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3557722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18-2019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质量监测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15页)和第II卷(6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题目的答案用0.5mm黑色中性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Ba 137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

2、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科技、医药、工业生产均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举行下水仪式,该航母使用了素有“现代工业的 骨骼”之称的碳纤维。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B硫酸铜溶液可用来浸泡蔬菜,以保持蔬菜的新鲜C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经提纯的SiO2D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屠呦呦女士用乙醚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 该技术应用了萃 取原理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纳米材料的粒子直径一般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对矿物燃料脱硫脱硝可有效防

3、治酸雨D由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系可能是纯净物3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A明矾作净水剂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4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A. B. C. D. 5关于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熔融状态下,CH3COOH、NaOH、MgCl2均能导电芒硝的风化、浓硝酸久置变黄均为化学变化 漂白粉、水玻璃、铝热剂均为混合物C60、碳纳米管、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解、电泳、电离盐酸、亚硫酸、氯气分别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2个 B3个 C.

4、4个 D5个6下列是常见离子检验的离子方程式,其中错误的是AFe3+:Fe3+ +3SCN-=Fe(SCN)3 BSO42-:Ba2+SO42-=BaSO4CCl-:Ag+Cl-=AgCl DNH4+:NH4+OH-NH3+H2O7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通入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品红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沉淀;不出现沉淀;品红溶液褪色;品红溶液不褪色A. B. C. D.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乙醇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等于0.5NAB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C18gH218O和2H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

5、子数为9NAD向100mL1mol/L Fe(NO3)3溶液中滴加足量的HI溶液,转移0.1 NA个电子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1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无色溶液中:K+、Cu2+、Na+、SO42碱性溶液中:CO32、Na+、AlO2、NO3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NO3、NH4+ 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的溶液:Na+、

6、Cl、S2、ClO含Fe2+的溶液中:Na+、Ba2+、Cl、IA B C D 11下列有关实验安全与操作,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瓶中B 用量筒量取7.10mL浓硫酸,倒入盛水的烧杯中稀释,配成稀硫酸C 在蒸馏操作时,忘记加碎瓷片,为防止液体暴沸,应直接向蒸馏烧瓶中补加碎瓷片D制备Fe(OH)2沉淀时,常采用把胶头滴管伸入到液面以下的操作方法1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各文献中所记载的古代化学研究过程或成果 不涉及分离提纯操作的是A本草衍义 “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 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B齐民要

7、术“凡酿酒失所味者,或初好后动未压者,皆宜廻作醋。”C开宝本草“(消石)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D本草纲目“(烧酒)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盛露滴。”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4H4Fe32H2OB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 BaSO4C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 2HCO3-+Ca2+2OH CaCO3+CO32-+2H2OD酸化的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I-IO3-6HI23H2O14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

8、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向稀HNO3中加入过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 HNO3不能氧化Fe到Fe3+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1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被提纯的物质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NH4Cl(aq)Fe3(aq)NaOH溶液过滤B乙醇H20CaO蒸馏CCl2(g)HCl(g)饱和食盐水、浓H2SO4洗气DNa2CO3(s)NaHCO3(s)灼烧16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氧化性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7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

9、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4+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 2NH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B. 还原性:NH4+ClC. 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转移6 mol电D. 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18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19下

10、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BC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向装满NO2的集气瓶中滴入几滴水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气体的红棕色颜色变浅先无明显现象,后有气泡产生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20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3B装置:收集NO气体C装置: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 D装置:探究氧化性:KMnO4Cl2I221在含有0.78molFeSO4的溶液中通入0.09molCl2,再加入含有0.1molX2O72-的溶液后,Fe2+恰好完全转化为Fe3

11、+,则反应后X元素的化合价为A +2 B +3 C+4 D +522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 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A.装置B、E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B.若观察到装置D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C.实验结束后,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再熄灭酒精灯 D.装置F收集的气体中可能含有NO23将镁铝合金溶于100mL稀硝酸中,产生1.12L NO气体(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

12、aOH溶液,产生沉淀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求出合金中镁的质量 B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mol/LC可以求出沉淀的最大质量 D不能求出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4向体积均为10 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 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B. 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HCO3C. 当0V(HCl)10 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 OHH=H2OD.

13、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 mL(标准状况)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规定的地方,将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清楚。2.考生将第II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答题 纸。二、填空题(包括4小题,共计52分)25(14分)元素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化工生产和环境科学中有着重要的用途。 (1)生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Fe3C)。X在足量的空气中高温煅烧,生成有磁性的固 体Y,将Y溶于过量盐酸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_。(2)自然界中Cr主要以3价和6价形式存在。Cr2O72-中的Cr能引起细胞的突变,可 以用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将Cr2O72-还原。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当皮肤划破时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是_。用氯化 铁固体配制成 98mL 0.1mol/L 的溶液,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 棒、烧杯、胶头滴管、_。 (4)高铁酸钾(K2Fe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