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词语类题型归类以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556286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替换词语类题型归类以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替换词语类题型归类以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替换词语类题型归类以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替换词语类题型归类以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替换词语类题型归类以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替换词语类题型归类以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替换词语类题型归类以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1词语替换类题型在很多阅读理解的篇章中,出题人经常会问:(1)某句话中的某个词被替换成另外一个行不行?(2)某句话替换成另外一句话行不行?答案其实是肯定的,肯定不行,为什么不行呢?这后半句话才是重点。在很多阅读理解的题型中,基本上出现被替换的就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的替换。为什么不能被替换?要怎么回答才能让阅卷老师觉得你答在点子上呢?某动词能不能被替换?为什么?答:不能被替换。因为某动词准确、生动、具体的写出了,替换之后表达的意思差了很远。某形容词能不能被替换?为什么?答:不能被替换。因为某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的特点,替换之后就变成了。某副词能不能被替换?为什么?答:不能被替换。因为该

2、副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程度/范围),替换之后就变成了,与原文事实不符。简单地总结(1)不行;(2)用“原文词”什么意思/好处;换了则什么意思/坏处;(3)因此不行。老师的腰围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女老师四十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都得到了表扬,张张小脸涨得红红的,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那些没被点到名的学生着急了,有的站起来,有的跳着脚,有的甚至爬到凳子上,高举着手,“老师,快叫我快叫我!”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都量过了,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说完,我旁边的那个一直没得到机会的瘦个子

3、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教室里一下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来或侧身看着这个瘦男孩,而后又把目光对着老师。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静静地看着那个学生,笑道:“好啊,你来量吧。”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跟前。他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翻了好几遍,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厘米。”“不错,他量得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但是,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量得更准确一些?”她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小女孩已开始往老师跟前跑了。老师问:“你用手怎么量呢?”小女孩说:“我一掌是11厘米,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

4、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爬了一圈之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厘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教室里静悄悄的。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孩站起来,“老师,你把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我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孩子会想到这种聪明的办法。老师肯定也没想到,我看到她在大笑,真正的开怀大笑。老师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裤腰带。小同学量出的是90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这位老师并不漂亮,但这节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一节课。【问题】下面句子中的“爬”能否换成“量”,为什么?(3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爬了一圈之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厘米。” 阅读下文,完成第6题。(

5、1)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2)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要说文,先得解字:“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的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3)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4)

6、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5)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

7、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6)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7)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

8、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8)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9、。(9)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10)“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名字叫:节日媚物。(11)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

10、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12)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6有人说文章的最后两段与“传统节日”无关,应当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不能;“爬”形象地写出了小姑娘用胖胖的小手测量老师腰围的动作,表现了小姑娘的可爱,如果换成“量”则凸显不出小姑娘这样的形象;因此不行。6提示:不同意。最后两段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传统节日,但却是对传统节日的“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深层次阐述。第(11)段以人们的日常用语说明“天人合一”思想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第(12)段则从“环保”角度阐明重视过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回答并呼应了开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