爱,是博大的胸怀。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放纵。不懂宽容,失去的学生的尊重,一味宽容,失去的是自己的尊严。宽,应有度;严,应有格。宽容是一种境界,更是一门教育艺术!【篇二】拿到教师的20项修炼后,我的第一感觉是“厚重”。作者郭元祥教授在导言的第

5、一句话就说“这是我用10年时间才写完的一本书”,由此可见,这本书可说是郭教授多年教育经验的沉淀,难怪这么“厚重”了!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共包含三大篇章: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和锤炼教师专业。第一篇是修炼教师形象,主要指出要从教师的服饰、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行、智慧和情感来修炼教师的自身形象;第二篇是精炼教师生活,主要指出教师的规划、阅读、研究、反思、写作和幸福是教师生活修炼的重点;第三篇是锤炼教师专业,主要指出以生为本、课程意识、跨越边界、教学艺术、寻找声音和教育之梦是教师专业锤炼的精髓。全书总共提出20项修炼要点,每一项修炼都令人深思,同时也让人深受启发。经过细读,可以对照自己这

6、几年来的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我特别赞同和欣赏书中的一个观点“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说得真好!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对待学生的成长,来不得半点儿急躁,不需要越俎代庖。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是必要的。孩子还没有迈开第一个脚步,你就去牵引他,甚至一会儿捉住他的右腿,一会儿捉住他的左腿,帮他迈步,那孩子也许永远也学不会独立迈步。教育确实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躁冒进,要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点滴错误、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错误是

7、一种经历,是一种认识的暂缓,是一种履历性的成长资源。所以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来指导和引导学生逐步成长。教育,要以人为本。任何一位优秀的专业工作者,都需要具备专业精神、专业观念、专业能力和专业判断力。对每个教师而言,专业精神、专业观念、专业能力和专业判断力如何,直接决定了他的专业生活品质和专业成就水平。教师的专业精神即教育精神,而教师专业观念的核心就是教育观念,即对教育的疾病看法,建立自己的教育观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教育的中心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因而我觉得教育精神的实质是人本精神、科学精神、发展精神。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教育。因此,建立科学的学生观,确立人本精神,是教师专业精

8、神、专业观念和专业判断力的根基。教育,要以生为本。郭教授在书中说: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学生是文化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当中,要对学生有更多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怀,不仅仅是对学生天性、能力,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不仅仅是对学生人格的保护和尊重,而是根据时代精神的要求,对学生作为人的整个生命的尊重,以及对学生人生价值的尊重和发挥,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心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怀学生的可能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基础教育要充满对学生的任务关怀,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心学生的生产状态,关怀学生的可能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生活

9、的质量。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喊“转变教育观念”的口号,但究竟怎么转变?转变教育观念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要牢牢确立以生为本、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才能有真正的教育。说白了,转变教育观念,就是转变教育思想、看法。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也许很难站在教育理论的前言,但完全有可能站在教育思想的前沿。所谓教育思想,就是对教育问题的看法。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判断能力,站在教育思想的前沿,而不应该成为落后思想和观念的囚徒。修炼自己的教育思想,应该对新的教育理念持有一种开发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同时对新的观念保持高敏感度。书看完了,书中的观点对我触动很大。教师的修炼需要从每一个细

10、节做起,教师的修炼是对许许多多细小的教育环节的精益求精构成。我们要把这本书当成一个镜子,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断的对照和反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不断的完善和提高,精修细练,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篇三】教师的20项修炼看完这本,一些点滴的感悟零零碎碎:教师形象的修炼诸如服饰、微笑、智慧教会我更应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精炼教师的生活让我明白应该如何才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锤炼教师的专业,让我明白教育的核心是要以人为本,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书中有这样的赠言: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

11、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文中提到了教师的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一名教师,对孩子必须有宽容之心,孩子是在学习阶段,学习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有了错误去改正才能进步。教师不应该对孩子的错误、缺点穷追猛打。孩子就像一棵小树,需要老师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具备宽容之心这点尤其重要,我们所教育的对象是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自始至终都在用那纯洁的心灵感悟周围的所有。所以我们对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宽容,帮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让他们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长。正如文中所讲:有品位的教师既是一位严格的教师,更是一位宽厚仁爱的教师。那么如何

12、才能成为一个宽容的老师呢?郭元祥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他肯定了宽容和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宽容不是纵容,更不是放松!我认为一个宽容的老师应该严而有爱,爱中有严,严而有宽,宽中有严,而不是一碰到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就大声训斥。首先,宽容善待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自尊心,只有人格受到尊重与保护,他们的自尊、自信心才能调动起来。但孩子有了错误,也并非排斥批评教育,但这种批评教育应该是出于爱心和耐心,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幼儿的心灵造成伤害。其次,宽容的内心是爱,去包容孩子的过失,去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在教学中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而要

13、善于激励孩子、鼓舞孩子。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长处,即使再顽皮的孩子也是如此,因此,作为我们幼儿教师应热忱的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看到优点就表扬,有了进步就鼓励。孩子们在诚挚而又恰如其分的表扬和鼓励中会逐渐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在荣誉感与成功体验中发现自我价值,激发奋进向上的动力。【篇四】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成果,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的优秀教材,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必备读本。书中指导我们如何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从而成就教育人生。本书涉及的20项修炼,其中对我感触颇深的是教师的规划和教师的反思。自从当老师后,就有一种感觉

14、,那就是老师的每天工作就像上打仗,只要跨入学校大门,神经每时每刻的都是紧绷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上课、批改作业、处理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学生的问题等等,有时下班回家还得继续工作,甚至节假日也无法完全清闲的脱离工作好好休息。就这样忙忙碌碌着,却感觉没有什么收获,有时候对自己当初选择当一名教师都产生了怀疑,完全找不到工作的激情。不仅如此,还从工作中养成了一些坏脾气,遇到事情总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读了这本书后,我豁然明白,自己之所有产生这种困惑,是因为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做过好好的规划,没有学会正常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造成自己工作既累,弄得自己既累又没有成就感。于是明白,对自己的人生作规划和拥

15、有一颗平和的心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书中说我们部分教师缺乏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规划每天沉溺于琐碎繁杂的事务之中,不进行自我成长的规划。这些对教师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要摆正心态,作好如下的打算:教师的规划可分为自我专业生涯设计和学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计划、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等不同的类型。我自己在这方面没有特别注意这点,我想以后要制定一个完整的规划,让自己的教学和生活充满阳光和色彩。现在的学生有朝气,有个性,有热情,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对环境视听各方面的变化也是非常敏感的。教师在课堂上的着装从视觉上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进而影响到课堂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

16、己的素养,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普鲁塔克曾经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学生各不相同,他们不会同样地成长起来”,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就必须帮助不同的孩子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他自己,使他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题,实现孩子自己的理想。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的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是人自我觉悟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当前教师专业研究和教师教育实践中,造就“反思型教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观念,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回答自己是怎样看待学生的,如何设计和分解教学目标、怎样处理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品德等方面的关系,甚至要思考自己与课程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其次是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支配行动的重要因素,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