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554384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材料工程学院编制2009.07200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计划学科门类:工学 代码:08类 别:材料类 代码:0802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代码:Y学 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是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钒钛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二、培养要求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热爱科学,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具有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和善于合作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了解基本国情,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国防意识和竞争意识。业务培养要求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掌握材

3、料的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受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先进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钒钛材料以及其它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材料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材料加工的基本知识,具有

4、正确选择设备进行材料研究、材料设计、材料研制的初步能力;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英语和一定的职业技能;5.熟悉技术经济管理知识;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处理日常工作和生活问题。三、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学四、主要课程及简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材料学概论28/2材料学概论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材料基本概念、材料专业知识体系及材料专业学习方法、材料专业与科研等方面的总体认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5、学时/学分教材名称工程制图36/2.5工程制图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了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法基础,换面法,组合体,轴测图,CAD制图等。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材料化学56/4材料化学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化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在材料工程技术中以化学观点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材料力学36/2.5材料力学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培养学生掌握力学知识,为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

6、好必要的基础;运用力学的概念和理论,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电工与电子技术36/2.5电子与电工技术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了电路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电路基础包括:简单电路分析、线性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定理、一阶网络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特性、功率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知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材料物理化学50/3.5

7、 物理化学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研究化学变化、相变化及其它有关的物理变化的基本原理,热力学的平衡原理和动力学的反应速率规律,是化工、冶金和材料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材料科学基础56/4 材料科学基础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了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即材料的结构、组织与性能、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各种不同材料的共性和特性,揭示材料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量子与统计力学28/2量子与统计力学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8、,使学生能理解量子统计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受到进一步的训练,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固体物理28/2固体物理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图像,掌握固体中基本的、共性的问题,为学生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材料物理36/2.5材料物理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物理性能的基本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本质;材料物理参数与成分、结构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为设计新材料和材料改性打下一定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

9、/学分教材名称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2/1.5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怎样将计算机技术用于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实际问题,具有初步将计算机知识用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中去。促进材料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积极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机械设计基础36/2.5机械设计基础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了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材料工艺与设备36/2.5材料工艺与

10、设备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主要阐述了现代材料的基本制备工艺与设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材料制备工艺基本技能。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材名称材料科学研究方法14/1材料科学研究方法简介: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模块,使学生掌握学习阅读消化文献、进行科学思维和研究结果分析,开展毕业论文的规范写作,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立足“材料学”这一大专业,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五、主要实践环节军事训练、思想政治综合实践、计算机基础、材料结构显微分析、近代仪器分析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测试、材料制备与成型工艺、职业技能实践、认识实习、

11、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六、基本学制四年七、毕业学分要求: 178学分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九、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表一 公共基础课模块教学计划进程表(不含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时讲课实践学分开课学期及周课时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公共基础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试707055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36362.54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36362.54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2828225形势与政策考查282822226体育1考试2828127体育2考试2828128体育3考试2828129体育4考试282

12、81210大学英语1考试56564411大学英语2考试64644.5412大学英语3考试64644.5413大学英语4考试62624.5414计算机基础1考试362.5315计算机基础2(C语言)考试5642144316大学物理1考试705417高等数学(理工)11考试70705618高等数学(理工)12考试70705619线性代数考试36362.5420概率与数理统计考试424234合 计93681012662.5表二 专业基础与执业能力模块教学计划进程表(不含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时讲课实践学分开课学期及周课时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专业基础01专业概况与职业生涯设计考查880.5102材料学概论考查28282203工程制图考试3636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