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后强化练习学习第4单元综合测试实验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93561870 上传时间:2019-07-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后强化练习学习第4单元综合测试实验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后强化练习学习第4单元综合测试实验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后强化练习学习第4单元综合测试实验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后强化练习学习第4单元综合测试实验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后强化练习学习第4单元综合测试实验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后强化练习学习第4单元综合测试实验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课后强化练习学习第4单元综合测试实验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2018年8月本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山东省胶南市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山东省德州市政府启动实施“百万屋顶”计划,开展太阳能推广利用工作,打造“中国太阳城”。两大措施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相同的是()A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B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C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D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引导经济健康发展答案C解析A说法错误,宏

2、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B、D与材料无关。2近期,国务院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这是政府运用_手段调节经济,这种手段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_。()A行政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B财政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C经济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D法律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答案C解析税率属于财政政策,国家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3漫画经营高手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启示是()必须禁止各种形式的垄断经营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市场交易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原则,反对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ABC D答案D

3、解析“什么肉贵我们挂什么头”,显然有悖诚信。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这要求市场交易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原则,反对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必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不合题意,应舍去。4从2013年4月7日起,邯郸市公安局实行食品药品犯罪线索有奖举报制度,举报范围为食品、药品等领域的违法犯罪案件,如“瘦肉精”、“地沟油”、“病死猪”等危害群众健康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地沟油”、“病死猪”等现象的存在表明市场调节具有()A自发性 B盲目性C滞后性 D竞争性答案A解析“瘦肉精”、“地沟油”、“病死猪”、“制售假药”等的存在表明有些人为了自身的眼前

4、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都有共同的生产目的都是社会化的商品生产A BC D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排除。62013年3月19日,深圳海关公布,日前,深圳海关组织开展代号为“HS04”的缉毒专项行动,抓获走私毒品嫌疑人7名,缴获毒品海洛因9327.3克,成功打掉一个跨国走私毒品的犯罪团伙。这表明 ()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国家的宏观调控比市场调节更有效市场是

5、一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人、财、物的配置不能由市场调节毒品交易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中“国家的宏观调控比市场调节更有效”的说法是错误的;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说法错误。毒品等不能由市场调节,符合题意。7“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阶梯电价”是指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每千瓦时电价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多,电价也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也更高。实行“阶梯电价”的目的在于()A扩大产能,增加电力供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B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关系,提高电价C引导居民合理、节约用电,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D

6、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答案C解析必须联系当前我国社会实际思考此问题。实行“阶梯电价”,既保证了居民的基本用电需求,同时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通过引导居民合理用电,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抑制不合理需求,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C项符合题意。8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签订合同约40亿份,而履约率仅约50%,企业每年由此导致的损失高达6 000亿元,为防止受骗,一些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状态。这一现象说明()A现货交易是避免经济损失的最佳选择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C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D政府要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

7、性作用答案C解析A错,现货交易并不能完全避免交易风险;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C正确;D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9“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石化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在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经济”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A BC D答案A解析大力提倡“低碳经济”不一定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10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每月要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公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缺陷产品召回信息等,曝光违规企业“黑名单”

8、,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国家这样做体现了()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治本之策,强化制度保障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展开正当竞争根除市场弊端,参与企业经营ABCD答案C解析“根除”说法不准确。11解决漫画设局的治本之策在于()A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B消费者加强对企业监督C不断完善市场竞争规则D经营者要树立质量意识答案A解析B、C、D不是解决漫画设局的治本之策,治本之策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A正确。12中国已成为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 ()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

9、途径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D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答案A解析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销售相同品质的产品,知名品牌能够比一般品牌卖出更高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润,这就是品牌的溢价能力。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制造能力强大,但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品牌溢价能力弱,因而一些企业宁愿选择为世界知名品牌代工以获取代工费。因此,要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利润,必须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故A项符合题意。核心技术是企业品牌的重要支撑,中国企业能够代工,可见技术能力并不弱;且企业盈利除了需要先进技术外,还需要先进的管理,故B项不

10、选。C项说法片面,竞争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仍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尚未达到品牌竞争层次。D项明显错误,本题材料充分说明,强大的制造能力并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1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以人为本 B发展经济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答案C解析根据课本回答即可。14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如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换取GDP的增长,那就不是绿色GDP,而是“带血GDP”。促进绿色GDP增长,必须()A发展高科技产业,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B淘汰小型企业,做大做

11、强大中型企业C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D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答案C解析A、B、D都不是促进绿色GDP增长的合理措施。15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稳步推进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以上做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责任 提升消费预期,提高社会消费能力A B C D答案B解析不合题意,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与题意无关;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应选。16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国家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

12、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在这样的走势下,我国也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之一A BC D答案C解析针对当前国际形势,我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这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体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故正确;发展低碳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也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之一,故不符合题意。17东部地区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按其发展进程,有望在2015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13、。中部地区的基础虽然大都比东部地区差,但其发展速度可圈可点,这使其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说明()A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艰苦奋斗C2017年以后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将彻底消失D我国地区发展差距只能越来越大答案A解析材料说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发展不平衡,故答案选A。B项干肢不符,C、D两项观点错误,均应舍去。18“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基础地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 BC D答案A解析观点错误,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因果倒置。运用排除法可知答案选A。19下列举措属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ABCD答案D解析统筹城乡发展与区域发展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无关。故不选,符合题意。202013年3月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